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关注,右上菜单栏···键,设为星标
存量和增量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弄清存量和增量市场。
eVTOL的存量市场是通航小飞机和直升机,eVTOL相比他们的最大优势在于不依赖跑道和降低噪音,当然也不是完全的替代。
![]()
下表我们可以看到在通航领域中国和美国的巨大差距,如果开发低空,按照人均保有量对标美国,我们的增量可以在这80万架里分一部分。当然很多人对eVTOL赋予的使命不仅是传统的通航,因为他想象空间还没有足够大、更需要机场基建支持、可能还不符合国情,我们更愿意让他成为公共服务的一个选项(空中出租车、空中运输),复制地面模式去规模化建设低空,这是一个更大的增量赛道。
![]()
场景分类
![]()
以上组合起来,在点到点货运上,基本实现全国当日达;在载人通勤上,200~300km以内基本实现1小时“空中出租车”。
载人eVTOL
我们对载人eVTOL的期待是它能够成为通勤市场的一个选项,点到点出行,对标的是中远途出租车。
从这个市场来看,现阶段eVTOL将1小时城市经济圈拓展到200~300km,未来十年内(量产电池比能量500Wh/kg)进一步将2小时城市经济圈拓展到500km以上。再往上的意义不大,这是由人的生理因素决定的,超过2小时不提供卫生间,将是一个糟糕的体验;再往上也到了支线客运机的范畴。
这个市场将以纯电eVTOL为主导,因为电池性能可以满足该需求。
![]()
货运eVTOL
货运行业抓住两点: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货运eVTOL我们先看它对标什么?
200~300km或以下只能对标陆运,但在载重、灵活性、效率上相比陆运都没有明显优势,综合成本也没有优势,商业上要想闭环需要在一些特定领域发掘需求。但是,由于空中交通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在山区和湾区(跨渤海湾、跨杭州湾、跨珠江口、跨琼州海峡、跨台湾海峡)这些地理环境下“空中虚拟大桥”将十分高效。
300~1000km或以上可以对标支线航空货运,在灵活性上有优势,在经济性上有希望;如果对标陆运的话,在时效性上有优势,实现了跨省当日达,有商业闭环的可能。
如果是考虑300~1000km及以上的货运市场机会,近几年电池无法满足,应该考虑增程eVTOL方案,笔者上面讲过,增程也是电动,无关能源形式。
当然,再往上的支/干线大运量场景,应该考虑固定翼无人运输机或者宽体货运机,而不是eVTOL,这篇文章里就不做讨论了。
eVTOL在货运物流体系中强调直线点对点,直接到区域分拣中心,减少货物中转次数从而提高效率。宽体货运机+无人运输机+eVTOL+货车/无人车共同配合完成全国当日达、国际次日达。
![]()
军用eVTOL
军用eVTOL我们也先看它对标什么?笔者在里讲到军用装备全面无人化,那么我们仅对标无人机产品:固定翼无人机和无人直升机。与民用场景的A点到B点(A-B模式)不同,军用场景更多的强调作战半径(A-B-A模式),并且对高速、长航时、大载重都有更高要求,使用场景在察打一体、运输和空投等等。
我们以典型载重500kg的eVTOL举例:
eVTOL增程版,如果进一步提高航程到1500~2000km,提高巡航速度到300~400km/h,并且巡航时仅用一个小增程器即可满足能源需求,起降和空中机动时电池和电机也可以瞬间爆发数倍的功率,即进入这个市场范畴内,成为一个竞争对手。
eVTOL相比长航时固定翼无人机,不需要机场,可以灵活部署,在作战时,机场将是重点摧毁目标。eVTOL相比无人直升机,可以实现更高速度和更远航程。当然,eVTOL还有一些指标上的差距,比如航时比不过固定翼,悬停性能比不过直升机,但这种够用的性能和灵活的部署将是它的综合产品优势。
转自云帆的小宇宙公众号
![]()
声 明:原创文章,欢迎联系获取转载授权,并注明来源飞行邦;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本平台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