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 日,第十五届全运会跳水女子团体赛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游泳馆落幕,奥运冠军全红婵时隔 183 天伤愈复出,领衔广东队以 2369.8 分成功卫冕,用一枚沉甸甸的金牌回应了所有期待。这场胜利不仅彰显了广东跳水的硬核实力,更因师徒间的暖心互动,让赛场充满温情。
![]()
作为广东队的核心战力,全红婵的复出之战备受瞩目。今年 5 月,她因脚踝韧带伤情与腰椎劳损无奈退赛,还在恢复期遭遇跳水运动员最怕的 “发育关”,身高体重变化迫使她重新适配技术动作。
![]()
关键时刻,启蒙恩师何威仪始终陪伴左右,将她接回广东队针对性训练,从康复调理到动作校准全程亲力亲为。训练场上,AI 捕捉系统每秒 128 个数据点的精准追踪,搭配何教练 “慢一点但别停” 的叮嘱,让全红婵硬生生把熟悉的动作 “重新练了一遍”。
这份默契在赛场随处可见。
![]()
热身时,全红婵跑完步蹦跳着回到何威仪身边,嘴角带着羞涩的笑意,而教练早已递上水壶,眼神里满是关切。这一幕恰似多年前的延续 ——2018 年 11 岁的全红婵初到广州训练时想家落泪,正是何威仪带她回自己家,让师母煮热汤、女儿陪她玩积木,慢慢成了她的 “第二个爸爸”。
![]()
如今即便常有训练 “矛盾”—— 比如全红婵想加练到深夜被教练劝停,最终却是师徒一同留下打磨动作,这份亦师亦父的情谊早已融入日常。
夺冠后,粉丝抛来的玩偶瞬间堆成小山,全红婵抱着怀里的小熊转身求助,何威仪立刻上前接过堆积如山的礼物,化身 “娃娃搬运工” 紧随其后。
![]()
这暖心场景被镜头记录,网友纷纷留言:“最好的师徒双向奔赴”。
看台上还有一道专注的身影 —— 国家队教练陈若琳特意调开日程赶来,选了正对跳台的位置,全程紧盯全红婵的每一个动作,脸上藏不住宠溺与满意。
两位教练分工明确:何威仪扎根基础训练与康复,陈若琳侧重心理疏导与技术拔高,形成 “双保险” 护航模式。
赛后陈若琳受访时坦言:“她的状态比预期更好,每一跳都很稳”。
当全红婵把金牌踮脚挂在何威仪脖子上,陈若琳笑着上前拥抱她时,场馆掌声雷动。
这个 18 岁少女在混合采访区笑着说:“多练就能做好”,简单六个字道尽 183 天的坚持。从伤病困扰到王者归来,全红婵的逆袭背后,是双师如父的守护,更是体育精神最动人的模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