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最“反内卷养生”的211大学,0网红偏方却治好无数年轻人的焦虑

0
分享至


“中医药不是遥远的理论,而是能穿在身上、吃进嘴里、逛在眼前的生活本身。”

——女同事说


点赞、推荐,顺便★标俺们

四舍五入做新东方精神股东!

最近,张家界七星山的“荒野求生挑战赛”成为了全网的快乐源泉。

医学生林北凭借他的“硬核生存技能”以及“超绝精神状态”在一众选手中出圈。

别人荒野求生都是满眼疲惫,充满了担忧;但他好像已经和森林“融为一体”:

下雨天别人到处找庇护所,他却爬上树开始学猴子叫


吃坏肚子腹泻不止,他医学生的血脉瞬间觉醒,用烧红的泥土自制“荒野版蒙脱石散”...


图源:微博@潇湘晨报

实实在在地演绎了什么叫:从从容容,游刃有余

网友连声质疑:看来当野人也比当医学生快乐多了


相比诸多医学生学到头皮发麻的日常,有一个地方的医学生却快乐多了——这里的学生们翻阅古籍方剂、辨识百味草药、练习针灸推拿,每日都在复刻“尝百草”“炼丹药”的传统。

毫不夸张,这里的道路、房屋都弥漫着“仙草”味,随处可见的中草药,把养生氛围直接拉满!没事多来逛逛,感觉多吸两口都能延年益寿

它就是国字头第一批中医药高等学府,也是唯一一个211中医院校,根正苗红的中医界“老大哥”——北京中医药大学


01

从“小马扎课堂”到全球传医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历史,始于1956年国务院的一纸批复——这一年,北京中医学院正式成立,成为新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高等中医药人才的院校。


1956年,国务院发文正式成立北京中医学院等四所中医院校,标志着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由此起步

建校之初的条件远非如今可比,学校暂借北门仓的北京中医进修学校校舍办学,“房无一间,地无一垄”正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时值第一个国家五年计划,百废待举。当时,青年学生大都争先恐后地报考工科类院校,以求加入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之中。

中医,可谓是当时一股冷门得不能再冷门的专业,不仅老师稀缺,连报考的学生都寥寥无几。因此,办学条件十分艰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务院仍然坚持办学,因为中医是中华民族医学智慧的结晶,是不可抹去的文化传统。

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医大师王世民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第一届学生,他回忆求学往昔:学生们没有固定课桌,就抱着小马扎坐在地上,以膝盖为“书桌”记笔记;120多名学生挤在几间简陋的大房间里住宿,但没人抱怨。


北中医第一届学生在简陋的教室里上课

即便条件艰苦,学校仍在快速成长。

1958年,学校第一所附属医院——东直门医院正式开诊,同年还创办了中药制药厂,实现了“教学、医疗、科研”三位一体的初步布局。

1960年,建校仅4年的北京中医学院就跻身全国重点高校行列,“起步即高光”的成绩,在当时的中医药院校中极为罕见,也就此奠定了北京中医药在中医学圈“老大哥”的地位。

1962年,中医界发生了一件改变未来的大事。秦伯未、于道济、陈慎吾、任应秋、李重人五位知名教授,针对当时中医教育面临的“西医学科冲击、教材不统一、实践机会不足”等问题,联名向教育部上书提建议,这一“五老上书”事件不仅推动了全国中医课程体系的规范化,也成为北中医校史中极具分量的精神符号。


此后数十年,学校的发展脚步从未停歇。

1993年,北京中医学院正式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名称的升级背后,是学科实力、办学规模的全面提升。

三年后,学校成功入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成为中医药领域率先进入这一行列的院校。


步入21世纪,学校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新增了针灸推拿学、骨伤科学等优势学科,学科版图进一步拓宽,也为后续培养“针灸骨伤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北京中医药大学新校区良乡校区

2017年,学校的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三大核心学科同时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2020年,学校又荣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实现了“学术硬实力”与“校园软实力”的同步发展。

回溯校史,从“小马扎课堂”白手起家,到“双一流”稳步前行,它的每一步都与新中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同频共振。

它用近七十年的时间证明,中医药教育既能守得住传统根脉,也能跟得上时代步伐,为后续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历史根基。

02

硬核科研,让本草焕发新活力

作为以中医药学为核心的全国重点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科实力堪称“行业标杆”,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大专业更是撑起“王牌门面”

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双双斩获A+等级,这一成绩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仅两所院校达成。


三大核心学科全部入选“双一流”建设行列,堪称“三驾马车”齐头并进

除此之外,学校还拥有近50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数量位居全国中医药院校首位。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这也标志着北中医的核心学科实力,迈入全国乃至世界的顶尖水平。

学位授权方面,学校构建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培养体系: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4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还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中医药人才的“深耕式培养”提供了充足空间。

不过,当人们提到“中医”时,脑海里浮现的都是留着长胡须的老医者,手捧竹简给学生传道授业,而学生们平时的学习,要么泡在图书馆里研究医书古籍,要么在古老的木柜前,用小称盘抓药材……

这些场景的确存在,但现在的中医,早已与科技深度融合,学生们不仅从古书里总结经验,更掌握了先进的技术,走在医学前沿。不少成果既贴合临床需求,又彰显了中医药的创新力。

比如在慢性心力衰竭的防治研究中,北京中医药大学王勇教授团队中医“益气温阳活血”的经典理论出发,创新提出了“心衰解毒”的新治法,还据此研发出了中药新药“芪参颗粒”,很快就能为心衰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为了找到药物里真正发挥作用的成分,团队还首创了以斑马鱼胚胎作为模型的筛选体系,从芪参颗粒中精准找出了16种能保护心肌的中药小分子。这项研究成果在2024年发表在了被号称“国产第一神刊”的《Science Bulletin》上。


这也可以看出,北中医不仅重视传承“传统理论”,还注重与“现代实践”的结合。

为此,学校搭建了一系列的“古今融合”的课程

不同于中医传统的师门制,学校把各大名医“隔空”请到了校园——中医经典智能实训室打破了空间限制,与各大名医合作,开展远程门诊带教,考入北中医,四舍五入也等于“拜入中医名门”。

此外,传统的中医也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学校特创的中医诊断虚拟仿真实训室(又称“中医诊断舱”)是学生们的“最爱”。这里通过VR技术还原了不同体质患者的脉象、舌苔、面色特征,可供学生反复练习“望闻问切”。

谁说“老中医”只能穿长衫、留胡须,也可以是“机械姬”呀!


舌面诊VR本科生实训

强大的学科与科研实力,也为学生就业筑牢了“底气”。

校长唐志书曾提到,

“近几年来,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满意度平均达98%以上,这一数据在医药类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而从就业方向来看,超60%的本科毕业生进入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有许多毕业生考入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等顶尖医疗机构;还有部分毕业生选择基层医疗岗位,或进入中药企业从事研发、质控工作;甚至有毕业生自主创业,开办社区中医诊所、开发中药养生产品。

而他们也真正将“尝百草”的所学,转化为服务大众健康的实际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北中医从办学之初就以弘扬“中国传统”作为底色,但传统之余,也很有“国际范儿”。

早在1957年,学校就成立了留学生办公室,成为新中国最早接收外国留学生攻读中医学的高等院校,一直到今天,已为94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2万余名中医药专门人才。

90年代初,学校在德国创办魁茨汀中医医院,开创了中国大学在海外独立举办中医特色医院的先例,如今这家医院已成为欧洲中医药诊疗与教学的重要基地。


直到现在,与英国密德萨斯大学合作设立我国首个海外医学学士学位项目,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开设“中医学-生物学”双学士学位教育,学生们既能熟练运用中医诊疗技术,又具备扎实的现代生物学科研能力,很多毕业生都多拿到了跨国药企或国际医疗机构的offer。

与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医学院合作的中医学硕士项目,更是首个获得欧盟认可的中医药学位项目,让中医药学历在欧洲实现“官方认证”。

近年来,学校还在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建立海外中医中心,为海外中医药传播提供了“北中医方案”。

03

藏在校园每一处的“中医智慧”

北中医的校园生活,从课堂到角落,都透着一股“仙气飘飘”的独特气质。

先从特色课程说起,这里的课不止教医术,更教人生哲理。

治病和救人,除了掌握理论知识,更要懂得人心。

开学必听一门课就是社交礼仪,没有理论,全是进入社会后的高频场景的实战。

从正式场合的着装搭配,到学术答辩时的言行举止,再到会议安排的细节把控,这些社会生活里的规则,与书本中的知识一样重要。

“礼仪是让对方感到被尊重,这比技巧更重要。”


图源:小红书@雪饼

除此之外,专业课上老师还会穿插中医里的人生哲学,比如从“阴阳平衡”讲处世之道,从 “辨证施治”说看待问题要灵活,做到“学医先学做人”。


图源:小红书@海绵baby

懂医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北中医也把这句话贯彻到底。学校专门开设了特色课:中医美容课、针灸课、食疗课……丰富多彩,教大家用益母草护肤、用当归护发,把“养生”实实在在融进生活里。

重要的是,这些课程讲座会不定期对外开放,校外的大家,可以准备蹭课啦!

课堂之外,北中医的校园本身也是一本活的“中医药图鉴”,不仅如此,还被广大市民称为“遛弯圣地”。

毕竟不是哪所大学都能把“仙草”种满校园。

北中医的博物馆就是打卡胜地之一,这里的藏品规模在全国都数一数二:2000多件医史文物、善本医籍,6000多份中药标本,一进门就能闻到满室药香。

矿物药展区的晶石闪着光泽,大型植物药材区更让人惊叹:一人高的葛根立在角落,20多年的党参粗壮得像小树干,最惊艳的还要数清代“百眼柜”,圆柱形的柜子能转动,每个药斗都标着药名,柜门绘着神农尝百草的图案,柜顶字迹记载着悠久的历史,摸着凉凉的木面,仿佛能摸到百年前的制药时光。

博物馆之外,药学楼南侧的“百草园”更是独一份的存在。

这里种着青蒿、益母草、桔梗、水飞蓟等上百种药用植物,连诺贝尔奖相关的青蒿都能近距离观察。如果到这参观碰上了拿着笔记本的同学,记得让他讲讲这些“仙草”的故事。


图源:小红书@气泡伤心水

校园里的建筑也透着古色古香,每栋楼的牌匾都是书法大家题写的。

历代中医大师的雕塑屹立各方,路过时仿佛能感受到前辈们的治学精神,走在这样的校园里,连脚步都忍不住放慢。


图源:小红书@BUCM-陈安澜

逛累了,就去北中医的“养生食堂”补一补。国医堂推出的药膳,把草本香藏进了馒头包子里。


北中医国医堂的菜单

图源:小红书@我不是张扒皮

“只要吃饭就是最大的养生”,北中医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们不知道的!

有!学校还会组织“采药活动”,带着学生去学校专属本草基地,一边认草药一边郊游,把“尝百草”从书本变成了实地体验,学习和休息两不耽误。


图源:小红书@上市女总裁

这些藏在课堂、博物馆、百草园、食堂里的细节,正是北中医“仙气飘飘”的底气,中医药不是遥远的理论,而是能穿在身上、吃进嘴里、逛在眼前的生活本身。

广大网友羡慕:都说学医很累,在这里学医还会变秃吗?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特别,在于它始终踩着“传承”与“创新”的双轮稳步前行。

从“小马扎课堂”艰辛起步,到如今成为拥全球传医的顶尖院校,它从没丢了中医的根——校园里的百草园、博物馆,课堂上的礼仪与哲理,都藏着对传统的敬畏;

也没停下创新的步——中西医结合、中医AI模拟诊断实验室,把古老智慧变成现代成果。

北中医守得住传统、玩得转创新、护得住学生,它不仅是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标杆,更是无数人心中“从热爱中医走到成就事业”的理想之地。

未来,它定会继续带着本草清香,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护更多人的健康让中医药的光芒照得更远。

参考资料: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举办研究生新生社交礼仪专题讲座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三个长学制特色专业培养中医药发展领军人才

3.中国医药报:1956年,我成为北中医首届大学生


每日互动

你还听说过哪些神奇的中草药?

评论区告诉我8~

面对小朋友,新东方有编程、美术、机器人、科学等素质课程,也有口才、写字、脑力、故事表演等素养课程,还有游学营地喔;

面对高中生、大学生,有留学咨询、出国考试、大学四六级、考研、专升本、成人英语;

反正,我们提供全程体系化教育教学解决方案,只要是你想学的,我们都有(嘻~)

有需要欢迎点击下方小程序,将有专人和您联系解答~

更多好看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两次“奉示约见”,新闻联播3分钟警告高市早苗......最新:日本还想发展核潜艇!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两次“奉示约见”,新闻联播3分钟警告高市早苗......最新:日本还想发展核潜艇!

新民周刊
2025-11-15 18:35:44
狗主人真实身份遭曝光:她带人砸窗破门确实有底气,还真管不了她

狗主人真实身份遭曝光:她带人砸窗破门确实有底气,还真管不了她

汉史趣闻
2025-11-16 08:12:31
高市还在搞事?日本同时被四国痛批,一盟友划清界限!

高市还在搞事?日本同时被四国痛批,一盟友划清界限!

国是直通车
2025-11-15 11:10:05
卓伟爆了一个新瓜!

卓伟爆了一个新瓜!

八卦疯叔
2025-11-15 10:16:28
因菜地纠纷引发冲突,男子遭殴打后持刀刺死亲戚父子二人,一审被判死刑,法院:带有明显泄愤动机

因菜地纠纷引发冲突,男子遭殴打后持刀刺死亲戚父子二人,一审被判死刑,法院:带有明显泄愤动机

大风新闻
2025-11-16 12:24:03
金鸡奖紧急除名祖峰!男配和编剧提名均已取消,网友曝片方出事了

金鸡奖紧急除名祖峰!男配和编剧提名均已取消,网友曝片方出事了

萌神木木
2025-11-15 19:10:03
宁夏银川16岁女孩失联5天,家属称孩子没带身份证,带的手机没有电话卡,警方介入

宁夏银川16岁女孩失联5天,家属称孩子没带身份证,带的手机没有电话卡,警方介入

极目新闻
2025-11-16 13:15:10
前男友分手四月就结婚,女子破防大哭,现任被扒很漂亮,难怪破防

前男友分手四月就结婚,女子破防大哭,现任被扒很漂亮,难怪破防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14 17:22:32
山西摔狗反杀案,律师一句话问懵法官:天黑后你敢去案发现场吗?

山西摔狗反杀案,律师一句话问懵法官:天黑后你敢去案发现场吗?

慢半拍sir
2025-11-15 15:15:14
太及时了!防止大规模返乡意义重大,农民工“回家躺平”行不通

太及时了!防止大规模返乡意义重大,农民工“回家躺平”行不通

火山诗话
2025-11-16 07:49:52
教育部发布2025年第4号留学预警:建议中国公民谨慎规划赴日留学安排

教育部发布2025年第4号留学预警:建议中国公民谨慎规划赴日留学安排

界面新闻
2025-11-16 13:03:33
确定!不打了,再见NBA,你好CBA,24岁状元之子正式加盟中国联赛

确定!不打了,再见NBA,你好CBA,24岁状元之子正式加盟中国联赛

球童无忌
2025-11-16 12:32:07
东莞一平台自曝出现挤兑,所签协议刻意遮掩“投资”属性

东莞一平台自曝出现挤兑,所签协议刻意遮掩“投资”属性

新浪财经
2025-11-13 20:35:37
局势再升级!日方召见我驻日大使,高市早苗危言要“核武力介入”

局势再升级!日方召见我驻日大使,高市早苗危言要“核武力介入”

云鹏叙事
2025-11-15 13:09:29
泰王来了,他在破除一个魔咒

泰王来了,他在破除一个魔咒

虚声
2025-11-15 19:59:17
狗主上门被反杀后续:索赔百万、对警方放狠话,邻居曝光郭家不堪

狗主上门被反杀后续:索赔百万、对警方放狠话,邻居曝光郭家不堪

吭哧有力
2025-11-15 18:42:28
13天12板“大牛股”,可能申请停牌核查!前三季度净利大跌146%

13天12板“大牛股”,可能申请停牌核查!前三季度净利大跌146%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3 19:40:42
交管12123重大更新!违章当天直达通知,4次免罚正确打开方式速藏

交管12123重大更新!违章当天直达通知,4次免罚正确打开方式速藏

阿芒娱乐说
2025-11-16 10:51:47
中方多个用词罕见!高市的“存亡危机”不在台海

中方多个用词罕见!高市的“存亡危机”不在台海

国是直通车
2025-11-16 10:59:02
高市早苗彻底践踏“村山谈话”!31年前就有迹象

高市早苗彻底践踏“村山谈话”!31年前就有迹象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5 13:07:20
2025-11-16 16:20:49
新东方 incentive-icons
新东方
新东方,旨在提供有文化价值的教育、生活、文旅服务。
1210文章数 15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樊振东成马龙后第二位蝉联全运会乒乓球男单金牌球员

头条要闻

樊振东成马龙后第二位蝉联全运会乒乓球男单金牌球员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宋佳二封,易烊千玺拿奖张艺谋乐开花

财经要闻

涉三宗罪 释永信被批准逮捕

科技要闻

谁在炒作全固态电池?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艺术
旅游
房产
家居
数码

艺术要闻

敦煌挖出“百亿级”草书,揭露纯正的晋唐笔法,郭沫若寻找了70多年!

旅游要闻

雪后初晴 新疆乌孙山现水墨画卷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数码要闻

逆势而行?Valve新款Steam Machine官宣,8GB显存配置引发争议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