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这玩意,从出来到现在,一直被人骂。
但很有意思,在真正买车的时候,大家的身体都会非常诚实的去买增程,尤其是高端车市场,已经被增程所主导,耳熟能详的有:AITO、智界、理想,都是增程。
小米下一代全新的SUV,也是增程。
而且,大众、丰田全新亮相,但是还没发布的ID.ERA、汉兰达(参数丨图片),也都是增程动力,别克亮相的至境L7还是增程!
![]()
很有意思,这些企业在下一个风口的新能源选择上,更倾向于增程,而不是插混。
增程和插混,零部件的组成都一样,都是由“发动机、油箱、电池、电机、电控”构成,不太一样的是,插混多了一个变速机构,而增程因为是100%电机驱动,所以不需要变速机构。
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了,增程就是给电车装上一个烧油的发电机,所以得有内燃机,得有油箱。
学名上,增程叫REEV,插混叫PHEV,它们都可以充电,也都可以加油,但不一样的是,增程技术上的内燃机,不管是车辆的时速多快,内燃机一定不直接驱动车辆,它从装上车到报废,一定是只发电。
![]()
插混就不一样了,只要动力系统有动力输出需要,它的内燃机随时可以介入工作。
在技术上,一定是插混更加复杂,需要车企的工程师掏出大量的精力来做研发,而且研发的成本也会更高,简单来说,插混不是一个走捷径的路线。
所以有很多人都认为,投入大的技术路线更好,因为一样的钱,插混可以让车企花更多的精力去做研发,看起来买的更值。
增程呢?这是一个研发投入并不大的技术路线,毕竟发动机只是用来发电,驱动车辆的是电机,与其说考验车企的技术,不如说考验供应商。
买最好的发动机,买最好的电池、电机,自己设计电控即可,甚至一些企业连电控都是外包做的。
增程的技术、资金投入大概率没有插混高,很多人都认为增程的技术简单、研发投入少,就把增程扣上“垃圾技术”的帽子。
![]()
说了这么多,增程到底好在哪?其实大概分为三类。
01 对消费者,增程更丝滑
因为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辆的原因,所以增程开起来更平顺,毕竟100%都是电机驱动,所以电感很强,说白了就是增程的驾驶感受更好,不管是平顺性、安静程度,还是加速能力,增程和纯电都没有区别。
所以,增程的驾驶感受对于更多人来说,是高级舒服的。毕竟在油车时代想要把平顺性做好,是很难很难的。
02 对企业,增程成本更低
成本低不是坏事,很多增程有资格卖的更便宜,比如说零跑,就是靠着增程路线狂砍一片,迅速获得增量市场。
其实,很多人买的比亚迪DM-i混动,本质上也是靠着增程上位的,DM-i的核心架构就是“时速70以内是增程模式”。
![]()
没有变速器,也不需要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辆,所以增程的设计、制造成本更低,能有效降低车辆的定价,让消费者买的更没有压力。
03 智能化,更容易做得更好
比如说驾驶辅助,理想VLA、Momenta、华为ADS,基本上都是和增程技术搭伙。
为什么?因为增程不需要考虑内燃机介入、换挡的问题,本质上是电车驱动,所以在调试驾驶辅助时更简单。
这也是高端车为什么喜欢用增程的原因,也是合资企业的电动化产品,更喜欢增程的原因。
![]()
电动化的下半场是体验感和智能化,在这一点上增程的确有天然的优势,不是说插混不行,而是说插混想要做好的投入成本太高,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没必要。
就像我,我也知道插混更难做,插混的投入更大,但我在买车的时候,我可能也会先看增程,因为我看中的是增程的平顺和安静。
总之就一点,从企业、工程师的布局上来看,增程有自己立足的核心优势,在电动化后半场的博弈中,增程的价值感会越来越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