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奇怪的借款
我叫张小宇,是家中独子。自从去南方上大学后,我便与北方故乡的人生轨迹渐行渐远。毕业后,我在这座城市定居,经过十年奋斗,不仅买了房、成了家,还拥有了一儿一女。
生活被工作和家庭填满,回老家的次数也从最初的一年两次,渐渐变成了一年一次。去年春节,公司有紧急项目,我连年夜饭都没能赶回去陪父母一起吃。
那天下午,我正在为第二天的项目提案忙得焦头烂额,电脑屏幕的光刺得眼睛发酸。手机突然震动,是父亲打来的电话。听筒里传来他略显犹豫的声音:“小宇,你现在方便吗?能不能…… 先借我两块钱?”
“两块钱?” 我瞬间愣住。父亲每个月有五千块退休金,在老家生活绰绰有余,更何况我每月都会给家里打生活费。他怎么会缺这两块钱?
难道是遇到了新型骗局?还是家里出了什么事,父亲怕我担心,才故意找借口向我要钱?无数猜测在脑海里盘旋。“爸,是不是有什么事?您别瞒着我。”我尽量让语气平静。
电话那头的父亲顿了顿,声音有些慌乱:“没、没什么事。我就是下楼散步,想在小卖部买瓶汽水,出门太急忘了带钱包…… 人老了,就是容易糊涂。”
这话不仅没让我安心,反而让我的心沉得更厉害。父亲向来谨慎,出门从来不会忘带钱包。就算这次真的忘了,微信里难道连两块钱零钱都没有吗?更何况,街角小卖部的王叔是和我们家认识几十年的老街坊,赊一瓶水根本不算事儿,他怎么会特意为了两块钱的水,专门打电话来跟我 “借” 呢?
挂了电话,我立刻转了两百元过去。但指尖离开屏幕后,却再也无心工作。想起上次通话时,母亲随口提过父亲最近睡眠不好,当时我正在加班,只匆匆嘱咐了一句“多注意身体”就挂了电话。
越想越心慌,我当即放下工作,交代好同事,直奔高铁站。列车飞驰,离家越近,心头的不安越发沉重。
![]()
推开家门的真相
晚上九点,我终于站在熟悉的家门前。深吸一口气,用钥匙轻轻打开门。
客厅的灯光温暖却安静得反常。父亲背对着我坐在旧沙发上,身形比记忆中佝偻了许多。母亲坐在他身旁,手里端着水杯和药,轻声劝着:“老头子,把药吃了。”
父亲像个闹脾气的孩子,别扭地转过头:“不吃。”
“吃了药才能好,才能记清事儿啊。”母亲的声音里藏着不易察觉的疲惫。
“爸,妈!”我轻声唤道。
两人同时转头。母亲愣了片刻,慌忙起身朝我走来;父亲的目光在我脸上停留,从最初的惊讶渐渐转为一丝茫然,仿佛在努力辨认这个既熟悉又模糊的身影。
“小宇?你怎么突然回来了?” 母亲紧紧拉住我的手,声音微微发颤,“也不提前跟家里说一声……”
我来不及解释,快步走到沙发前,目光落在父亲身上,急切地问:“爸这是怎么了?”
父亲抬起头,困惑地端详着我,过了好一会儿才勉强笑了笑:“哦,你回来了。”
等父亲服完药,母亲拉我坐到一旁,眼圈瞬间红了。“你爸…… 他得了阿尔茨海默症。确诊的时候,他说你工作忙,不能让你分心,就不让我告诉你。”她抹了抹眼角,“这半年来,他忘性越来越大,有时候连我都认不出来…… 可不知怎么,偏偏记得你小时候的事。”
她顿了顿,声音更轻了:“记得你上小学那会儿,夏天天热,他每天都会给你两块钱买汽水。你总是一口气喝完,打着嗝跑回家……今天他还念叨着要给你买汽水呢……”
我转头望向父亲。他正出神地望着前方,目光空茫。心口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揪紧,鼻尖一酸,眼泪再也不受控制。
原来那通电话里,他欲言又止说出的 “借两块钱”,不是真的缺钱,也不是忘了带钱包,而是在他逐渐模糊的记忆里,还固执地留存着那个夏天 —— 那时的他,总要给儿子两块钱,买一瓶儿子最爱的汽水。
“爸,” 我蹲下身,轻轻握住他微凉的手,声音止不住地发颤,“对不起,我应该常回来看你们的。”
父亲缓缓转过头,混沌的目光在我脸上停留了许久,终于慢慢有了焦点。他轻轻回握我的手,嘴角扬起温柔的弧度,像从前无数次那样:“小宇回来了?等会儿爸带你买汽水去。”
![]()
爱与陪伴
当晚,我把父亲生病的事告诉了妻子,我们很快达成一致:把父母接到我们所在的城市,一起生活。
起初父母是犹豫的。母亲拉着我的手说:“你工作这么忙,孩子还要上学,我们去了怕添乱。”但我态度坚决:“我们需要你们,孩子更需要爷爷奶奶。我们就想一家人在一起。”经过再三劝说,他们终于同意了。
父母过来后,我们尽力帮他们适应新环境。母亲很快就融入了这里 —— 她喜欢小区里宽敞的花园,爱和邻居们一起跳广场舞,更让她高兴的是,每天都能见到孙子孙女。
父亲的情况却不同。他的病情仍在缓慢加重:有时会忘了厕所的位置,在屋里茫然打转;有时会对着孙子叫我的小名;有时会在深夜突然醒来,固执地说要去上班。
但我们再也不会让他独自面对这份孤单。我们会翻出老照片陪他一起回忆,在他焦躁时轻轻拍着他的背安抚,在他清醒时格外珍惜地和他聊天。周末还会带他去公园、河边散步 —— 尽管他可能转眼就忘了眼前的风景,但那一刻他脸上的笑容是真实的。
有时,我会在父亲口袋里放两枚崭新的一元硬币。他发现时,会像找到宝藏一样开心,要么乐呵呵地塞给孙子,要么颤巍巍地递给我,含糊地念叨:“买……买汽水喝。”
每一次,我都会郑重其事地接过那两元钱,凑到他耳边认真地说:“谢谢爸。”
我知道,父亲的记忆正在一点点被时光偷走,终有一天,他可能会忘记所有。但没关系,我们会一直陪在他身边 —— 就像当年他守护年幼的我那样,如今换我们来守护他,陪他慢慢走下去。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儿童的未来在教育
未来是一个需要创造力的时代
有没有一种教育能让孩子
当下环境下培养出应有的创造力?
有没有一种教育能让孩子
在老师陪伴下建立属于自己文化的归属?
有没有一种教育能让老师
与孩子一起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寻找有缘家庭,一起探寻适合儿童的教育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