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张静
"十四五"以来,全市上下始终坚持系统治理、源头防控、精准施策,通过结构优化、行业治理和能力建设"三管齐下",推动大气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结构优化、全过程管控深化,让清新空气成为市民触手可及的民生福祉。
结构优化调整取得明显突破。坚持标本兼治,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产业结构方面,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推动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在能源结构方面,持续压减煤炭消费总量,推动清洁能源替代。在农业领域推进清洁能源替代,优化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加快新能源开发利用,目前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520万千瓦,占全部发电装机的69.82%。在交通结构方面,积极推进"公转铁""海铁联运",建成马庄铁路物流园专用线,恢复启用豫龙同力水泥铁路专线,开通"舟山港号"铁海联运班列,提升大宗货物铁路运输比例。同时推进国道230、107等绕城项目建设,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截至目前,全市新能源车辆达到13.9万辆,交通绿色转型步伐加快。
重点行业治理水平显著提升。聚焦水泥、砖瓦窑、电力和涉锅炉、VOCs等重点行业企业和领域,实施精准化、科学化治理。累计完成241家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升级,强化有组织、无组织排放管控和在线监控,全面提升治理水平。按照"可替尽替、应代尽代"原则,推动145家企业完成低VOCs原辅材料替代;完成178家企业VOCs有组织、无组织综合治理,7家企业全部落实泄漏检测与修复,有效遏制臭氧前体物排放。通过常态化帮扶、专家现场指导、对标学习等方式,帮助企业提升治理水平。目前全市已评定A级企业7家、B级企业59家、绩效引领性企业9家、C级企业994家,形成"先进带动后进"的良好氛围,企业治污主动性明显增强。
大气环境治理能力全面增强。建立空气质量每日研判预警制度,整合气象、监测、周边城市数据,及时发布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建议。建立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夯实属地、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格局。建立高值热点管理工作机制,对发现的高值实施交办、整改闭环管理,推进环境污染问题整改,实现精准防控。建成覆盖市县乡三级的网格化监管平台,构建包括4个国控点、20个省控点、182个乡镇站点、97个微站点的自动监测网络,开展道路积尘走航监测,推进餐饮油烟在线监控,建成11个油烟在线平台,联网1330家餐饮单位,进一步提升精准溯源和靶向治理能力。规范预警启动和响应流程,对3000余家涉气企业实施"一厂一策"差异化管控,防止"一刀切";通过污染源在线监控、用电监管、门禁系统管理、无人机、走航监测等科技手段,实现科学、精准、有效管控,确保应急减排措施落地见效,切实保障空气质量改善和公众健康。
从"纱蒙天"到"常态蓝","十四五"期间的每一个优良天,都是驻马店以"绣花功夫"治污的生动注脚。站在新起点,驻马店将继续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守护呼吸安全,让"天中蓝"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编辑 詹云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