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菩提树下的觉悟:释迦牟尼佛度化娑婆的千年愿力

0
分享至

三千年前的古印度,蓝毗尼花园的无忧树下,一束佛光穿透娑婆世界的尘霾,照亮了众生沉沦的苦海。这位从兜率天降临人间的圣者,以王室贵胄之身舍弃荣华,以雪山苦行之姿磨砺心志,终在菩提树下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成为娑婆世界佛法的开创者与众生的渡海舟。他便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昔为达摩悉达多,今为如来应世,以三身圆满之德,传下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的真谛,为亿万众生指引了脱离生死轮转的归途。他的一生,是一部用愿力书写的修行史诗,是一场以慈悲铺就的度化之旅,其迹虽已越千年,其法却依旧如日月般光照十方。



第一章 愿力为因:兜率天的誓约与娑婆的召唤

众生的苦难,从来都是圣者出世的缘起。在遥远的过去世,释迦牟尼佛早已于树阿僧祇劫中修满功德,证悟成佛。彼时的他,并未入涅槃寂静之乡,而是以一生补处菩萨的身份居于兜率天,为诸天众生宣讲妙法,等待因缘成熟,降临娑婆。兜率天的时光清宁自在,远离尘世的烦恼浊染,但佛陀的目光始终未曾离开下方的娑婆世界 —— 这片被称为 “堪忍” 的国土,众生深陷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之苦,在无明的迷雾中互相缠缚,找不到解脱的方向。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何以沉沦苦海不得出离?” 佛陀观照娑婆世界的五世因缘,见众生因妄想执着而背离本心,因缺乏正法指引而随业流转,慈悲之心油然而生。于是,他立下宏誓大愿:“我当降临娑婆,开示众生见性成佛之道,令一切有情皆得脱离生死,到达涅槃彼岸。” 这一愿,不是一时的悲悯,而是跨越时空的担当;这一誓,不是虚浮的承诺,而是以无量功德为底气的践行。



愿力既发,因缘自至。佛陀选择了迦毗罗卫国的净饭王与摩耶夫人作为父母,以王室之身示现人间,只为让佛法能更广泛地被众生接纳。为示现不凡之相,他化作一头六牙白象,口含一朵洁白无瑕的莲花,于冥冥之中托胎于摩耶夫人腹中。六牙白象是佛教中的祥瑞之兆,象征着菩萨的六度修行与清净无染的德行;白色莲花则代表着出淤泥而不染的觉悟之心,佛陀以此相入胎,早已预示了他未来将在尘世间绽放觉悟之花的使命。

摩耶夫人怀胎十月,期间常有祥瑞显现:宫中草木常青,异香弥漫,诸天护法暗中守护,一切灾厄皆自行退散。这桩跨越天界与人间的因缘,正一步步走向圆满,等待着那个注定要震撼三界的降生时刻。

第二章 王宫岁月:繁华中的觉醒与苦的叩问

公元前 623 年的四月初八,摩耶夫人遵照古印度习俗,前往娘家蓝毗尼花园待产。当车队行至花园深处的无忧树下时,夫人伸手扶着树枝休息,刹那间,无忧树的枝干自然低垂,鲜花绽放,一片祥和。就在此时,佛陀应声降生,不同于凡俗婴儿的啼哭,他自母体中黯然而出,落地即能行走。

只见这位初生的圣者,向东南西北四方各迈七步,每一步落下,脚下便生出一朵金色的莲花,莲花之上光芒四射,驱散了周围的阴霾。他抬手指天,又指地,高声宣告:“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三界皆苦,吾当安之。” 这一声宣言,不是凡俗的傲慢,而是觉悟者对自身使命的确认 —— 他是来拯救三界苦难的圣者,是来为众生开辟解脱之路的导师。此刻,天女散花,龙天欢喜,江河为之停滞,日月为之增辉,整个娑婆世界都感受到了这位觉悟者降临的震撼。

然而,世间的圆满总带着几分缺憾。佛陀降生七日之后,摩耶夫人因孕育圣者的无上功德,福报圆满,脱离了娑婆世界的轮回之苦,往生到忉利天。年幼的佛陀失去了生母的呵护,幸得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的悉心照料。姨母待他如己出,不仅悉心养育他的身体,更以温柔慈悲的性情滋养他的心灵,这份养育之恩,也为佛陀后来倡导 “慈悲为怀” 的教义埋下了伏笔。



净饭王对这位天降祥瑞的太子寄予厚望,为他取名 “悉达多”,意为 “一切义成”,希望他未来能继承王位,成为统一天下的转轮圣王。国王为悉达多建造了冬、夏、春三座宫殿,宫殿内珠宝遍地,美女成群,琴瑟和鸣,世间一切享乐之物应有尽有。为了让他远离烦恼,净饭王下令,禁止宫中出现任何与 “苦” 相关的景象,不让他见到衰老、疾病、死亡的模样,只愿他在繁华安乐中长大。

悉达多太子天资聪颖,远超常人。他自幼便跟随名师修习五明之学:声明(语言学)、工巧明(工艺技术)、医方明(医学)、因明(逻辑学)、内明(哲学),无论何种学问,他只需稍加研习便能融会贯通,甚至超越老师的造诣。在武艺方面,他更是勇冠三军,射箭能穿透七层铁鼓,骑马能日行千里,国中无人能及。成年之后,他迎娶了美丽的耶输陀罗公主,生下了儿子罗睺罗,拥有了世人眼中最圆满的家庭与财富。

可即便身处这样的繁华安乐之中,悉达多太子的心中却始终萦绕着一种莫名的困惑。他看着宫殿中歌舞升平的景象,看着身边人沉浸在短暂的欢愉中,总觉得这一切都如泡沫般虚幻,无法触及生命的本质。他常常独自沉思:“人为何会有欢乐?又为何会有忧愁?这些情绪终究会消散,那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这种对生命本质的叩问,让他在繁华之中感到了深深的孤独,也让他对净饭王为他打造的 “安乐牢笼” 产生了逃离的渴望。

第三章 夜出王宫:舍弃荣华与寻道之路

真正的觉醒,往往始于对苦难的直面。一日,悉达多太子在侍从车匿的陪同下,悄悄出宫游历,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接触到王宫之外的世界,也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出宫不久,他便在路边见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老人佝偻着身躯,步履蹒跚,脸上布满皱纹,眼神中充满了疲惫与无奈,连简单的行走都显得异常艰难。太子疑惑地问车匿:“这人为何如此模样?” 车匿回答:“太子,人都会老去,这是世间的自然规律,无人能免。” 悉达多心中一震,他从未想过,再强壮的身体也会衰老,再美好的容颜也会褪色。

继续前行,他们又遇到了一位身患重病的人:那人躺在路边痛苦呻吟,面色蜡黄,气息奄奄,被疾病折磨得不成人形。太子又问:“他为何如此痛苦?” 车匿答道:“这是疾病,人人都可能遭遇,病痛之时,生不如死。” 太子的心中泛起阵阵酸楚,他没想到,世间竟有如此难以忍受的痛苦,连生命的存续都可能受到威胁。

再往前走,一支送葬的队伍映入眼帘:棺木之中是冰冷的尸体,死者的亲人在一旁痛哭流涕,悲痛欲绝。太子停下脚步,轻声问:“他这是怎么了?” 车匿低着头,沉痛地回答:“太子,他死了。死亡是所有人的归宿,无论富贵贫贱,最终都难逃一死。”



衰老、疾病、死亡 —— 这三样他从未见过的景象,如同一记记重锤,狠狠砸在悉达多的心上。他终于明白,净饭王为他打造的安乐世界只是一个假象,世间的一切繁华都无法抵挡这三大苦难的侵袭,众生都在这生死轮转中苦苦挣扎,却无力挣脱。就在他心神激荡之际,一位身着袈裟、手持钵盂的出家人从旁走过,这位出家人面容平静,眼神清澈,步伐沉稳,身上透着一种远离尘嚣的安宁。太子急忙上前询问:“你是谁?为何能如此平静?” 出家人回答:“我是出家人,舍弃了世间的荣华富贵,专门修行,只为脱离生老病死之苦,寻求永恒的解脱。”

这一刻,悉达多太子心中的迷雾豁然开朗。他意识到,世间的享乐无法带来真正的安宁,只有找到解脱生死的方法,才能真正摆脱苦难。他下定决心,要像这位出家人一样,舍弃王宫的一切,出家修行,探寻生命的真谛。

回到王宫后,悉达多太子的心境已然不同。他看着熟睡的妻子和儿子,心中满是不舍,但一想到三界众生的苦难,他便毅然放下了这份牵挂。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他悄悄唤醒车匿,让他备好马匹,趁着宫中众人熟睡之际,悄然离开了他生活了二十九年的王宫。走出王宫大门的那一刻,悉达多太子回望了一眼这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心中没有留恋,只有对修行之路的坚定。他剪掉了象征王室身份的长发,换上了粗布袈裟,正式成为了一名出家人,从此,世间少了一位悉达多太子,多了一位寻求真理的修行者。

净饭王得知太子出家的消息后,悲痛欲绝,曾多次派人劝说他回宫,但悉达多心意已决,始终不为所动。国王无奈,只得派遣五位大臣跟随他修行,希望他们能随时照料太子的起居。

第四章 雪山苦行:磨砺中的反思与正道的探寻

出家之后,悉达多开始了遍访名师、探寻真理的旅程。他先后前往跋伽婆仙人的苦行林、阿罗逻迦兰仙人的修行地、郁头迦罗摩子的道场,向当时印度最著名的修行者学习禅定与解脱之法。这些名师的教法各有侧重,有的教导他修习无色界禅定,有的传授他脱离生死的 “非想非非想定”,悉达多天赋异禀,很快便达到了各位老师的修行境界。

但他发现,这些教法虽然能让人暂时脱离尘世的烦恼,进入一种宁静的禅定状态,却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生老病死的根源,也不能让人真正证得觉悟。这些方法就像暂时遮蔽风雨的屋檐,却不能让人远离风暴的侵袭。意识到这一点后,悉达多礼貌地告别了各位老师,他明白,真正的解脱之道,并非前人已有的教法,而需要他自己去探寻。

为了寻求究竟的真理,悉达多决定进行最严苛的苦行。他带着五位随从来到了尼连禅河畔的雪山之中,这里环境恶劣,荒无人烟,终年积雪,寒风刺骨。在雪山中,悉达多开始了极致的苦修:他日食一粟,有时甚至七天七夜不进饮食;他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寒风中静坐,任由冰雪侵蚀身体;他放弃了一切舒适的修行条件,或站或坐,或卧于荆棘之上,以此磨砺自己的意志,断绝一切欲望。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六年的雪山苦行,让悉达多的身体变得极度虚弱。他的身形消瘦如枯槁,皮肤紧贴着骨骼,头发散乱如枯草,双眼深陷,几乎失去了常人的模样。五位随从见他如此苦修,也跟着效仿,可即便如此,悉达多依旧没有找到解脱的真谛。他常常在静坐中反思:“如果苦修能让人觉悟,为何我历经六年依旧毫无所得?如果身体被折磨得如此虚弱,连思维都难以清晰,又如何能洞察真理?”

一次,他在尼连禅河中沐浴,想要洗净身上的污垢,也想让混乱的思绪得以清明。可由于身体太过虚弱,他刚进入水中,便被水流冲走,幸得诸天护法暗中相助,才得以脱险。上岸后,悉达多躺在河边的草地上,心中豁然开朗: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觉悟,而不是折磨自己的身体。苦行只是修行的手段,而非修行的本质,如果执着于苦行的形式,反而会偏离正道。真正的修行,应该是身心的平衡,是对中道的把握,而非极端的苦或极端的乐。

就在这时,一位名叫难陀波罗的牧羊女路过河边,看到悉达多虚弱的模样,心生怜悯。她将自己准备的乳糜(用牛奶和蜜糖熬制的食物)恭敬地献给了悉达多。悉达多没有推辞,他知道,只有恢复体力,才能继续探寻真理。他接过乳糜,缓缓食用,身体逐渐恢复了气力,思维也变得清晰起来。

五位随从见悉达多接受了牧羊女的供养,认为他放弃了苦行,背离了修行的初心,便失望地离开了他,前往鹿野苑继续自己的苦行。他们不知道,正是这次 “放弃”,让悉达多走上了真正的觉悟之路。

第五章 菩提证悟:降魔成道与佛光普照

恢复体力后,悉达多独自一人来到了伽耶城外的菩提树下。他看到树下有一块平整的磐石,便让附近的牧女供养了一些茅草,铺在磐石之上,而后结跏趺坐,立下了惊天动地的誓言:“今日我若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便终不起坐,直至身灭!” 这一坐,便是一场跨越生死的对峙,一场与无明、欲望、烦恼的终极较量。

夜幕降临,菩提树下寂静无声,只有悉达多平稳的呼吸与天地间的自然之声相呼应。他凝心入定,开始观照自心,观照世间万物的缘起与流转。就在他深入禅定之际,三界之中的魔王波旬感受到了威胁。波旬是欲界的魔王,以众生的欲望和烦恼为食,他深知,如果悉达多证悟成佛,便会有无数众生脱离他的掌控,他的魔国也将土崩瓦解。于是,波旬决定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悉达多证悟。

波旬首先派遣了他的三个女儿 —— 爱欲、贪欲、乐欲三位魔女,前往菩提树下扰乱悉达多的禅定。三位魔女化身绝世美女,身着华丽的服饰,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在悉达多面前翩翩起舞,用妩媚的姿态和甜言蜜语引诱他。她们许诺给予他无尽的财富、权力和美色,劝他放弃修行,回归尘世享受荣华。面对如此诱惑,悉达多始终心如止水,他双眼微闭,口中说道:“你们的美貌如同朝露,转瞬即逝;你们的诱惑如同毒蛇,只会引人坠入深渊。我早已舍弃世间一切欲望,唯求觉悟之道,这些虚妄之物,又怎能动摇我的心志?” 话音刚落,三位魔女便身形枯萎,化为老妪,羞愧地退去了。

诱惑不成,波旬又发动了武力攻击。他召集了无数的罗刹恶鬼、妖魔鬼怪,带着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来到菩提树下,对悉达多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一时间,狂风大作,雷声轰鸣,妖魔鬼怪们嘶吼着,各种兵器如雨点般向悉达多袭来。面对这样的凶险,悉达多依旧稳坐不动,他心中没有丝毫恐惧,只有慈悲与坚定。他平静地说道:“我从无数劫以来,广行布施,积累功德,护持众生,我的慈悲之心如同大地般宽广,我的定力如同金刚般坚固,你们的恶行终究无法伤害我。”



话音刚落,奇迹发生了:那些向悉达多袭来的兵器,在靠近他身体的瞬间,都化作了花瓣和珍宝,纷纷落下;那些嘶吼的妖魔鬼怪,在他的慈悲光芒照耀下,都变得温顺无害,纷纷退散。波旬见各种手段都无法动摇悉达多,心中又气又急,他亲自上前质问:“你凭什么占据我的地盘修行?你有什么功德能证悟成佛?” 悉达多伸出右手,指着大地,说道:“我的功德,大地可以为我作证!” 话音刚落,大地震动,从地下涌出无数天女,齐声赞颂悉达多的功德,波旬见状,知道自己无法阻止悉达多证悟,只得带着众魔狼狈退去。

降伏心魔与外魔之后,悉达多继续深入禅定,在定慧之中观照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他终于明白了,众生之所以沉沦苦海,正是因为被无明所遮蔽,被欲望所缠缚,在十二因缘的链条中循环往复,无法解脱。而只要破除无明,断除欲望,就能打破十二因缘的循环,证得涅槃。

就在第七日的拂晓时分,当第一缕阳光透过菩提树叶的缝隙,照在悉达多的脸上时,他豁然开朗,彻底洞彻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这一刻,无明的迷雾彻底消散,觉悟的光芒从他心中迸发而出,瞬间照亮了十方世界。天地为之震动,江河为之欢腾,诸天护法齐声赞颂,十方三世的一切诸佛都感应到了这位新佛的诞生,纷纷显化娑婆世界,为他作证,为他庆贺。

悉达多太子,从此成为了释迦牟尼佛 ——“释迦” 是他的种族名,意为 “能仁”,“牟尼” 意为 “寂默”,合起来便是 “能仁寂默”,象征着他既能以慈悲之心普度众生,又能以寂静之心安住觉悟。他在菩提树下证悟的这一刻,不仅是他个人修行的圆满,更是娑婆世界众生的福音,一条通往解脱的光明大道,就此开启。

第六章 三转法轮:四十九年的度化与衣钵传承

证悟成佛之后,释迦牟尼佛首先想到的,是那些曾经跟随他修行的五位随从。他知道,这五位大臣虽然误解了修行的真谛,但内心依旧渴望真理,于是,佛陀前往鹿野苑,找到了他们。

五位随从见到佛陀,起初还心存芥蒂,想要回避,但佛陀的慈悲光芒与平静气场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佛陀对他们说道:“修行之道,既非极端的苦,也非极端的乐,而是中道。我已在菩提树下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今日特来为你们宣讲解脱之法。” 随后,佛陀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说法,也就是佛教史上著名的 “初转法轮”。

在鹿野苑的初转法轮中,佛陀宣讲了 “四圣谛”:苦谛(世间一切皆苦)、集谛(苦的根源是欲望与执着)、灭谛(苦是可以灭除的)、道谛(灭除苦的方法是八正道)。他告诉五位随从,只要依照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修行,就能断除烦恼,脱离生死。五位随从听了佛陀的教法,茅塞顿开,当即皈依佛陀,成为了佛教的第一批弟子,史称 “五比丘”。

此后的四十九年间,释迦牟尼佛走遍了古印度的各个城邦,向不同阶层的众生宣讲佛法,这便是 “三转法轮” 的度化之旅。他根据众生的根器不同,因材施教,宣讲了不同的教法:对于初学者,他着重宣讲四圣谛、八正道等基础法门,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知见;对于有一定修行基础的弟子,他宣讲十二因缘、六度万行等法门,引导他们深入修行;对于根器深厚的弟子,他则宣讲般若空性、涅槃境界等究竟法门,让他们直接契入佛性。



佛陀的教法,不分贫富贵贱,不分种族男女,无论是国王、大臣、商人,还是奴隶、乞丐,只要愿意听闻佛法,他都会平等相待,为其开示。他曾度化了杀人如麻的鸯掘摩罗,让他放下屠刀,成为修行的圣者;他曾度化了淫欲深重的难陀,让他断除欲望,精进修行;他曾度化了傲慢自大的舍利弗和目犍连,让他们成为佛教中智慧第一和神通第一的弟子。在佛陀的教化下,无数众生摆脱了烦恼的束缚,走上了觉悟之路,他的弟子也从最初的五比丘,逐渐发展到数千人,其中既有出家修行的比丘、比丘尼,也有在家修行的优婆塞、优婆夷。

佛陀在传法的过程中,还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典故,其中 “拈花一笑” 的故事尤为著名。在一次法会上,佛陀手持一朵金婆罗花,默然不语,只是静静地看着台下的弟子。众弟子都不明白佛陀的用意,纷纷猜测议论,只有弟子摩诃迦叶(即大迦叶)看着花朵,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佛陀见状,当即说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说完,佛陀将自己的衣钵(袈裟和钵盂)传给了摩诃迦叶,这便是禅宗的起源,佛陀以这种 “以心传心” 的方式,将觉悟的真谛传给了最能领会他心意的弟子。

摩诃迦叶接过衣钵,成为了佛教的第一代祖师,他继承了佛陀的遗志,继续弘扬佛法,守护正法。佛陀的这种传承方式,不仅保证了佛法的纯正性,也让觉悟的智慧能够跨越时空,代代相传。

第七章 涅槃寂静:娑婆林的告别与三藏集结

四十九年的传法生涯,佛陀度化了无数众生,佛法的种子已经在娑婆世界生根发芽。随着年龄的增长,佛陀知道自己的因缘已尽,是时候示现涅槃,为众生留下最后的教诲了。

公元前 543 年的二月十五日,佛陀带领弟子们来到了拘尸那迦城外的娑婆林。他让弟子阿难在林中铺设床榻,而后侧卧在床榻上,对身边的弟子们进行最后的开示。佛陀告诫弟子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他告诉弟子,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无论是生命还是佛法的形式,都会随着因缘而变化,弟子们不必执着于他的色身,而应执着于佛法的真谛。

他还嘱咐弟子们:“在我涅槃之后,你们要以戒为师,以法为依,精进修行,不可懈怠。要像灯火相传一样,将佛法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众生得以解脱。” 佛陀的话语平静而慈悲,没有丝毫的留恋与不舍,只有对弟子们的殷切期望和对众生的无尽关怀。

说完这些话后,佛陀闭上眼睛,进入了最后的禅定。刹那间,娑婆林一片寂静,诸天护法纷纷前来送行,天女散花,梵音缭绕。佛陀的色身逐渐变得柔软安详,最终在禅定中黯然圆寂,示现了涅槃的境界。



佛陀涅槃的消息传开后,无数弟子和信众悲痛欲绝,他们纷纷来到娑婆林,瞻仰佛陀的遗容,缅怀这位伟大的导师。为了让佛陀的教法能够永久流传,在佛陀涅槃后的第九十日,大迦叶尊者召集了五百位已经证得阿罗汉果的弟子,来到王舍城的七叶窟,进行了佛教史上第一次经典集结。

这次集结由大迦叶主持,阿难陀尊者负责背诵佛陀所说的一切教法(经藏),优波离尊者负责背诵佛陀制定的戒律(律藏),其他弟子则负责补充和印证。五百位罗汉弟子经过反复核对、讨论,将佛陀四十九年来说过的教法、制定的戒律以及相关的论述完整地记录下来,整理成了佛教的经典 —— 经、律、论三藏。

经藏是佛陀所说的教法,是修行的根本依据;律藏是佛陀制定的戒律,是修行的行为准则;论藏是弟子们对经藏和律藏的阐释与发挥,是帮助众生理解佛法的钥匙。三藏经典的集结,让佛陀的教法得以系统地保存和传承,为后世佛教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此,释迦牟尼佛虽然已经示现涅槃,但他的教法却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众生的解脱之路。后世众生尊称他为 “本师释迦牟尼佛”,尊奉他的教法为 “佛法”,以他为榜样,精进修行,追求觉悟。而佛陀的法身,早已融入一切众生的自性之中,正如他所说:“如来者,从无所来,亦无所去”,他始终与众生同在,只要众生心怀正念,便能感受到他的慈悲与加持。

声明:虚构演绎,仅供娱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四川A股最年轻董事长续任!29岁林晓晴连任成都路桥董事长,去年年薪92.57万元

四川A股最年轻董事长续任!29岁林晓晴连任成都路桥董事长,去年年薪92.57万元

极目新闻
2025-11-04 17:51:33
乌军红军城展开全面反击,F16大显神威

乌军红军城展开全面反击,F16大显神威

史政先锋
2025-11-04 18:25:18
7000亿元!央行重磅消息

7000亿元!央行重磅消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17:35:07
朝鲜为他举行国葬,曾任国家元首逾20年

朝鲜为他举行国葬,曾任国家元首逾20年

中国新闻周刊
2025-11-04 20:52:03
金永南,为什么功高不盖主?他这一生,简直就是一部官场教科书

金永南,为什么功高不盖主?他这一生,简直就是一部官场教科书

近史博览
2025-11-04 11:35:01
确认了!生于1996年,她任董事长!

确认了!生于1996年,她任董事长!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4 21:15:31
越南对待我军战俘最狠毒一招:远比关狗笼残忍,比死还痛苦

越南对待我军战俘最狠毒一招:远比关狗笼残忍,比死还痛苦

知鉴明史
2025-11-03 19:24:06
财政供养人员过多,为什么会制约经济发展?

财政供养人员过多,为什么会制约经济发展?

黑噪音
2025-11-04 10:31:01
男子被警方扣押1000万元,无罪后申诉要求返还 当地公安局:严格按照判决执行,有异议可申诉

男子被警方扣押1000万元,无罪后申诉要求返还 当地公安局:严格按照判决执行,有异议可申诉

红星新闻
2025-11-04 21:58:11
阿根廷总统米莱向自己开刀,居然取消国家媒体和总统特权

阿根廷总统米莱向自己开刀,居然取消国家媒体和总统特权

深度报
2025-11-03 22:51:46
斯诺克国锦赛:丁俊晖遭遇惨败,赵心童强势崛起

斯诺克国锦赛:丁俊晖遭遇惨败,赵心童强势崛起

幽棠的趣式
2025-11-03 23:13:50
“天河机场飞机冲上街头”?官方回应来了

“天河机场飞机冲上街头”?官方回应来了

鲁中晨报
2025-11-04 18:11:04
有网友说出了我们制造业的根本问题,并看出它怎么形成的

有网友说出了我们制造业的根本问题,并看出它怎么形成的

清晖有墨
2025-11-04 15:42:27
陪玩睡只是冰山一角,继王晶曝潜规则后,王家卫又被曝 唐嫣遭殃

陪玩睡只是冰山一角,继王晶曝潜规则后,王家卫又被曝 唐嫣遭殃

蜉蝣说
2025-11-04 08:56:52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青史楼兰
2025-11-04 17:33:36
14岁女孩发视频质问爸爸,四次不敲门盯着看洗澡,后续妇联已介入

14岁女孩发视频质问爸爸,四次不敲门盯着看洗澡,后续妇联已介入

派大星纪录片
2025-11-04 16:36:23
山姆APP已将商品头图改为实拍图

山姆APP已将商品头图改为实拍图

大象新闻
2025-11-04 18:48:02
A股:不必等待了,信号很强烈,11月5日,周三很有可能这样走?

A股:不必等待了,信号很强烈,11月5日,周三很有可能这样走?

云鹏叙事
2025-11-04 15:57:33
高三生被恶意撞伤身亡,肇事者是邻居

高三生被恶意撞伤身亡,肇事者是邻居

中国新闻周刊
2025-11-03 20:38:11
抄底!潘石屹夫妇用356亿给美国上了一课

抄底!潘石屹夫妇用356亿给美国上了一课

大猫财经Pro
2025-11-04 17:32:48
2025-11-04 23:36:49
雯雯的故事
雯雯的故事
传播好故事,与你共鸣!
17文章数 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何镜堂院士出手!广州再添150米新地标

头条要闻

深圳水贝市场金价大涨 有投资者请同城跑腿紧急取货

头条要闻

深圳水贝市场金价大涨 有投资者请同城跑腿紧急取货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马斯克"万亿薪酬"计划,突爆重大利空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教育
健康
手机
时尚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今年考研敢报这个省的,都是勇士!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手机要闻

疑似vivo X300 Ultra曝光,有望首发双2亿影像方案

卷首语 | 拒绝和解的勇气

军事要闻

俄最新核潜艇下水 可搭载“末日鱼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