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张静
"十四五"时期,驻马店统筹推进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坚持系统治理、源头防控、分类施策,打出一套"护土、净水、美村"组合拳,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让"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环境舒心"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明底色。
筑牢安全防线,保障"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严格落实"三线一单"差别化准入,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严格控制涉镉等重金属企业布局,从源头减少耕地污染风险。每年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制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对严格管控类和安全利用类耕地实施分类管理,确保"米袋子""菜篮子"安全。建立并动态更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将排放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全部纳入重点排污单位管理,督促企业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自行监测和风险评估,实现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加强与自然资源部门联动,对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地块,严格执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制度。同时,持续推进关闭搬迁企业地块的土壤污染管控,严防二次污染。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连续多年保持100%,为粮食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化监测治理,守护"水缸子"安全。精准实施"一点一策",针对每个国考点位制定差异化水质达标方案,加强日常管护,确保水质稳定。严格落实保护区制度,取缔违法项目和排污口,保障水源安全。开展重点区域调查评估,完成驿城区水源补给区、高新区化工园区及全市9个垃圾填埋场的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摸清污染底数,为精准治污提供依据。科学划定防治重点区。2024年已完成全市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总面积1876.26 平方公里,占全市的12.44%,明确保护类和管控类区域,为后续分区管控打下基础。
系统治理,梯次推进,打造宜居乡村。优先治理乡镇政府所在地、城乡结合部、中心村、水源保护区、旅游风景区等七类村庄。根据各村实际情况,灵活采用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或分散式治理等多种治理模式。目前,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已达到45%。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过程中,坚持标本兼治,优先采用资源化、生态化治理。目前已完成110个较大面积水体治理,总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同时建立了"查、治、管"长效机制,确保长制久清。坚持把农村环境整治与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五星"支部创建活动等工作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已完成304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工作。
五年来,驻马店以三级联动体系筑牢土壤防线,用系统治理焕新乡村水环境,实现了土壤、地下水与农村生态的同步提升。站在新起点,全市上下将持续深化土壤与地下水风险管控,完善农村环境长效管护,让净土清水常伴城乡,为建设美丽驻马店提供坚实保障。(编辑 詹云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