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两国挨得近,边界问题总得说说。两国边境线拉得长,有1420公里,主要靠鸭绿江、图们江和长白山分界。
这条线早从明朝宣德年间就基本定型了,那时候鸭绿江和图们江就当界河用。可江上岛屿沙洲多,谁归谁没细说清楚。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派人去查界,穆克登带队上长白山,立碑定界源,还在鸭绿江边上搞了些标记。
新中国成立后,边界事得重新捋顺。1950年,朝鲜先提鸭绿江航行问题,还送了张地图。中国外交部一看,得好好谈谈。1950年代,中苏关系还行,朝鲜也跟中国亲近。可到1960年代初,中苏闹掰,苏联撤专家,撕协议,中国得找盟友。朝鲜就成了关键对象。
![]()
1962年2月,朝鲜突然说,能不能内部协商解决边界,不公开谈判。中国同意了,周恩来亲自带队去平壤,10月12日签了《中朝边界条约》。条约里,中国让出了长白山25%的山体,天池一半都归朝鲜,还包括鸭绿江上一些岛屿。
为什么让步?一方面历史因素,高句丽灭后,唐朝设安东都护府管半岛北部,可管不住,新罗北扩,唐玄宗干脆划大同江以南给新罗,换太平。这格局影响后世。
另一方面,当时现实压力大,中苏边境紧张,中国需要朝鲜中立,不站苏联那边。条约签了,中朝关系稳了,朝鲜在中美苏三角里没偏帮苏联,这对中国有好处。
![]()
鸭绿江是重点,占边界一半多,长795公里。江上岛屿变化大,因为泥沙堆积和洪水冲刷。浑江口上游,原来有162个岛,中国57个。
到1972年联检,只剩143个,中国52个,丢了171万平方米。1990年再查,岛又少,归属有分歧。1995年大洪水,吉林大堤毁千处,河道改5段,中国丢1300万平方米。薪岛和绸缎岛最典型,本是新生岛,1885年清地图上还没影。
1933年中国地图,薪岛在主河道南,近朝鲜。日占时,日本划给朝鲜,让人去耕种。1962年条约第二条说,已有居民耕种的岛归那边,所以给了朝鲜。现在两岛连一起,朝鲜叫薪岛郡,面积从50多平方公里长到70多,还在扩。
![]()
涨潮时离丹东东港百米,退潮河床露,差点连上中国地。朝鲜一侧泥沙沉积多,土地增;中国一侧冲刷重,土地减。98%径流从朝鲜东叉道走,西叉道航运废了,丹东港出海口压力大。
这情况让不少人觉得中国吃亏了。1962年让岛时,小岛不算啥,可泥沙一积,岛大起来,挤占中国水道。鸭绿江出海口快被蚕食,东北航运受影响。网上有人说,该重启谈判,重新划界求公平。
可条约已签60多年,国际法上边界定后不易改。重启得双方同意,朝鲜肯定不干,他们得利多。中国也顾及关系,中朝友好是大事,边界稳才能合作。鸭绿江共同管理,船只随便跑,不上岸不算越界。中国船还能用东叉道,出海没完全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