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日凌晨,乌克兰军方在红军城方向祭出了一步险棋。一次看似孤注一掷的特种空降作战,却在7分钟内演变为一场彻底的溃败,11名情报局特种兵全员阵亡,现场指挥的布达诺夫只能眼睁睁看着“黑鹰”计划灰飞烟灭。
“黑鹰”行动的设想并不复杂,突袭式空降,快速会合被困守军,打通补给线,短暂扰乱俄军节奏,为防线赢得喘息机会。
理论上,这是一种高风险但可操作的策略。但理论终归只是纸上谈兵。现实战场上的红军城,早已不是可以用传统方式撬动的战术支点。
![]()
乌军的这次空降作战,不仅没能拯救战局,反而暴露出其战术系统的老化与反应机制的迟滞。俄军的反应速度令人窒息。直升机刚刚落地,7分钟之内,无人机蜂拥而至,炮火精准覆盖,毫无喘息余地。
这不是偶然碰巧,而是俄军“侦察-打击一体化”体系的直接体现。从侦察无人机发现目标,到自杀式FPV无人机锁定,再到远程火炮接力打击,每一个环节都运转如同机械齿轮,效率之高,令人惊悚。
乌军高层当然不是不知道这一点,但他们仍然选择执行这场注定失败的行动。真正的问题是,乌克兰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
布达诺夫亲临前线,不是出于荣誉感,而是来自指挥系统的焦虑。他知道,如果红军城失守,顿巴斯战线将彻底崩溃。
而当下的乌军,已经无法再依靠常规防御阻止俄军推进。于是特种部队,这些原本用于秘密渗透、斩首行动的战略资产,被迫变身为战术救火队,硬扛起本不属于自己的任务。
乌军显然高估了自身的战术适应能力,也低估了俄军的技术压制力。“黑鹰”行动使用的是民间集资购买的美制二手“黑鹰”直升机,本身就透露出资源枯竭的信号。
![]()
而行动计划的保密性也令人质疑,俄军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得知了直升机的确切降落地点,这种精准反应,已无法用“意外”来解释。
要么是情报系统出现了漏洞,要么就是乌军仍在沿用那套早已过时的突击思路。如今的红军城,是一座被无人机监视、由火力网封锁的“数字战场”。
传统的特种作战逻辑——隐蔽、突袭、快速撤离,在这种战场环境中几乎被完全反制。没有制空权,没有电子干扰能力,也没有战术创新,空降作战只会沦为“活靶子投送”。
![]()
更关键的是,红军城本身的战局已经走到崩溃边缘。俄军控制了80%的城市区域,乌军残存的防线只剩约6平方公里,且不断被压缩。
其依赖的地下防御体系,如3号矿井,在俄军“管道战术”下已失去屏障作用,而地面上的乌军第32机械化旅也已陷入溃散状态。
5500名守军被困,补给早已中断,有的干脆选择了投降。泽连斯基虽否认“被完全包围”,但城内实情早已不言自明。
![]()
试图在敌军兵力8倍于己的情况下,靠11人突击队解决一座城市的围困,本就不是一场理智的军事决策。更何况,俄军的推进速度已达每日清理20平方公里,刷新了整个顿巴斯战场的记录。
红军城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最多48至72小时,这座城市就将成为俄军通往顿涅茨克东部的又一跳板。
而当红军城陷落,乌军在东线的整体防御体系将被撕开一道无法修复的口子。俄军下一步将有可能兵临第聂伯河,而乌克兰的防线将变得支离破碎。
![]()
更深层的问题,是乌克兰军方的指挥系统正在出现裂痕。布达诺夫的前线坐镇,西尔斯基的亲自介入,表面上是对战局的高度关注,实则已然是一种体制性焦躁的体现。
他们不是在调度,而是在试图弥补系统性失控。而当第32机械化旅旅长舒马上校因“擅自撤退”被就地免职时,这种裂痕已经开始显性化。
俄军方面则毫不掩饰自己的战果。国防部高调宣布“全歼乌军突击队”,并指责乌方“拒绝让记者进入包围圈,是在掩盖灾难性局面”。
![]()
西方媒体对此多保持沉默,显然也意识到,这次事件在信息层面已经无法“扭转叙事”。从库皮扬斯克到红军城,俄军每一次推进都伴随着无人机的密集出击。
这些造价不过几千美元的FPV机,早已成为决定战场胜负的关键变量。而乌军却迟迟未能形成有效对抗手段,仍试图依赖人力突袭、传统火力和心理优势,来对抗一个早已技术化的战场系统。
而现实不会等人适应。红军城的失败,标志着乌克兰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守得住”的信心转向“守不住”的现实。从“战略拖延”转向“战略坍塌”。
![]()
曾被寄予厚望的特种部队,如今只能沦为填补战线漏洞的“牺牲品”。而布达诺夫,这位曾以“斩首克里姆林宫”为目标的情报头目,如今却亲历了自己精锐部队的全军覆没。
在一个由无人机主导、算法决定路径的战场中,任何不具备技术适应力的军队,都会被无情清除。而乌克兰,正在用一场又一场的失败,换取这个残酷真相的认知成本。
信息来源:俄国防部称在红军城击溃一支乌克兰特种部队,“11名人员均被击毙” 环球网
2025-11-01 20:08北京环球网官方账号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