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徐睿捷 通讯员:刘禹
“我才35岁,如果胳膊从此就抬不起来了,余生该怎么办?”一年多来,来自武汉市新洲区的李女士(化姓)带着一沓检查报告,辗转于北京、上海及湖北省内多家医院求医,却始终面临两难抉择:切除臂丛神经来源肿瘤,很可能以手臂功能受损为代价。
![]()
据悉,臂丛神经神经源性肿瘤是一类起源于周围神经鞘或神经组织的肿瘤,多为良性(如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少数为恶性(如恶性外周神经鞘瘤)。主要表现为锁骨上或腋窝肿块,伴上肢疼痛、麻木、肌力下降,需通过影像学检查(MRI、超声)和病理活检确诊,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
“我有一个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全国臂丛神经肿瘤领域专家的名字。随着一次次求助,名字一个个被划去,感觉整个世界都昏暗了。”李女士回忆道。直到她慕名找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主任华清泉教授,希望之火重新燃起。
华清泉教授接诊并仔细研判病情后,为李女士提出个性化治疗方案:“肿瘤虽紧紧包裹着控制手臂的神经,但我们可以尝试在显微镜下从肿瘤包膜内切除,尽全力分离并保留神经。”
今年10月,华清泉教授带领团队成功为李女士实施“显微镜下神经鞘瘤包膜内切割术”,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保住了手臂功能。
术中,华清泉教授团队在术中神经监测技术的护航下,通过高倍显微镜展开精细操作:首先小心显露肿瘤与神经的位置关系,辨清两者边界;随后“绣花功夫”在包膜上打开微小切口,分块切除瘤体内容物,使肿瘤体积缩小、包膜塌陷;最后精细分离肿瘤组织与神经之间的粘连,将肿瘤完全剥离清除。手术历时3小时完成,肿瘤被彻底清除,神经功能完好保留。
![]()
“术后刚醒时,我发现手动不了,以为手术没成功,一下子感觉天都塌了。”李女士感慨地表示。当时,参与手术的刘天乙副主任医师立即安慰我,“别担心,是麻药还没代谢完。肿瘤已全部剥离,你的手臂很安全。”术后复查证实,李女士的肿瘤清除彻底,手臂神经功能正常,运动功能完全保留。
华清泉教授介绍,臂丛神经肿瘤位置深、解剖复杂,手术既要全切肿瘤又要最大限度保护神经,是头颈外科领域的“技术高地”。其团队领先采用的“显微镜下神经鞘瘤包膜内切割术”,通过先减压、再分离的精细操作,在毫厘之间解除病灶,极大提升了神经功能保全率。
“做一个简单的肿瘤切除,通常半小时就能完成。但精细的包膜内切割,可能要花成倍的时间。”华清泉教授表示,“对医生来说只是多费几小时,对患者却关系着未来几十年的生活质量——这就是技术创新的意义所在。”
据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合作单位、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湖北分中心,学科在各类头颈部肿瘤诊治方面经验丰富。中心主任华清泉教授团队采用“显微镜下神经鞘瘤包膜内切割术”等创新术式,近20年为患者解决各种头颈外科复杂神经来源肿瘤,显著提升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实现了从单纯“解除病痛”到全面“守护患者尊严与生活质量”的重大跨越,手术量及治疗效果均居国内前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