11月1日韩国承办的APEC峰会刚落幕,有件事就炸了国际社交圈,韩国总统李在明和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会面,聊得那叫一个投缘。
李在明当着全球媒体的面说“所有担忧都消失了”,还主动约着明年去高市早苗的家乡奈良县串门,这操作属实让不少人意外。
![]()
从“互贴强硬标签”到“相见恨晚”,会晤藏着多少门道
这俩人之前在各自国家的标签都挺固定,李在明没当总统时,是出了名的“对日强硬派”,不少日本民众对他没什么好印象。
高市早苗这边也一样,过去被视为“对韩强硬派”,两边民众都觉得这俩碰头大概率得“话不投机半句多”。
![]()
没想到峰会上的几次见面,直接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
李在明自己都开玩笑,当了总统和当议员完全是两码事,议员只要照顾好自己的支持者就行,总统得盯着全国人的利益,总不能再抱着过去的单一立场不放。
他跟高市早苗接触后才发现,对方也不是传说中那样,“作为个体政治家和国家管理者的想法,压根不是一回事”。
![]()
更让人意外的是李在明的公开表态,说自己和高市早苗“有着完全相同的想法”,还夸她是“非常优秀且出色的政治家”。
这种直白的夸赞在韩日高层互动里真不多见,毕竟两国关系一直磕磕绊绊。
高市早苗也给足了面子,对李在明的奈良之行邀约当场表示欢迎,两人这波互动,算是给紧绷的韩日关系松了松绑。
![]()
绕开敏感话题搞合作,韩日这步棋走得妙吗
聊完俩人的态度转变,咱们再看看这次会谈的聪明之处。
本来想吐槽这种“避重就轻”的会谈方式,但后来发现这步棋其实挺务实。
![]()
要知道,韩日之间的历史问题、劳工纷争、领土争端,哪一个都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要是第一次见面就死磕这些,大概率得不欢而散。
高市早苗说得挺实在,两国是邻居,有不同意见很正常,但得靠领导力妥善处理,不能让矛盾越闹越大。
李在明的回应更干脆,“政治不是战争,有问题就解决,有挑战就携手扛”。
![]()
如此看来,两人都达成了默契,先放下争议建立个人信任,再慢慢推进后续合作,这种“先交友后谈事”的思路,确实避开了初次见面的尴尬。
并非明智之举,国家之间的交往,总不能一直被过去的恩怨绑住手脚。
韩日在半导体、汽车这些领域早就深度绑定,日常贸易往来频繁,改善关系对两边的经济都有好处。
![]()
而且在亚太地区合作越来越重要的当下,俩邻国闹僵了,不仅影响自身发展,也会拖慢区域合作的节奏。
当然,也不能光看到好的一面,韩日的历史分歧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民间的情绪也不是一次会面就能完全化解的。
韩国还有不少民众盯着历史问题不放,日本国内的保守势力也可能对“对韩妥协”有意见。
![]()
这次会晤顶多算是“破冰”,要想让关系真正“融冰”,后续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李在明明年的奈良之行,大概率会成为下一个关注点。
要是这次访问能顺利推进,或许能让两国关系再往前迈一步。
但如果中间出现什么波折,或者后续在敏感问题上谈不拢,之前建立的良好氛围可能又会降温。
![]()
李在明和高市早苗的APEC会晤,给磕磕绊绊的韩日关系带来了一丝暖意。
两人放下“强硬”标签,避开敏感争议,选择以务实的态度寻求合作,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国家之间的关系,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有时候适当放下执念,反而能找到共赢的出路。
韩日作为亚太地区的重要经济体,关系稳定不仅能让两国百姓受益,也能为区域合作注入动力。
![]()
希望这次“破冰”不是昙花一现,两国能以这次会面为起点,慢慢积累互信,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走出一条适合彼此的相处之道。
毕竟,邻里之间和睦相处,总比针锋相对要强得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