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打破默契!美国重启核试验,核不扩散体系扛得住吗?

0
分享至

特朗普近期在社交平台发了条重磅声明,直接指示陆军部“立即开始在平等基础上试验核武器”。

他自己也说了,核武器破坏力太可怕,其实他讨厌这么做,但实在别无选择。

给出的理由很直接,说是其他国家正在推进核试验计划,美国得用对等行动回应。

特朗普声明里有句话挺让人疑惑,他说“美国拥有的核武器比任何其他国家都多,俄罗斯排名第二”。

本来想顺着这个说法往下看,后来发现权威机构的数据根本不是这样。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2025年的估算显示,俄罗斯有5459枚核弹头,美国是5177枚,两国加起来占了全球绝大多数。

核力量的比拼真不是单纯比数量,美国在核弹头部署灵活性和投掷平台先进性上确实有优势,但特朗普说的“数量第一”明显站不住脚。

这更像是一种舆论塑造,想让大家觉得美国核力量遥遥领先,从而达到战略威慑的效果。

美国上一次公开搞核试验还是1992年9月23日,那次试验代号“分隔线”,在内华达州国家安全区完成。

试验结束后,时任总统布什单方面宣布暂停核试验,这一停就是30多年。

1996年克林顿还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虽然这条约没得到美国参议院批准,但这么多年来美国确实没再进行实弹核试验。

不过最近几年,美国在核力量方面的动作可不少。

2025年2月,美军试射了一枚搭载核弹头的“民兵III”洲际弹道导弹,就是为了验证陆基核打击能力。



到了9月,又从战略核潜艇上试射了四枚“三叉戟II”潜射弹道导弹。

这些动作都在说明,美国没闲着,一直在强化自己的核威慑能力。

而且有消息说,美国近年投入了大量资金推进核力量现代化,更新核弹头、研发新型洲际导弹都在进行中。

其他拥核国家也没停着。



俄罗斯在升级“萨尔马特”洲际导弹,朝鲜多次进行弹道导弹试验,印度也在推进潜射核力量建设。

冷战后大家形成的那种“自愿克制核试验”的默契,随着全球战略竞争加剧,慢慢开始松动了。

美国国内对“核威慑有效性”的讨论也越来越热,有些政客和军方人士觉得,这么多年没搞实弹核试验,可能没法准确评估核武器性能,应对潜在对手的核挑战就没底。

特朗普在任期间一直强调“美国优先”的安全政策,这次指示核试验,很多人都觉得是他想重塑美国核威慑政策的重要一步。

但这个决策真的能顺利推进吗?怕是没那么容易,不管国内还是国际,反对和担忧的声音都不少。

从国际上看,美国作为核大国,一旦重启核试验,很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其他国家看到美国这么做,说不定也会跟着重启或扩大核试验相关活动。

这对《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构建的核不扩散体系来说,是很大的冲击。



2006年朝鲜首次核试验后,地区核紧张局势升级的教训还在眼前,真要是引发新一轮核军备竞赛,对全球安全没半点好处。

国内的麻烦也不少。

首先是钱的问题,单次核试验投入就超过10亿美元,长期搞下去,对美国的财政来说是不小的负担。

2025年美国国防预算已经不低了,再往核试验上砸钱,其他领域的投入可能就得压缩。

更让人担心的是核污染问题,内华达州核试验场周边至今还有放射性物质残留。



历史上多次核试验已经影响了当地的生态和居民健康,该区域甲状腺癌发病率比全美平均水平高不少。

美国国内的环保组织已经发起了抗议活动,内华达州地方政府也明确表达了对污染问题的担忧。

核威慑的有效性真不是靠多搞几次试验、多造几枚核弹头就能保证的。

相互尊重、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才是维护核安全的关键。

特朗普这个决策,看着是为了美国的战略优势,实际上可能把全球都拖入更危险的境地。

核误判的风险会上升,大国间的军事对峙可能加剧,甚至核技术扩散的风险也会增加。

在人工智能、高超音速武器这些新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核试验重启说不定会加速“多域核威慑”时代的到来,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特朗普指示重启核武器试验的决策,不是一时兴起的动作,而是美国“优先战略”和全球核态势演变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个决策暴露了当前核不扩散体系的脆弱性,也给全球核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

各国之间还是得回到对话协商的轨道上,摒弃对抗思维,共同维护全球核安全与战略稳定。

毕竟,没人想再被核阴影笼罩。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我的妈呀”!13岁于子迪打破尘封13年亚洲纪录 称霸全运200米混

“我的妈呀”!13岁于子迪打破尘封13年亚洲纪录 称霸全运200米混

风过乡
2025-11-11 21:10:19
369元!小米“价格屠夫”又出手,这次到底值不值?

369元!小米“价格屠夫”又出手,这次到底值不值?

雷科技
2025-11-10 14:42:47
再降价2576万,从2.6亿跌到1亿,拍卖11次没人要,这栋楼让人唏嘘

再降价2576万,从2.6亿跌到1亿,拍卖11次没人要,这栋楼让人唏嘘

小李睡不醒了
2025-11-03 07:41:15
央媒官宣,康辉盼了20年的接班人终于出现,全网恭喜:太优秀了!

央媒官宣,康辉盼了20年的接班人终于出现,全网恭喜:太优秀了!

说历史的老牢
2025-11-11 09:42:09
贾乃亮女助播神似李小璐,和她站在C位带货,两人时不时亲密互动

贾乃亮女助播神似李小璐,和她站在C位带货,两人时不时亲密互动

诗意世界
2025-11-10 19:49:34
中国兵不血刃,连打两场“翻身仗”,这是美国至暗时刻

中国兵不血刃,连打两场“翻身仗”,这是美国至暗时刻

罗列思维
2025-11-10 18:13:50
小姑子借钱,我要求打欠条,半年后小姑子还钱:以后别来往了

小姑子借钱,我要求打欠条,半年后小姑子还钱:以后别来往了

广西秦胖胖
2025-11-10 22:21:00
谁能想到?一个县城品牌,成了中产新宠,把波司登逼到墙角!

谁能想到?一个县城品牌,成了中产新宠,把波司登逼到墙角!

渔樵文史
2025-11-08 21:50:03
全红婵老家别墅封顶!没花比赛奖金没接受赞助,哥哥自掏腰包40万

全红婵老家别墅封顶!没花比赛奖金没接受赞助,哥哥自掏腰包40万

念洲
2025-11-11 09:17:43
美多架专机,直接降落中国,民主党抢特朗普前访华,这安排有讲究

美多架专机,直接降落中国,民主党抢特朗普前访华,这安排有讲究

知鉴明史
2025-11-10 20:25:48
全红婵搞怪也分人!戴王宗源金牌逗男队亚军,陈芋汐夺冠她只欢呼

全红婵搞怪也分人!戴王宗源金牌逗男队亚军,陈芋汐夺冠她只欢呼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5-11-10 22:57:11
胡适评价毛主席写的词,“没有一句通的”,那么胡适的水平如何?

胡适评价毛主席写的词,“没有一句通的”,那么胡适的水平如何?

芊芊之言
2025-11-04 00:10:09
火箭侧翼新援:锡伯杜教会我防守,然后这一点就成为了我的招牌

火箭侧翼新援:锡伯杜教会我防守,然后这一点就成为了我的招牌

稻谷与小麦
2025-11-12 00:11:04
开盘暴涨400%,市值195.7亿!上海80后夫妻档,手握两个全球第一

开盘暴涨400%,市值195.7亿!上海80后夫妻档,手握两个全球第一

历史伟人录
2025-11-11 14:07:15
李春平死了

李春平死了

霹雳炮
2025-11-05 22:34:23
变了,独行侠球迷热议安东尼·戴维斯的体重,训练照曝光

变了,独行侠球迷热议安东尼·戴维斯的体重,训练照曝光

好火子
2025-11-11 14:39:20
男子接受调查后要求民警送其回家遭拒 返回派出所刺伤民警致其轻伤 一审被判8年

男子接受调查后要求民警送其回家遭拒 返回派出所刺伤民警致其轻伤 一审被判8年

红星新闻
2025-11-11 12:21:47
今晚睡不着觉了!明天周三开盘,我有一句掏心窝子的话不得不说

今晚睡不着觉了!明天周三开盘,我有一句掏心窝子的话不得不说

夜深爱杂谈
2025-11-11 21:18:37
情感战胜理智:利物浦为萨拉赫犯下“弗格森绝不会犯的错”

情感战胜理智:利物浦为萨拉赫犯下“弗格森绝不会犯的错”

余蹮搞笑段子
2025-11-11 07:56:22
破案了破案了!可算搞清楚为什么周深在全运会唱首歌就被喷了!

破案了破案了!可算搞清楚为什么周深在全运会唱首歌就被喷了!

乐悠悠娱乐
2025-11-11 11:20:55
2025-11-12 01:19:00
阿钊是个小小评论员
阿钊是个小小评论员
作战与武器装备点评
949文章数 10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空军发布重磅视频 多款新型战机亮相

头条要闻

上海阿姨存了近30年的钱提不出傻眼 银行:找不到底根

头条要闻

上海阿姨存了近30年的钱提不出傻眼 银行:找不到底根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旅游
教育
手机
房产
公开课

旅游要闻

11月11日最佳情报|淄博池上镇山川如画,五龙潭公园泉清柳黄

教育要闻

老师们不奢望减轻什么负担,只希望能实行8小时工作制!

手机要闻

小米10000mAh电池量产落地,REDMI中端机率先搭载,你期待吗?

房产要闻

海口湾,1300亩巨无霸地块登场!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