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建军之初,由于组织共同创办黄埔军校,所以前几期很多黄埔高材生都成为了红军中的精英,这些黄埔毕业的红军高级将领,早期建设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中,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军事斗争实践经验,还有高超的指挥能力,对红军创立、战斗胜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建国后评选出的36位军事家有14人是黄埔毕业生,由此可见其作用之巨大。
![]()
有人可能会说,黄埔军校是蒋介石的地盘,其实不然,因为当初孙中山先生创办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大量热血青年以打倒军阀为己任,纷纷投笔从戎,特别是前几期,在我党的领导下,师生素质较高,教官大都是保定军官学校毕业,还不乏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海归精英,既有理论知识,也有实际带兵的经验。学生都是八方英杰,完全是抱着“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的报国热忱来到黄埔。
![]()
除了师生素质不同寻常,黄埔军校诞生的时候本来就是孙中山为了给北伐培训军事骨干而创办,军校几乎从建校开始随后于1924年11月,也就是开学半年后就成立了教导团,并作为主力参加了第一次东征。
![]()
同时,黄埔军校不但重视军事训练,还同样重视政治教育、爱国思想、革命精神的培养和塑造,那个时期更是中国现代史上最为风云激荡的年代,很多学生在学习期间,就投身于血与火的战场,开学典礼才四个月后,黄埔军校师生就会同广州工团军、农团军和部分从韶关回师的北伐军一举平定了广州商团的叛乱,第一次经历了实战的磨练,加上随后的东征之后又北伐,北洋政府覆灭等等,创造了伟大的战绩,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
![]()
当然,到了后期,由于蒋介石推行封建时期所谓的推恩术,军阀气息浓厚,封建之分盛行,既然黄埔军校已经逐渐被腐蚀,不少黄埔学生奉行山头主义,拉帮结派,对别的杂牌军队非常蔑视,它也就没什么存在的必要了,但是黄埔军校也留下了好的影响,例如北伐时期树立起来的黄埔精神,还是学习和传承下去的,特别是加入红军队伍的,尤显出类拔萃,鹤立鸡群,成为了我军的高级将领,建国后大多成了开国将帅和开国元勋。
![]()
然而,在革命战场年代,我们红军队伍中有不少英勇牺牲黄埔军校高材生,又是红军的高级将领,可谓是将星陨落,十分可惜,其中,黄埔三期毕业生,曾经创建过红7军、红11军并担任军长的吴光浩就是最杰出的一位,更为可惜的是,他并不是牺牲在大战中拼杀,而是只率领10余人化装成小商贩时,在一个小村被几个地头蛇杀害,英勇牺牲,年仅23岁。
![]()
吴光浩,武汉黄陂区王家河街蔡吴湾人,吴家兄妹共8人,吴光浩排行老四,他在黄陂前川中学读书时,开始接触先进思想,早年积极投身爱国学生运动。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3期,随后入党,从此走上革命道路,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在国民革命军第4军任连长、营长,参加了汀泗桥、贺胜桥、武昌等战斗。
![]()
吴光浩侄子吴生华介绍叔叔的情况
吴光浩村里人介绍说,他为了一心闹革命,没有听父母的安排结婚,而是偷偷溜走去领导黄麻起义,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
大革命失败后,吴光浩回到家乡领导武装斗争。1927年那个晚秋时节,黄麻起义爆发,吴光浩是起义的副总指挥,并亲自带领突击队攻打黄安县城。吴光浩带着人从北门攀爬城墙,突然守城一个敌军要开枪射击,吴光浩眼疾手快,挥舞大刀,把他砍杀了。起义军以排山倒海之势打开了城门,攻入黄安城,占领县衙门,打开监狱,释放被关押的工农群众。
![]()
起义成功之后,成立鄂东军,吴光浩担任副总指挥。黄麻起义的枪声震动了国民党反动派,他们很快大兵压境,要把起义军扼杀在摇篮里。因为寡不敌众,黄安县城被攻破,起义的总指挥也壮烈牺牲,吴光浩带着部分将士突围而出。
![]()
为了保存革命的火种,吴光浩带领大家上了木兰山打游击。这时候,部队只剩下了72个人,这就是著名的木兰山72勇士。1928年,根据上级指示,鄂东军改编成工农革命军第七军,这应该是鄂豫皖根据地第一支红军队伍。吴光浩担任军长。吴光浩带领红七军在木兰山一带神出鬼没,铲除了好几个恶霸地主,为当地群众除害。他们还到黄冈、麻城、武汉等地打游击,打死了很多反动民团,还有被称为屠夫的黄安县公安局长。
![]()
这支吴光浩创建的红7军,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走出了建国后成为十大将之一的王树声,著名开国上将陈再道,开国中将詹才芳,还有众多的开国少将。接着,这支队伍红7军改编成红11军,吴光浩担任军长,这是他一手创建的第二个军。从红7军,到红11军,吴光浩为中国革命贡献了两个军。
![]()
吴光浩以其出色的指挥才能和独特的指挥战术,率部艰苦转战鄂豫两省交界的柴山堡地区,在此期间,他率部先后在天台山、韩家老屋等地打了不少胜仗,使鄂豫边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从此,鄂豫边界的党和红军开始走上“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
当时,敌人两个团的兵力,向柴山堡地区进犯,吴光浩带领部队分路突出包围,然后向敌比较空虚的侧后方进击,粉碎了敌人的围攻。继而他又率部深入黄安县城以南,全歼高桥河“清乡团”及附近一些反动武装。三、四月间,蒋桂军阀开战,18军从柴山堡撤去,吴光浩率部乘机向反动地方武装进攻,消灭了黄安、麻城等反动民团,声威大振。
![]()
特别是吴光浩创造出“昼伏夜动,远袭近止,声东击西,绕南进北”的游击战术,活跃在以木兰山为中心、方圆百余里的广大地区,开展革命活动,宣传发动群众,破坏敌人交通,打击地主豪绅及其反动武装。战果累累,被当地群众视为传奇般的英雄,被老百姓誉为“神”一样的人物,广受百姓欢迎。
![]()
可惜的是,吴光浩没有看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1929年5月,鄂东北特委派吴光浩前往商南领导武装起义,战友们担心他的安全,吴光浩告诉大家:“我是主要领导人,越是艰苦,越是危险,越应该去。”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新的征程。
![]()
吴光浩率10余名战士化装为小商贩,途经胜利镇北洗儿岭,在一家小饭店休息吃饭,一名战士不小心露出藏在腰间的手枪带子,被店老板发现。吴光浩一行上路后,店老板向驻地民团报了告。民团副团总金淑辉带50名团丁紧追,到脱甲岭将吴光浩一行包围。吴光浩见势不妙,一边还击,一边命令和掩护战士撤退。战士们都安然脱险,吴光浩不幸中弹被俘。后被这害个地头蛇杀害于胜利河坪,时年27岁。
![]()
吴光浩壮烈牺牲后,前者赴,后者继。上级派来一位黄埔大师兄来到鄂豫皖,担任红十一军副军长兼第三师副师长。虽然是副职,他却实际接替吴光浩的工作,因为没有正职。吴光浩刚刚牺牲不久,怕动摇军心,对他的牺牲暂时没有对外宣布。吴光浩的这位大师兄就是毕业于黄埔一期的徐向前,徐向前可谓是吴光浩的继任者,他带领这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红四方面军,徐向前是总指挥,建国后成为开国元帅。
![]()
建国后,当地政府为了纪念这位英雄,在他光荣殉难处修建了纪念碑,还有烈士陵园,以缅怀这位早期红军高级将领的丰功伟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