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文章观点仅供参考,所涉及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为提高文章流畅性,文章可能存在故事编译,读者请自行辩解!如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
离奇订单困战场
2023年秋天,乌克兰战场上出了件怪事。基辅有家叫FirePoint的公司,总共18个人,以前是做演员经纪的,突然拿到政府近10亿美元的军用无人机订单。
可前线士兵拿到的FP-1型无人机,飞不了三公里就失控,抗干扰能力还不如玩具飞机,士兵们在战壕里骂它是“一次性风筝”。
一边是士兵抱着这些破烂装备跟俄军拼命,一边是这家小公司靠着天价订单发横财。
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猫腻?乌克兰这场仗,难道还在打另一场看不见的“战争”?
![]()
公司往事与政治根脉
说起来,这家FirePoint公司以前可不是干这个的。
2016年泽连斯基拍《八个最佳约会》那阵子,这家公司还叫“星火演艺”,总共18个人,挤在基辅老城区一间小办公室里,专给跑龙套的演员找活儿。
那会儿提穆尔·明迪奇还是泽连斯基的经纪人,跟公司老板瓦西里三天两头泡在一起喝酒,据说泽连斯基婚礼上的伴郎,就有瓦西里一个。
2023年春天突然改名叫FirePoint,工商信息里经营范围加了“防务技术开发”,可翻遍员工社保记录,连个懂无人机电路的工程师都没有,以前的演员经纪人倒占了大半。
![]()
奇迹订单背后的猫腻
2023年6月,转型刚满3个月的FirePoint突然接到国防部一纸合同:10亿美元,采购1万架FP-1型军用无人机。18个人的小公司,接下相当于乌克兰全年无人机采购预算三成的订单,这在基辅商界炸开了锅。
没人见过FP-1的原型机,直到合同签完,才有军工同行扒出底细——这无人机就是把民用航模套件拆了重装,成本单算下来每架不到5.8万美元,合同价却标到1675万美元,翻了近300倍。
![]()
有议员在议会质询,国防部发言人只甩了句“涉及国防机密”,连基本的技术参数都不肯公开。
老军工企业的工程师私下说:“这哪是卖无人机,分明是拿国家的钱给关系户发红包,我们厂报价800万都被压下来,他们1675万居然能过审,这奇迹背后的政治资源,怕是比技术能力重要多了。”
很快,第一批FP-1运到前线,士兵们拆开包装箱时,谁也没想到这些“天价装备”会成烫手山芋。
![]()
前线反馈火烈鸟闹剧后续
结果第一批FP-1运到顿巴斯前线,士兵们拆开包装箱就傻眼了。标称载重50公斤,挂30公斤炸弹就摇摇晃晃,飞不过三公里就往下掉;抗干扰能力还不到北约标准的17%,俄军电子战一开,屏幕上的光标就开始"跳广场舞",经常一头扎进自己战壕;最要命的是到了11月,零下10度的天气里,电池直接罢工,趴在地上纹丝不动。
士兵们在战壕里拿它当一次性风筝放,有人拍视频发网上:"我们拿命换的军功章,还不如基辅办公室里Excel表格上的数字值钱。"
![]()
可FirePoint公司转头又宣布启动"火烈鸟"巡航导弹项目,说要搞射程500公里的"乌克兰匕首"。结果军工专家一看图纸,跟英国"硫磺石"导弹一模一样,只是把弹头涂成了粉色——说是"提升士气"。
试射时射程只有120公里,公司解释说"要顺风+祈祷才能达标"。折腾了八个月,数亿美元花光,导弹连个像样的靶船都没打中,泽连斯基在电视上红着脸承认"项目终止",粉色导弹闹剧沦为国际笑柄。可钱已经花出去了,这些从国防预算里划走的美元,到底进了谁的口袋?
![]()
反腐调查波折资本流向引疑
2023年12月,乌克兰国家反腐败局终于成立专案组调查FP-1无人机合同。可就在调查启动的第二天,提穆尔·明迪奇突然以“考察欧洲防务技术”的名义飞了巴黎,之后转道塞浦路斯,再没回过基辅。
专案组找FirePoint要合同细节,公司说“涉及机密”,找国防部要审批文件,部长助理说“正在归档”,折腾了两个月,最后只发了份“证据不足,不予立案”的声明,那1万架无人机的订单,照样按原价执行。
![]()
有人扒出,合同签订后半个月,塞浦路斯突然冒出三家新注册的空壳公司,股东信息全是匿名,注册资本加起来正好1.2亿美元。
迪拜棕榈岛那段时间豪宅成交量暴涨,房价都涨了8%,有中介私下说,“来了好几个说乌克兰语的客户,现金全款买海景别墅”。
还有区块链数据显示,同期有5000万美元的Tether从基辅的账户转到巴拿马,转账时间卡得特别准,正好在搜查令下来前两小时完成,谁也查不到源头。
![]()
内外危机双重困境
2024年1月,顿涅茨克前线的士兵在抖音上发视频,把大疆民用无人机绑上钢管当轰炸机使,配文“#冬天没有无人机#,FP-1怕冷,我们只能自己造”。
评论区里全是吐槽,有人发战壕里的FP-1残骸照片:“飞出去就炸,炸了还得自己捡碎片,怕俄军捡去研究‘乌克兰先进技术’”。
最扎心的是哈尔科夫州的一个连长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不怕普京,怕的是基辅的Excel表格——那边多填个零,我们这边就得多死个人。”
![]()
西方盟友那边更直接。美国国会2月初突然宣布暂停3.7亿美元对乌军事援助,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公开说:“我们不能把纳税人的钱,变成基辅豪宅的海景落地窗。”
欧盟反欺诈办公室也派人来基辅,专查FP-1合同的审批流程,德国《明镜》周刊发了张FP-1和风筝的对比图,标题“乌克兰新国防科技:会飞的Excel”。
国内民众更炸锅,基辅独立广场上周聚集了两百多人,举着“把10亿还给战壕”的标语,还有人把FP-1的模型挂在总统府门口,底下写“泽连斯基的奥斯卡最佳道具”。
现在乌克兰人都说,前线在打两场仗:一场是对着俄军的枪,一场是对着自己人的账本。
![]()
未来双重战争隐忧
FirePoint的故事,其实就是乌克兰国防采购的一面镜子——漏洞大得能飞进无人机,腐败深到能埋掉10亿美元。
18个人的演员经纪公司能轻松拿走军火订单,这打的不光是正经军工企业的脸,更是前线士兵的心,还有西方盟友的信任。
现在乌克兰人在两条战线打仗,一条对着俄军的枪,一条对着自己人的账本。
要是后一场输了,前线的炮弹、西方的援助,怕是都会被基辅办公室里的Excel表格掐断。
这仗还怎么打?谁也说不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