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同济大学-虹口区)合作共建推进会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案例教学”研讨会在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集中签署校地、校馆实践合作协议,启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结对共建,汇聚多方力量打造思政教育实践新平台,标志着同济大学与虹口区在“教联体”框架下的思政育人合作迈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本次活动通过实践基地签约、一体化结对共建和案例教学研讨,搭建了“高校—政府—场馆—中小学”四方协同的思政育人平台。共签署7项合作协议,覆盖红色文化、国防教育、科学科普等3大类实践资源,将直接服务虹口区60余所中小学、同济大学数千名学生;同时,后期构建形成的思政课案例教学等成果,将为全市“大思政课”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
![]()
活动现场,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别与中共四大纪念馆、上海邮政博物馆、虹口区图书馆(和平书院)、虹口区国防动员办公室(虹口区民防教育培训基地)、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等6家单位签署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将红色文化、邮政历史、国防教育、科学科普等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打造“红色研学”“科技思政”“国防育人”等特色实践课程体系。
同时,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同济大学附属澄衷中学签署思政课一体化结对共建协议,通过“课程共研、师资共训、活动共办”,推动高校学术优势与中小学教学实践深度融合,破解思政教育“学段脱节、内容重复、衔接不畅”难题。
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副处长杨长亮指出,要以此次实践基地签约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教联体”协同效能:聚焦“灵魂主线”,把握“关键任务”发挥“协同联动长效机制”,用好上海鲜活教育资源。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蓉表示,此次会议是校地深化“大思政课”合作的开端,后续将以各实践基地为依托,持续深化“大思政课”建设,推动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大中小学生深入社会生活,深化理论认知与正确价值观建构。
虹口区教育学院副院长胡军表示,未来,学院将从助力师资共育、支持课程共建、做好协同服务三方面做好保障。
![]()
活动还举行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案例教学”专题研讨。虹口区三位不同学段教师分享实践经验:曲阳第三小学郑青以“果蔬农药污染”为案例,帮助小学生体悟环保理念;虹口实验学校吴佳美围绕“延续文化血脉”主题,结合北京中轴线案例与多元呈现形式,推动文化传承落地;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沈尉钦以社区改造案例讲解民主知识,助力高中生理解民主现实意义。此外,高校教师、专家学者则针对案例教学认知误区、各学段异同及实践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此次研讨为大中小学思政课案例教学提供清晰思路,助力思政课改革创新与一体化建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