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深夜,
杭州一小区的曹先生家中
意外发生火灾
屋内物品被烧毁
现场一片狼藉
危急时刻
幸得邻居及时打开房门
提供帮助
曹先生的妻子与一双儿女成功撤离
此次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
深夜惊魂,电池自燃把家烧了
“孩子在呼喊救命的时候,楼上邻居把我们的门打开了,唯一庆幸的是钥匙是插在门上的。”
回忆起10月16日深夜家中火灾
曹先生仍心有余悸
事发时,曹先生不在家,妻子与一双儿女经历生死考验:儿子小曹称,凌晨12点左右听到客厅“呲呲”声,发现一块电池喷黑烟和明火,柜子也被引燃,孩子呼救时,楼上邻居赶来打开房门,将三人救出。
大火后被扑灭,未造成人员伤亡及其他住户损失,但曹先生家损毁严重,已烧得不成样子。
![]()
消防认定书显示,起火原因“排除外来火源和遗留火种,不排除两轮电瓶车蓄电池充电过程中热失控引起火灾”。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禁止电动车电池入户充电。然而,规定之下,此类悲剧仍未杜绝。
追根溯源
超标电池与来历不明的充电器
小曹称其电动车购于7月15日某品牌门店,后嫌原装电池容量低,通过修车相熟的刘师傅花2300元买了一块电压高达72伏55安的电池,而电动车新国标要求蓄电池电压≤48伏,这显示是一块超标电池。
![]()
更令人担忧的,这块电池的来源蹊跷。刘师傅表示,自己卖给小曹的电池“二手的,哪有品牌”,且同型号电池上的生产信息已被打磨,只能看出生产企业在外省,生产日期是2024年2月。
面对“为何抹掉厂家名”的疑问,刘师傅表示并不知情。
![]()
不仅是电池,充电器问题同样严重。小曹花45元在二手平台买的二手充电器,虽标注为“锂电池专用充电器”,却无生产厂家和产品编号。
交易过程充满疑点:“他承诺可以正常使用,走平台怕麻烦,强调走线下。”小曹说,双方在一个小区门口完成交易,他对卖家身份一无所知。
责任难辨!三方违规共酿苦果
此次火灾中
电池、充电器及充电行为均违规
责任认定复杂
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工作人员表示,拆解保养过的锂电池存在安全隐患。
对于小曹买的二手充电器,上述工作人员指出:“没有正规厂家充电器的标识,包括生产日期、厂家信息,严格来讲,是不完全符合标准的。”
卖电池的刘师傅愿意承担部分责任:“他这个鉴定显示是2万左右,他一半,我一半。”但他同时认为,问题可能出在充电器上。
而寻找充电器卖家却困难重重。记者尝试通过二手平台联系卖家,信息显示已读后,遭对方拉黑。
二手平台客服表示,因交易未在平台完成,查询不到卖家信息,要通过司法途径获取。
律师马林冰分析,车辆入楼充电行为存在安全隐患,作为电瓶车使用者和充电行为实施者,对车辆充电安全负有直接责任。如因电器产品存在缺陷,电池或充电器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曹先生坦言:“我们有责任的,也可以做出让步。”
网友:吸取教训!
电动车室内充电绝对不允许
![]()
电动自行车安全提醒
国家消防救援局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全国3.8亿辆在用电动自行车中,80%的火灾源于非法改装电池与入户充电。
9月1日实施的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明确控制器、蓄电池、充电器应具有相互协同的功能,从技术上增加篡改难度。
这起火灾再次警示:
电动自行车安全
容不得半点侥幸!
(来源:新闻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