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运会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中,全红婵与搭档王伟莹仅以311.76分获得第五名,未能站上领奖台,但赛后央视用长达6分钟的专题报道,给予了全红婵满满的肯定与宽慰。
![]()
14岁的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上凭借惊艳的 “水花消失术” 一战成名,被冠以 “跳水天才” 的称号,但荣耀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如今18岁的全红婵,正遭遇跳水生涯中发育期与伤病的双重夹击,体型变化让她原本稳定的高难度动作变得难以掌控,曾经能拿到95分的207C动作,得分一度跌至 60 分,同时,胫骨、踝关节的旧伤不断加重,身上贴满肌贴,每跳一次都伴随着剧痛,跳多了连走楼梯都困难,可即便如此,冰敷过后,全红婵依然会咬牙坚持训练。
![]()
在此之前,全红婵与王伟莹搭档仅三周时间,远不及其他组合长时间磨合形成的默契,决赛中,两人在起跳节奏、空中姿态上的同步偏差逐渐暴露,最终与领奖台失之交臂。赛后面对央视记者 “是否还会继续跳水” 的提问,全红婵眼神迷茫,犹豫着回答 “再说吧,目前没有计划”。镜头前全红婵强装坚强,说自己 “很开心”,可镜头后,她耷拉着脑袋向教练袒露心声:这五个月与家人相处的时光让自己倍感快乐,甚至有些不想跳水了,说白了,婵宝并非不热爱跳水,而是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实在太大。
![]()
全红婵迷茫回应 “是否继续跳水”,央视认为:盛名之下,18岁的她不该被成绩绑架,失利后对粉丝失望的恐惧,对自身状态的焦虑,并非全红婵独有,很多世界冠军都曾遇到过,庆幸的是,在职业生涯最艰难的时刻,全红婵并非孤军奋战,启蒙教练何威仪始终是其最坚强的后盾,从伤病诊断到康复训练,从技术打磨到心理疏导,全程陪伴左右。
![]()
为了让全红婵后续能有更好的发展,何威仪连自己的接班人都找好了,如果全红婵想继续跳水,便交由其师兄谢思埸指导,谢思埸同样经历过职业生涯的起伏,能给予全红婵技术及心理上的双重支持,若全红婵有意淡出赛场,家人与教练也会全力支持,让她去读书、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过平静的生活,国家队队友陈芋汐也在赛后为全红婵加油打气,希望她能早日恢复,未来再一起站上更大的舞台。
![]()
![]()
体育竞技的魅力,从来不止于金牌与冠军,全红婵14岁站在巅峰,18岁直面低谷,带伤坚持的模样、拼尽全力的姿态,早已比名次更动人,18岁的全红婵,刚步入成年人的世界,人生还有无数种可能,正如央视报道所说,人生可以适时转弯甚至掉头,没有人能永远站在巅峰。无论全红婵最终选择继续跳水还是开启新的人生篇章,都值得所有人的掌声与尊重,希望大家都能放下对“成绩”的执念,让运动员在拼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包容与温暖,不必为失利背负沉重的枷锁,勇敢做自己就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