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叠翠流金,正是收获与思考的季节。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习借鉴省外优质学校先进办学理念、特色课程建设及教育教学管理经验,进一步拓宽教育研究视野,提升大湾区教育研究与实践服务能力,2025年10月24-30日,由湾区(广东)教育研究院组织的教育考察团赴安徽省、河南省开展了为期七天的深度参访交流活动。本次考察团阵容强大,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顾问、华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湾区(广东)教育研究院顾问陈健同志亲自带队,湾区(广东)教育研究院院长陈二泉全程组织,成员汇聚了来自东莞市翰林实验学校、阳江市龙源学校、江门市新会区名冠实验学校、河源市东华实验学校以及贵州、山东等多所知名学校的董事长、校长及核心管理干部。
此次参访行程紧凑、内容充实、重点突出,聚焦“特色办学、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核心议题,先后深度考察了以“从开放注册不到三个小时,一千学生爆棚”的卓越管理和高效课堂著称的河南省新密市青屏高级中学,以“AI打破民办高中名师优生魔咒,一般学生也能上清华北大的”闻名的安徽阜南县亲情高级中学,以及“没有不学习的孩子”的K12一体化、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实践育人方面独树一帜的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建勋学校。考察团通过校园观察、随堂听课、座谈交流、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与三所学校的掌舵人和一线教师进行了零距离、深层次的对话,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为助推大湾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思考与动能。
考察之行首站:解密青屏高级中学手机进课堂与家校管理智慧
![]()
考察的首站来到了河南郑州,探访当地教育界的一颗璀璨明星——被誉为“中原教育一面旗帜”的新密市青屏高级中学。青屏高级中学以高质量教学体系、激情教育、精细管理、创新双主体课堂模式、德育教育感恩实践活动和家校共育特色办学理念闻名遐迩,其学生自育、自管、自学的校风从校园环境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
考察团成员分组观摩了高三复习课和高一新授课。课堂上,教师教学目标明确,讲解精炼透彻;学生精神高度集中,思维活跃,互动高效,整个课堂节奏紧凑、密度大,充分展现了青屏高级中学“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的教学成果。陈健督学顾问全程听课,并对课堂中体现出的“精准、高效、扎实”的特点给予了充分肯定。他特别注意到教师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即时关注与反馈,认为这种高效的课堂组织与管理是实现教学质量大面积提升的关键。
![]()
![]()
![]()
此次青屏之行的最大亮点,是考察团有幸聆听了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的专场报告会。魏老师以《民主与科学的班级管理、课堂教学》为题,结合自己数十年的教育实践,用朴实幽默的语言,深刻阐释了“松静匀乐”的人生境界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智慧。他强调了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大量操作性极强的班级管理与教学方法。整场报告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笑声与掌声不断。报告会后,陈健同志代表考察团与魏老师进行了简短交流,他表示:“魏书生老师的教育思想是一座富矿,其核心在于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和对教育规律的遵循。他所倡导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班级民主管理,以及‘注意力体操’等学习习惯培养方法,对于提升学校治理效能和课堂教学效益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这场思想的盛宴,让所有参访成员如沐春风,受益匪浅。
考察之行第二站:感悟安徽阜南县亲情高中AI模式及“亲情育人”的温度与力量
告别清屏,考察团北上江淮,抵达此次参访的第二站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亲情高级中学。该校以其独特的“AI赋能教育”品牌享誉国内,其“让农村孩子享受最好的教育”办学理念,智慧化教学手段的充分运用、分层教学理念的精细化落实、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厚重的基石,给考察团留下了深刻印象。
![]()
在亲情高级中学,考察团受到了校方的热情接待。陈健督学顾问带领全体成员深入教学一线,重点观摩了该校基于AI技术的智慧课堂。在课堂上,教师通过AI助教系统,进行精准的提问和分组讨论;学生的实时反馈和练习结果通过智能终端即时采集,系统自动生成分析图表,使学习难点和共性错误一目了然。在一节数学课上,AI系统根据学生随堂练习的完成情况,即时推送了不同难度的拓展题目,实现了真正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学习。
![]()
陈健同志凝神聆听,细致观察技术如何无缝嵌入教学环节。他在课后点评中指出:“我看到了非常令人振奋的景象。亲情学校的课堂,既保留了传统教育中师生间的情感互动与思维碰撞的‘温度’,又借助AI技术赋予了教学前所未有的‘精度’。教师从繁重的批改和简单分析中解放出来,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和深度启发上,这正是技术赋能教育减负增效的典范。这种‘双轮驱动’模式,精准地把握了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校方信息中心负责人详细演示了学校的“教育大脑”平台。该平台不仅覆盖了“教、学、考、评、管”全场景,其最突出的特色在于将“亲情教育”的理念数据化、可视化。系统会记录学生学业变化、情绪波动、参与活动情况等多元数据,并非简单地排名评级,而是用于生成个性化的“成长关爱报告”,主动提示教师、导师乃至家长需要关注和介入的节点,将传统的、感性的“关怀”转变为超前的、科学的“护航”。例如,系统发现某生近期在特定知识点上连续遇到困难,便会自动提醒科任教师和结对导师,共同制定帮扶方案。
![]()
湾区(广东)教育研究院院长陈二泉在交流中感慨道:“亲情学校的实践超越了简单的技术应用,它是在用科技重构教育生态。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AI是强大的工具,而‘亲情’是不变的灵魂。这种模式有效地将大规模学校教育的‘标准化’与个性化成长的‘定制化’这一对矛盾实现了统一,为我们大湾区学校在信息化浪潮中如何保持教育本色、提升育人效能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系统性经验。”
考察之行第三站:探秘建勋学校从“心法”到“活法”再到“教法”,打造幸福人生的奥秘
考察的最后一站是河南建勋学校。与青屏高级中学的“高效”有所不同,建勋学校以其鲜明的“多元化发展”特色吸引了考察团的注意。学校坚信“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致力于为不同潜能的学生提供成长舞台。
在建勋学校,考察团参观了别具一格的校园文化设施,包括学生社团活动中心、创新实验室、农耕实践基地等。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该校的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学校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通过“成长积分”“特色勋章”“实践成果展示”等方式,全面记录和评价学生在品德发展、艺术素养、体育锻炼、劳动技能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进步。这种动态的、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
在交流座谈会上,建勋学校的管理层详细分享了他们如何通过丰富的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将“五育并举”落到实处。学校开设了近百门选修课,鼓励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并大力支持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文体竞赛和志愿服务活动。湾区(广东)教育研究院院长陈二泉在交流中谈到:“建勋学校的实践打破了我们对于‘好学校’的单一评价标准。他们用实践证明,素质教育与学业成绩并不矛盾,通过科学的评价引导和丰富的课程供给,完全能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彰显,这为大湾区学校探索多元化办学路径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参考。”陈健督学顾问也就教育评价改革这一热点议题,与建勋学校领导交换了意见,并就如何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更有效地结合进行了深入探讨。
![]()
总结反思:汇聚智慧,共绘湾区教育新蓝图
七天的跨省参访交流转瞬即逝,但留给每一位成员的思考却深远而绵长。在总结分享会上,各位校长、董事长感慨万千,踊跃发言。江门市新会区名冠实验学校总校长帅亚成表示:“三所学校,三种风格,但共同点是对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质量提升的极致追求。青屏高级中学的‘效率’、亲情高级中学的‘温度’、建勋学校的‘广度’,都值得我们结合校情深度消化吸收。” 阳江龙源教育集团刘付华董事长则认为,中西部地区学校在有限资源下创造出的不凡业绩,其艰苦奋斗、锐意创新的精神更显珍贵。
本次考察活动的成功举办,充分体现了湾区(广东)教育研究院作为区域性教育智库的平台作用与使命担当。院长陈二泉总结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此次安徽、河南之行,不仅是一次学习先进经验的‘取经’之旅,更是一次拓宽视野、激发内生动力的‘播种’之旅。我们希望参团学校能将所学所悟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
研究院顾问陈健督学顾问在最后总结中强调,本次参访活动组织周密、重点突出、实效显著。他要求各学校认真梳理总结,将三所优质学校在办学理念、课程改革、课堂增效、评价创新、文化育人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行内化,并鼓励学校间加强后续的研讨与交流,形成协同发展、共荣共进的良好态势。陈健同志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对国家发展全局具有战略意义,湾区的教育必须与之匹配,走在全国前列。我们要有开放包容的胸襟,主动向外学习,更要有扎根实践的定力,勇于自我革新,共同为推动大湾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体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此次深度参访,不仅为湾区与内地基础教育界搭建了宝贵的交流桥梁,也为参与学校下一步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活力。湾区(广东)教育研究院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策划组织更多高质量、深层次的学习交流活动,汇聚各方智慧,共绘湾区教育的美好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