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有食物过敏体质的宝宝,家长们总是格外操心。不过别担心,掌握以下两招,就能轻松应对,让宝宝健康成长。
饮食管理是关键
1. 精准排查过敏原:首先要做的就是带宝宝去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测,常见的检测方法有皮肤点刺试验、血液检测等。通过检测,明确宝宝对哪些食物过敏,比如牛奶、鸡蛋、海鲜、坚果等都是常见的过敏原。拿到检测结果后,家长要仔细研读,把宝宝过敏的食物详细记录下来。但要注意,检测结果也并非绝对,有些宝宝可能在不同阶段对食物的过敏情况会有所变化。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还要细心观察宝宝进食后的反应。如果宝宝吃了某种新食物后,出现皮肤发红、瘙痒、起疹子,或者呕吐、腹泻、呼吸急促等症状,即便检测报告中该食物不在过敏原之列,也应高度怀疑过敏可能,及时就医再次确认。
2. 定制专属食谱:明确过敏原后,就可以为宝宝定制专属食谱了。避开过敏食物的同时,要保证宝宝摄入充足且均衡的营养。比如宝宝对牛奶过敏,那就不能再给宝宝喝普通牛奶,可以选择专门的低敏配方奶粉,如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奶粉。在添加辅食阶段,如果宝宝对鸡蛋过敏,就先不要给宝宝吃鸡蛋,可以用其他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替代,像鱼肉、鸡肉、豆类等。对于谷物类,大米是比较安全的选择,同时也可以尝试一些其他不过敏的粗粮,如小米、玉米等,为宝宝提供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蔬菜和水果方面,大部分新鲜的品种都可以,但像芒果、菠萝这类易过敏水果要谨慎添加。家长可以将各种食材巧妙搭配,变着花样给宝宝制作美食,保证宝宝既能享受美味,又能获得全面营养。例如,用鱼肉和胡萝卜做成鱼丸,用菠菜和鸡肉包成小馄饨,既美味又营养。
日常护理要细心
1. 规避过敏风险:除了在饮食上避开过敏原,日常生活中也要留意其他可能接触到过敏原的途径。有些食物过敏原可能通过接触或吸入的方式引发过敏反应。比如,在超市购物时,要避免宝宝接触到陈列的过敏食物,像海鲜柜台周围,可能会有海鲜的气味和飞沫飘散。在外面就餐时,要提前告知服务员宝宝的过敏情况,让厨房在准备食物时格外注意,避免交叉污染。家里也要定期清洁,尤其是宝宝经常活动的区域,像客厅的地毯、宝宝的玩具等,要经常清洗,防止灰尘、霉菌等过敏原滋生。宠物也是常见的过敏原,如果宝宝对动物毛发过敏,家里最好不要养宠物。
2. 关注皮肤及呼吸道健康:食物过敏体质的宝宝,皮肤和呼吸道往往比较敏感。要注意保持宝宝皮肤清洁和湿润,每天用温水给宝宝洗澡,水温控制在37 - 40℃,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沐浴产品,洗完澡后及时涂抹温和的婴儿润肤霜,锁住皮肤水分。如果宝宝皮肤出现过敏症状,如发红、瘙痒、起疹子,不要让宝宝搔抓,防止皮肤破损感染,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涂抹一些止痒、抗过敏的药膏。同时,要关注宝宝的呼吸道健康,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经常开窗通风,家里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空气中的过敏原。在花粉季节或空气污染严重时,尽量减少宝宝外出,如需外出,给宝宝戴上口罩。如果宝宝出现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呼吸道过敏症状,要及时就医,积极治疗。
照顾食物过敏体质的宝宝虽然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但只要家长掌握科学的方法,细心呵护,宝宝一样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