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10月30日,非遗旅游融合创新交流活动在河北省唐山市举办。活动聚焦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实践,发布了20项“2025非遗旅游融合年度创新案例”,展示了我国非遗旅游融合发展的丰硕成果与多元路径。
本次活动由中国旅游协会、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唐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旅游协会会长段强在主旨演讲中提出,当前我国非遗与旅游融合正迈向新阶段,已成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他形象地以“树”为喻,阐释非遗旅游融合的发展逻辑:需深扎传统之“根”,舒展创新之“脉”,生发融合之“枝”,绽放美学之“花”,最终结出共享之“果”。
据介绍,为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的要求,受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委托,中国旅游协会于今年9月启动了年度创新案例征集工作。此次活动共征集到来自30个省(区、市)的132个案例,覆盖景区、度假区、街区、文博场馆、古城古镇、文旅综合体、民宿、工坊、演艺、乡村、节庆、饮食文化、文创产品等多种业态。经多轮评议,最终遴选确定20个具有代表性的年度创新案例。
获选的20个案例展现了非遗旅游融合的广泛实践与创新活力。其中,《自贡灯会:焕新东方美学,激活非遗瑰宝》《豫园灯会:灯会引潮流,非遗也时尚》等体现了传统节庆的当代转化;《河头老街+唐山宴:从闲置资产到非遗里的人间烟火气》《留坝非遗民宿集群:秦岭深处的“非遗会客厅”》等探索了空间活化与非遗融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场景、体验、文创——多维度促进非遗旅游深度融合》《<无界・长安>:非遗+科技,打造旅游演艺新高度》等展示了科技赋能与沉浸式体验的创新;《秦淮灯会:从金陵古城到法国塞雷的非遗灯彩出海之路》《湖南十八洞村:从精准扶贫首倡地,到非遗赋能的中国经验》等则体现了非遗在促进文化交流、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积极成效。
此次活动通过案例分享与交流研讨,旨在挖掘和推广非遗旅游融合的可复制经验模式,进一步激发文旅消费潜力,推动非遗保护传承与旅游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进。
![]()
2025非遗旅游融合年度创新案例。主办方供图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