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地铁上一则视频直接刷爆社交平台,这出“抢座大戏”真是把人看得又气又想笑——视频里一位身着蓝色上衣的大爷,上车后扫了一圈没找到空座位,眼神立马锁定了旁边一位年轻女孩。没等女孩反应过来,大爷直接上演“硬核就座”名场面,二话不说往女孩大腿上一坐,那姿势稳如泰山,仿佛那是他专属的“VIP座席”。旁边座位上的好心人一看这架势,赶紧起身把爱心专座让给大爷,连说“大爷您坐这儿,舒服点”,结果大爷眼皮都不抬一下,头也不回地摆摆手,主打一个“非指定座位不坐”。女孩又惊又窘,想推又不敢用力,周围乘客看得目瞪口呆,有人忍不住出声劝阻,大爷还一脸理直气壮,最后实在僵持不下,只能报警让民警来处理这场闹剧。
![]()
说真的,这操作哪是“尊老”范畴能容纳的啊,分明是装疯卖傻版的“霸王硬上弓”,把“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按在地上摩擦,道德底线更是踩得稀碎。视频一出,网友们直接炸了锅,评论区里全是“怒怼”声:“这哪是老人啊,这是坏心思裹了层皱纹皮,内里的坏水一点没少”“要是我遇到这情况,估计得当场石化,这也太没边界感了”“爱心座都让了还不坐,合着就是故意刁难小姑娘呗”。还有人调侃道:“大爷这‘选座眼光’挺独到,但这‘就座方式’也太霸道了,建议去报个礼仪班回炉重造”,话里话外全是对这种倚老卖老行为的不齿。
![]()
事后相关部门回应称,会对事件进行调查核实,后续会给出反馈。这话听着是不是特别熟悉?每次遇到类似的争议事件,总能听到这样“标准回复”,但咱网友更盼着的是能有硬气的处理结果,而不是不了了之。这不,有网友直接开出“治顽疾药方”,那招真是戳中了大家的痛点:“这种明知故犯、故意耍横的,直接取消退休金和所有相关福利,再给子女所在单位发个‘情况通报’,让家人也知道他这‘光荣事迹’,看谁还敢这么肆意妄为”。虽然这建议听着有点“狠”,但仔细想想,对付这种拿“年龄”当挡箭牌的人,或许就得用点“硬核手段”,毕竟软言相劝对他们来说根本不管用。
![]()
其实这类“老人耍横”的事儿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前有大爷在公交车上因为年轻人没让座就动手打人,后有大妈跳广场舞霸占篮球场还和年轻人起冲突,每次都能引发全网热议。深究根源,真不是缺法律约束——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公民的人身权不受侵犯,大爷这种行为已经涉嫌侵犯女孩的身体权和人格权了。关键问题出在大家被“尊老”的传统美德绑住了手脚:遇到这种离谱事儿,年轻人怕被说“不尊老”,旁观者怕“多管闲事”,要么敢怒不敢言,要么劝和稀泥说“老人年纪大了,让着点”,反倒让这些坏老人有了“道德免死金牌”,觉得“我老我有理,我闹我赢了”。可咱得拎清楚一个道理啊:“尊老”的前提是“老人自重”,就像“包容”的底线是“不侵犯别人权益”,总不能让老实人受委屈,让耍横的得便宜吧?要是一味纵容这种行为,只会让更多人效仿,最后把传统美德都给扭曲了。
![]()
![]()
所以真心希望法律能补上这个“漏洞”,明确划定“尊老”和“侵权”的界限,用制度约束那些“为老不尊”的行为,明确告诉所有人:年龄从来不是作恶的挡箭牌,更不是逃避责任的理由。有些坏人不是老了才变坏,而是坏了一辈子,只是随着年龄增长,把“坏”包装成了“老人的特权”。我们尊重的是老人的“德行”,而不是单纯的“年龄”;我们倡导的是“尊老爱幼”,而不是“倚老卖老”“以幼欺人”。只有让“尊老”和“自重”相互匹配,让“包容”和“守界”彼此平衡,才能真正守护好传统美德的本质,这才是对那些善良、守规矩的老人最基本的尊重,也才能让社会更有温度和秩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