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日 总第1086期
值日编辑:林熙泇 曹寅聪
审核:喻琬淋 张谦和
执行主编:陈卓
*阅读今日日报,请关注“南亚问题研究小组”微信公众号
![]()
第12届东盟国防部长会议上,美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左一)与印国防部长辛格(左二)签署了十年期国防框架协议。图源:X
《印度教徒报》《印刷报》《华盛顿邮报》10月31日报道,美印签署为期十年的防务框架协议。在吉隆坡10月31日举行的第12届东盟国防部长扩大会议上,美防长赫格塞斯(Pete Hegseth)与印防长拉杰纳特(Rajnath Singh)举行会晤,并完成协议签署。该协议包括美印国防装备联合生产、深化两军联合作战力、新兴科技共同研发等关键领域。其中,国防装备联合生产包括专用弹药、导弹、武装无人机、侦察和反潜飞机、直升机、火炮、专用战斗车辆、喷气式发动机和水下无人机等多种武器装备。协议签署后,美印两国防长均对该协议及两国防务关系的发展给予高度评价。双方表示,此举标志着美印战略伙伴关系进入新的阶段,将为维护地区稳定与和平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同时,美力求通过深化与印国防合作,向域内国家传递美“未放松对印太地区战略投入”信号。美仍将致力于打造印太地区战略平衡,并在南海、台海等诸多议题上保持对华威慑。
NEWS
![]()
陆军中将拉胡·斯里尼瓦桑。图源:《印度政治家报》
印度《政治家报》(the statesman)10月31日报道,印边境道路组织(BRO)负责人拉胡·斯里尼瓦桑(Raghu Srinivasan)中将称,印正加强中印边境实控线(LAC)沿线基建,预计未来4-5年完工。斯里尼瓦桑表示,相对较平坦的地势助力中国在边境地区较快进行高质量基建,而印面临地理环境挑战。BRO将确保在岩石挖掘、道路铺设等方面使用顶尖技术,联合大型承包商推进边境基建工程。“就目前情况而言,追赶只是时间问题”,约4-5年后印边境基建就能达到预期水平。
NEWS
![]()
图源:路透社
《日经亚洲》10月30日报道,印本土光伏产业保护政策正提高消费者用电成本、减缓印可再生能源发展步伐。自2022年以来,印采取诸如提高关税、征收额外税费、设立“白名单”制度限制准入、发起反倾销调查等多项保护措施,试图摆脱对华依赖,并在2028年实现太阳能电池本土化生产。为刺激需求,印政府还耗资7500亿卢比(750 billion rupee,约合85亿美元)推出屋顶太阳能板安装计划,为参与计划的家庭每户提供高达7.8万卢比(78,000 rupees)补贴。产业保护政策一定程度上产生积极效果,印25财年光伏组建制造产能几乎翻倍,其光伏电池产能同期增加178%。然而,贸易壁垒引发的成本压力正带来更多负面后果。一方面,贸易保护大幅提高印太阳能发电成本,据悉,仅关税一项就使印太阳能发电厂总成本比使用进口组件时增加20%-25%;另一方面,印本土光伏板较使用进口组件产品的溢价高达50%至70%,这基本上抵消印政府提供的光伏补贴,显著打消民众购买热情。此外,光伏产业成本攀升不仅推高电价,还降低了公用事业企业、电力分销商、工业用户、商业场所在购电意愿,这将放缓印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步伐。为此,有专家建议,印政府应推动低成本融资、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技术合作,并将部分关税收入用于技术研发,唯有如此,才能让印光伏产品真正具备全球竞争力。
NEWS
![]()
图源:Depositphotos
《外交学人》(The Diplomat)10月31日报道,印政府拟推动东北部矿产开发,引发当地强烈反对。印东北部梅加拉亚邦富含铀矿,但多年来,当地族群始终强烈反对铀矿开采。9月8日,印政府发布公告,规定包括铀矿在内原子矿物的开发,不再需要经过强制性公众听证程序。此举立刻引发梅加拉亚邦富铀地区强烈反应,当地各民族组织纷纷发起抗议示威,邦政府也表态反对铀矿开采。梅邦铀矿开采争议并非孤立事件,由于富含矿藏,印东北部各邦均或多或少存在资源开采争议。2025年6月,印度地质调查局(Geological Survey of India,GSI)出版题为《印度东北部的地质潜力:雄伟景观下的隐藏矿产》手册,宣称已在伪阿鲁纳恰尔邦、阿萨姆邦、梅加拉亚邦、那加兰邦划定至少38个煤炭、钒、钴和稀土等关键矿采区块,准备开放勘探。同月,印东北部召开第二届“东北地质和矿业部长闭门会议”(the second North East Geology and Mining Ministers’ Conclave),会上确定印东北有超3.6万平方公里(36,000 square kilometers,约合近3,000个矿山)土地拥有矿产开发潜力,并高度肯定该地区将在印关键矿产战略中发挥的核心作用。然而,印东北部与多国接壤政治敏感,同时当地生态脆弱,极易发生山体滑坡、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加之当地民众常年反对大型基建和开发项目。因此,若政府不顾当地民众情绪强制推动矿业开采,或将引发更激烈冲突。
NEWS
![]()
印度造船业订单量及完成情况。图源:《日经亚洲》
《日经亚洲》10月31日报道,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全球航运公司寻求中美以外的造船来源,印造船业加紧吸引海外客户。10月29日,印举行“印海事周活动”(India Maritime Week),此次活动汇聚来自85多个国家的政府和行业代表,超500家公司在活动中展示了相关技术。印总理莫迪在会上表示,政府将全力支持港口及造船业发展。9月,印政府宣布价值6973亿卢比(697.3 billion rupee)的扶持计划,其中包括设立海事发展基金以投资造船及海洋基建,旨在将印船舶在全球货运量中的占比从当前的1%提升至2047年的20%。印国企科钦造船厂作为印造船业的基石,已积极拓展业务。2024-25财年,科钦造船厂销售额增长逾20%至约500亿卢比(50 billion rupees),其已与韩国最大造船企业现代重工(HD Hyundai)展开合作,并获得法国航运巨头达飞海运(CMA CGM)订单,建造6艘小型液化天然气动力标准集装箱船。据悉,日本大型海运公司商船三井株式会社(Mitsui O.S.K. Lines)也在考虑从科钦订购原油油轮。然而,与中日韩等传统造船业强国相比,印造船业面临着人力资源开发与供应链建设等问题,行业发展还需要时间沉淀。
NEWS
![]()
巴军从巴塔缴获的武器。图源:《外交学人》
《外交学人》(The diplomat)10月30日报道,巴塔(TTP)与其分支组织自由者大会(Jamat-ul-Ahrar,JuA)裂痕逐渐加深,后者或将与巴圣战者联盟(IMP)合作,共同削弱TTP的影响力。奥马尔·哈立德·霍拉桑尼(Omar Khalid Khorasani)因与TTP前领导人法兹卢拉(Mullah Fazlullah)意见不合,于2014年脱离TTP后创立JuA。努尔·瓦利·马哈苏德(Mufti Noor Wali Mehsud)接任TTP领导人后,与JuA的关系逐渐弥合。2020年,霍拉桑尼重新宣布效忠TTP,然而在2022年8月7日霍拉桑尼死于爆炸。有观点认为该爆炸是由阿塔与TTP高层共同策划。JuA呼吁TTP对霍拉桑尼遇害事件进行独立调查,但TTP至今未采取行动。2024年1月,TTP公布了例行年度行政架构调整方案,穆赫曼德领导(Sarbakaf Mohmand)的JuA分部被纳入组织架构体系,其高层成员奥马尔·穆卡拉姆·霍拉萨尼(Omar Mukarram Khorasani)与穆赫曼德分别被任命为北部地区军事委员会主任助理及影子福利部长。然而在数日后,两人就遭到降职。此后,TTP与JuA的争端不断加剧。2025年,TTP宣布JuA的创始成员卡里·沙基尔(Qari Shakeel)的追随者阿布·马万·沙赫(Abu Marwan Shah)领导的新组织并入TTP,JuA认为关于“卡里·沙基尔的亲信、追随者”的言论毫无依据,此消息在组织内部制造了担忧和混乱。除领导人任职纠纷外,JuA与TTP还多次出现立场分歧。JuA宣布对TTP否认的袭击负责,并宣布支持哈马斯,而TTP则与哈马斯对以色列的袭击划清界限。此情况下,JuA或转向新兴武装组织“巴基斯坦圣战者联盟”(IMP)展开合作。自由者党在媒体平台转发IMP的袭击声明,并试图将影响力扩展至开普省南部与卡拉奇等地,以对冲TTP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专家表示,JuA很可能“很快脱离TTP”,这将严重打击TTP的资金和后勤可持续性。
NEWS
![]()
图源:《印刷报》
《铸币报》10月29日发表题为《为什么印度的经济增长取决于沿海出口的成功,而这也能带动内陆地区的经济增长?》的文章指出,印可借鉴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沿海邦和内陆邦互为增长引擎的新发展格局,力争到2047年实现30万亿美元的经济目标。本文作者克尔·苏布拉马尼亚(Kr Subramanian),系印度融合基金会(Convergence Foundation)的运营合伙人,阿迪亚·蒂瓦里(Aaditya Tiwari),系印度融合基金会北方邦负责人。
印国家转型委员会(NITI Aayog)曾在《2047年实现世界经济:建设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Viksit Rajya for Viksit Bharat @ 2047)报告中提出,到2047年要实现将印经济规模提升至30万亿美元($30 trillion)的宏伟愿景。该文件指出,实现该目标的关键在于印各邦发展情况。由于地理位置差异,印内陆邦和沿海邦需不同经济扩张策略。
印可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中国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个沿海省份凭借地理和政策优势,率先成为“万亿美元省份”,体现了“沿海溢价”现象。与此同时,中国内陆省份则充分利用了铁路走廊、水路交通以及对教育和数字基础设施的投资,发挥各省优势,协调一致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印需构建沿海邦和内陆邦互为增长引擎的新发展格局。沿海邦方面,印政府近期出台政策以加强造船业和海事生态系统发展。此外,政府还应制定协调良好的沿海策略:对于已经有强大出口实力的沿海邦,需通过优化营商环境、集中土地资源配置、推动建筑法规改革及建立港口物流运输枢纽来提升竞争力,通过优化人才流动机制、提供职工配套住房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吸引充足劳动力。内陆邦方面,应加快构建以产业链核心环节为锚点的高新产业集群产业。以特伦甘纳邦为例,实行一站式审批流程并配套系统集成的“即插即用”(plug-and-play)前置型工业园区。同时,加快构建跨邦物流网络及铁路、公路、水路的多式联运物流网络。值得注意的是,沿海各邦需与内陆各邦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因地制宜利用好国内市场、劳动力、创新能力和自然资源,共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阅读今日日报,请关注“南亚问题研究小组”微信公众号
编辑:余佳轩
审核:单敏敏 范家菀
*前往公众号后台发送“编译”,即可查看往期编译合集
更多内容请见↓
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但请务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带有攻击性和侮辱性语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会被采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