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报名费逼近2000元,马拉松之后,北上广中产迷上“烧钱”打铁

0
分享至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吴嘉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者按:2025年,全民运动热潮奔涌。在Z世代的定义下,运动早已变成了一种社交语言、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场自我修行。从飞盘燃脂到陆冲板刷街,年轻人们沉迷“飞檐走壁”,也在夜骑中探索城市,他们用运动重构自己的社交圈层和生活节奏。专题《暴汗吧 后浪》将解码2025年运动新浪潮下的消费密码。

一场铁人三项比赛,正在成为北上广中产的新“身份认证”。

铁人三项(后称“铁三”),是融合游泳、骑行、跑步的综合耐力运动。据国家体育总局,当前铁人三项比赛设有三类赛程:短距离(游泳0.75公里、自行车20公里、跑步5公里)、奥运会距离(游泳1.5公里、自行车40公里、跑步10公里)及长距离三种(游泳4公里、自行车130公里、跑步30公里)。

此外,铁三接力赛、两项赛等衍生赛种降低了铁三项目的参与门槛,吸引更多爱好者的加入。

如果说马拉松是一场“单项的极致考验”,铁人三项则是一场“综合的生存游戏”,它考验体能极限,也需策略分配体力,成为全球运动爱好者追逐的目标。00后的铁三爱好者丁宁,回忆起每一个完赛的瞬间都神采奕奕,“把自己榨干,整个人都燃了,这种感觉太爽了”。

不过,相较于发展成熟、已形成一定大众基础的马拉松赛事,铁人三项因涉及水域、公路等多场地协调,赛事运营成本更高。目前国内铁人三项赛事仍处于培育阶段,但具备较大增长潜力。

据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官网,截至2025年7月,全国计划举办56场大众铁人三项赛事,覆盖超45座城市。从2022年的近8场赛事,到2025年的56场,赛事数量增长近6倍。

如今,越来越多城市白领脱下西装,周末奔赴铁三赛场。他们拼的不只是体力,更是跟自己较劲的狠劲。

在圈内,由于铁三比赛要靠意志扛过体力透支、环境挑战,爱好者常用“打铁”来指代高强度的日常训练过程。提起为什么喜欢铁三,丁宁笑称,“因为生活太顺,就想给自己找点苦”。

北上广中产爱上“打铁”

去年7月,张唯雅完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长距离铁人三项赛事——DATEV罗特挑战赛(Challenge Roth)。3.8公里的游泳、180公里骑行和42.195公里跑,赛程累计226公里,完成这场被称为“铁三奥斯卡”的赛事,她用了12小时56分。

2019年,兼职做运动博主的张唯雅,开始把一切时间管理方法运用到铁三训练中。背着越野包跑着去开会,等工作间隙穿上泳衣下水训练,严格把控社交时间……为更好备战铁三赛事,她甚至聘请了铁三教练,量身定制科学训练计划。而在决定玩铁三的时候,她甚至还没学会游泳,也没有自己的自行车。

事实上,她原有的人生轨迹与铁三毫无关联。200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张唯雅顺利进入外企工作,名校光环、职业稳定,典型的“都市精英”履历反而让她陷入了迷茫。

这种建立在外部评价和社会共识之上的自信,已经无法满足张唯雅,“在学习和工作上建立的自信,很容易被别人拿走”,张唯雅坦言。而铁三则是一套全新的、纯粹的、由自己定义的价值秩序。在铁三训练和赛事中经历的极致的身体痛苦,能带来一种极其强烈的生命存在感,这种真切的体验,并非一个社会规训下的符号化身份所能替代。

铁三对于张唯雅来说,更像一场叛逆冒险。为了完赛一场铁人三项,张唯雅从零开始学习游泳,参加了数场马拉松比赛,也因为过度训练患上跟腱炎,各种拉伤也成为训练中的家常便饭。五年过去,她已经是一名铁三领域的专业运动博主。


受访者张唯雅供图

时代财经发现,在铁三领域,女性参与者并不在少数,想要在日常角色之外证明自己,是张唯雅们青睐铁三背后的共识。

在德国生活14年的李倩雯,也将铁三比赛纳入人生阶段性重要挑战。“从小在考试文化里长大,习惯了用里程碑式的挑战证明自己的成长”。在完成三场半程马拉松赛事并多次刷新个人成绩后,李倩雯决定挑战难度更高的铁三,以此证明自身实力。她说:“我想用一项对全身体能要求更高的赛事,检验自己的身体极限,选择铁三,就是一场更高维度的自我突破。”

90后广州男生林安也在今年加入“打铁”阵营,除了可以减重之外,“就是想要一张证书挂在办公室桌面上,证明自己。”在他看来,铁三是一项看起来很难,其实没那么难的项目,这也是他选择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原因。

“不会再尝试了,就这一次。”和热衷通过铁三挑战自我的“打铁”迷不太一样,林安对铁三更多是“体验派”,就像完成一张人生的打卡清单。他清楚地知道如果继续投入,边际效益(快乐、成就感)会递减,而边际成本(受伤风险、时间、枯燥感)会急剧上升。因此,“只试一次”后便退出。


受访者供图

“完成一次铁人三项”是一个极具分量的成就勋章。他们追求的是“做过”这个事实本身,而不是“擅长做”。完赛的那一刻,目标就已经100%达成。

“打铁”还要钱包硬

在丁宁看来,“打铁”总体还是一项比较“烧钱”的运动。

在装备上,丁宁认为,铁三爱好者最大头的支出是骑行赛段需要用到的公路车。她自己的入门级公路车,就花费约1万元,而她也看到,许多爱好者为追求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名次,会在装备上投入更多,例如,10万元级别的公路车对于部分爱好者来说也不在话下。


受访者丁宁供图

一名专业铁三运动员向时代财经透露,因追求速度与成绩,她购入了约10万元的铁三自行车。加上胶衣、头盔等骑行装备、教练费、康复按摩、国内外比赛差旅(机票酒店)等隐形成本,总投入预估超过了20万元。

不过更多时候,“打铁”装备丰俭由人。

李倩雯说:“好的比赛设备就像隐形的翅膀,它不会替你飞,但能让你飞得更轻松。高速竞速车确实能提升效率,但对于业余选手而言并非刚需。新手首次尝试,应该最小化投入,先从基础装备体验,后期再针对性升级。”

黄酱就对时代财经表示,作为一个初学者,她的装备都是入门级别的,总投入在5000元左右。其中,自行车占大头,骑行头盔、跑鞋、骑行服和游泳套装,以及营养补给等花费都在300~500元间。


铁三参赛装备。受访者张唯雅供图

林安也透露,自己并不是装备党,从跑鞋、运动服到自行车,合计约4000元左右,而报名费,以及往返赛事当地的交通和住宿,以及租车(指参赛自行车,有选手自备,有选手选择在当地租赁),则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铁人三项赛事的报名费根据赛事品牌和级别、赛事地点和规模不同,从数百元至数千元不等。据时代财经了解,一些短距离赛事报名费在500-600元,而有的全程铁三精品赛事,报名费可能要2000元以上。

以今年10月25-26日举行的2025阳朔铁人三项赛事为例,全程标铁分龄组/精英组的报名费为988元,早鸟价788元,半程大铁分龄组/精英组的报名费为1688元,早鸟价1388元。

黄酱透露,对于参赛选手来说,其实最大的开销是交通和住宿费用。目前,她只在广东省内比赛,每次参赛约额外花费1000元,主要是住宿和吃饭。而如果要去外地参加比赛,这个费用就要上涨数倍。


受访者黄酱供图

另外,由于铁三对于体能等要求较单项比赛会更高。张唯雅也曾为了备战铁三,单独聘请了一名专业铁三教练,负责为其量身定制训练计划。

城市“铁人”越来越多

近年来,铁人三项运动在中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从原本专业选手的竞技舞台,逐渐成为城市中产们竞逐的运动潮流。在铁三的圈子里,也藏着远比“打铁冲线”更丰富的生态。

先后在航运、医疗行业工作的施圣海,在上海搭建了一个名为“欢乐铁三”的爱好者俱乐部。施圣海亲眼见证身边有越来越多人脱下西装换上铁三服,在周末奔赴赛场。

俱乐部里,社群氛围非常活跃,爱好者们每天都聚在一起聊训练、分享各类资源,组队去比赛并肩打铁。这种类似的体育社群,正成为铁三运动在中国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有意思的是,就是这样一项“硬核”运动的俱乐部,女性爱好者的比例在近段时间显著上升,占到了总人数的八成。据其观察,她们有的是白领,有的是学生。“铁三最难的不是买多好的装备,而是找到一群人,一起扛过训练的苦,也分享冲线的甜。”

“铁三圈子正越来越热闹。”施圣海观察到,最近两年,无论是追求成绩的专业组选手,还是享受过程的业余爱好者,参赛人数都在稳步增长。

赛事数量也在增加。据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官网,截至2025年7月,全国计划举办56场大众铁人三项赛事,覆盖45余座城市。从2022年的近8场赛事,到2025年的56场,赛事数量增长近6倍。

实际上,据施圣海观察,“这几年,全国大小赛事能有超过100场,小赛事参赛规模大概300~400人,大赛事能聚集近2000人参赛。”

山东威海铁人三项世界锦标赛(暨威海超级铁人三项系列赛)、安徽广德铁立方IRONCUBE超级铁人三项赛、甘肃嘉峪关国际铁人三项赛,被圈内人认为是国内铁三圈标杆赛事。每年,这三大赛事报名人数都能突破1000人,甚至被铁三爱好者们称为年度“朝圣之地”。


打铁人在公开水域完成游泳。受访者李倩雯供图

不过,举办一场铁三赛事并不容易,这也间接推高了报名的费用。施圣海透露,山东威海某铁三赛事,相同距离的组别,报名费从去年的600元涨到了今年的1000元。

施圣海曾参加多个铁三赛事的运营工作,一场铁三赛事中最大的成本是人员成本,直播和场地布置成本紧随其后。当前铁三赛事收入主要来源为政府的补贴支持和品牌赞助资源。

施圣海指出,当前马拉松赛事 “一签难求” 的热度下,铁人三项运动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林安、黄酱均为化名;实习记者张阿敏对本文亦有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曾琦早期上电视节目被扒,主持核心和下乡会诊,面对镜头笑容满面

曾琦早期上电视节目被扒,主持核心和下乡会诊,面对镜头笑容满面

你食不食油饼
2025-11-09 11:58:02
一场同学聚会换来的惨痛教训:人过了60岁,还是别聚会了

一场同学聚会换来的惨痛教训:人过了60岁,还是别聚会了

蝉吟槐蕊
2025-11-09 09:58:48
曾琦老公什么都没做,也被挖了出来!网友:有点理解主任了

曾琦老公什么都没做,也被挖了出来!网友:有点理解主任了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5-11-08 12:59:03
长沙医生不雅视频事件后续!女主同款睡裙一夜爆火,超22万人回购

长沙医生不雅视频事件后续!女主同款睡裙一夜爆火,超22万人回购

火山诗话
2025-11-08 17:24:08
45岁谢霆锋演唱会上拿出保温杯,网友:他也到了用保温杯的年纪

45岁谢霆锋演唱会上拿出保温杯,网友:他也到了用保温杯的年纪

红星新闻
2025-11-09 11:32:26
祖副院妻子太漂亮了吧!一头秀丽的短发,温润尔雅,网友闹翻了…

祖副院妻子太漂亮了吧!一头秀丽的短发,温润尔雅,网友闹翻了…

火山诗话
2025-11-08 17:02:53
随着朝鲜3-0卫冕,4夺女足世界杯冠军,最终排名如下:中国队第12

随着朝鲜3-0卫冕,4夺女足世界杯冠军,最终排名如下:中国队第12

侃球熊弟
2025-11-09 04:59:56
俄媒称乌克兰“第三首都”将失守,哈尔科夫州战事或搅动整个俄乌局势

俄媒称乌克兰“第三首都”将失守,哈尔科夫州战事或搅动整个俄乌局势

上观新闻
2025-11-09 14:49:07
中国空姐入职新航一天就被炒的瓜

中国空姐入职新航一天就被炒的瓜

吃瓜体
2025-11-08 21:25:40
北京传来悲痛消息!14亿国人的“守护者”去世了,一路走好!

北京传来悲痛消息!14亿国人的“守护者”去世了,一路走好!

小娱乐悠悠
2025-11-09 11:56:12
冷空气来了!江苏最新发布

冷空气来了!江苏最新发布

鲁中晨报
2025-11-09 11:11:01
郑丽文:“九二共识”是两岸中国人最高智慧展现,国民党将坚定走下去

郑丽文:“九二共识”是两岸中国人最高智慧展现,国民党将坚定走下去

海峡导报社
2025-11-09 10:27:07
国家广电总局关于撤销机顶盒的重要消息

国家广电总局关于撤销机顶盒的重要消息

小柱解说游戏
2025-11-09 14:50:37
惊呆!社交巨头被曝去年靠诈骗及违禁广告收入上千亿元,成全球“欺诈经济”重要支柱!美国证监会正在调查,公司回应:没那么多

惊呆!社交巨头被曝去年靠诈骗及违禁广告收入上千亿元,成全球“欺诈经济”重要支柱!美国证监会正在调查,公司回应:没那么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9 00:42:04
越扒越有,祖某某与曾某早就有关系,网友曝出更多难以解释的细节

越扒越有,祖某某与曾某早就有关系,网友曝出更多难以解释的细节

十九妹
2025-11-09 12:27:56
“谁娶我女儿谁倒霉!”母亲吐槽女儿房间太乱,网友:啥妈啥闺女

“谁娶我女儿谁倒霉!”母亲吐槽女儿房间太乱,网友:啥妈啥闺女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8 13:43:12
突然火了!年轻人捡漏倒闭车企“烂尾车”,有人半价买哪吒,有人12万元抄底高合,“开10万公里就回本了”

突然火了!年轻人捡漏倒闭车企“烂尾车”,有人半价买哪吒,有人12万元抄底高合,“开10万公里就回本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8 23:16:08
苗侨伟、戚美珍闹离婚,在大街上激烈争吵推推搡搡,到底为哪般?

苗侨伟、戚美珍闹离婚,在大街上激烈争吵推推搡搡,到底为哪般?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09 09:52:33
阳性率上升!除了流感,这种病毒也开始高发,鼻塞、流鼻涕、咳嗽…目前尚无特效药

阳性率上升!除了流感,这种病毒也开始高发,鼻塞、流鼻涕、咳嗽…目前尚无特效药

新民晚报
2025-11-08 18:35:20
8年给瘫痪父亲换了4个保姆后,我得出一个结论:不能对保姆太好

8年给瘫痪父亲换了4个保姆后,我得出一个结论:不能对保姆太好

小马达情感故事
2025-10-27 19:45:03
2025-11-09 16:23:00
时代在线网 incentive-icons
时代在线网
时代在线
24958文章数 39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头条要闻

央视新闻频道迎来“90后”新主播王晨

头条要闻

央视新闻频道迎来“90后”新主播王晨

娱乐要闻

《繁花》剧组又回应了?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本地
旅游
房产
游戏
艺术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旅游要闻

走,乘坐重庆“小渡”去看展!更多系列主题路线值得期待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Steam喜加一!古怪AVG解谜冒险《灯泡小子》免费领

艺术要闻

广东马路中央“最牛钉子户”,给300万不搬,结局太意外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