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南频道
人民网记者 于思远
“从前建好的污水处理厂成摆设,天天‘晒太阳’,旁边变成了垃圾站。现在门口污水没有了,垃圾也不满天飞了!”
“家里的污水有地去,自家小菜园也不愁浇!”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多个村落的村民说起村庄的变化,笑意连连。
遂平县这些村落的变化,源自《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导意见》印发后,河南省遂平县生态环境部门的积极探索。
“这14座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存在简单套用城市污水处理工艺、设备运维成本高且过度处理、管网不完善等多种问题。”驻马店市生态环境局遂平分局局长姚建新介绍,“按照原先二级污水处理工艺(A²O),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为100吨/天,满负荷运转每吨污水处理费用在1.8元以上,年运行经费大概在10万元左右。”
![]()
经处理后的污水被用于灌溉。人民网记者 于思远摄
农村人口稀少,用水量需求低,而这些设备在收水量达不到一定负荷的情况下,耗费更高,怎么办?
经过多方研判,遂平县以各村的常住人口和实际用水量为准,拆除了两座老旧破损污水处理设施,其他设施污水处理工艺调整为“集水井+调节池+人工湿地”的模式,整个流程中仅有两台水泵需要用电,操作简单,每吨污水处理费用减到了0.15元。
据悉,处理后的水除了用于厂区内绿化外,还用于灌溉旱季农田。多雨季节,水还可以经人工湿地处理后排入沟渠,彻底改变了农村污水横流的状况。
![]()
经过处理的污水变得清澈。人民网记者 于思远摄
“今年天气总体干旱,目前水量较高的一个污水处理厂电费仅有400多元;人工湿地中的芦苇可以收割后售卖;经处理后的水可用于灌溉厂区的绿植……”驻马店市生态环境局遂平分局工作人员宋瑞掰起指头算起了一笔“经济账”。
为了助推农村污水处理工作,遂平县建立了以县级统筹指导、乡镇政府为责任主体、维管单位为技术服务主体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体系,并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管护长效机制。
遂平县要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每年至少要抽查1次本辖区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状况,抽查比例不低于20%。
“监察人员每月至少到场检查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一次。”宋瑞介绍,当地相关部门对污水处理厂的监督性监测每年两次。
值得一提的是,该县村级污水处理设施日常管护由乡级政府牵头,带动村庄保洁人员积极参与,遇到设施故障问题,及时向乡镇报告。形成了村民共享、共管、自治的乡村治理模式,为农村污水治理的长远发展贡献了力量。
![]()
遂平县后楼村有野鸡飞过。陶韬摄
“小成效”推动农村“大变样”。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遂平县已完成94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其中,77个行政村污水通过资源化利用方式治理,占比81.9%。
“遂平县不仅节约了重建和运维成本,还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设施作用。”河南省生态环境技术中心政策标准室主任兖少锋表示,部分农业地区现有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面临着与遂平县类似的困境。遂平县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分类整改中形成的经验做法,具有重要的推广示范价值。
下一步,河南省将持续推进农村污水治理的遂平样板,进一步提升设施运行效能,提高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利用,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