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底,中粮集团出手买了三船美国大豆,总量大概18万吨,预计12月到明年1月从美西港口装船发货。
这事儿看着普通,却是今年6月以来,中国第一次重新下单美国大豆。
刚开始看到这消息,我还以为中美大豆贸易要回暖了,可仔细一看数据才发现,这18万吨压根不算啥。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每月进口量随便就能超千万吨,18万吨往里面一放,顶多算个“零头中的零头”。
![]()
美国那边本来还挺兴奋,结果一算账就笑不出来了,过去几个月里,他们足足丢了1400万到1600万吨的对华大豆订单。
这个数字有多夸张?差不多是美国大豆一年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相当于全美国三分之一的大豆,原本该运往中国,现在全砸在自己手里了。
今年1到7月,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量只有590万吨,而去年同期,这个数字是2700万吨,直接少了八成还多。
更直观的是港口数据,从5月开始,中国主要的粮食码头就没见过美国粮食运输船的影子,靠岸艘次直接归零。
![]()
为啥会这样?核心还是关税那点事儿,中美经贸关系陷入僵局后,中国对美国大部分商品都实施了对等关税,其中美国大豆的进口关税高达23%。
反观巴西、阿根廷这些南美国家,大豆进口关税比美国低了20个百分点,价格差一下就拉开了。
叠加关税等各种成本后,美国大豆运到中国的到岸成本,涨到了每吨776美元。
而巴西大豆呢?每吨只要380美元左右,差不多是美国大豆的一半。
![]()
做生意谁不挑性价比高的?中国买家又不是冤大头,面对这么大的价格差距,自然会转头找南美供应商。
美国大豆就这么在中国市场丢了竞争力,彻底被边缘化了。
这时候美国正好赶上大豆收获季,新收的豆子一堆堆往仓库里放,仓库放不下就堆在田间地头。
美国农民没办法,只能在社交媒体上晒出堆积如山的豆堆,吐槽自己的大豆“无处可去”。
![]()
美国农民这边愁眉不展,远在南美的巴西却在偷着乐。
根据巴西粮食出口商协会Anec的最新数据,截至10月底,巴西大豆出口量预计能达到1.022亿吨。
这个数字直接超过了2023年和2024年的全年水平,创下了历史新高,巴西能有这成绩,中国市场功不可没。
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量达到128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是2001年1月有记录以来的第二高水平。
![]()
这么多进口大豆里,巴西大豆占了绝对主力,现在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经从2018年的25%涨到了2024年的71.1%。
2024年一年,中国就从巴西进口了7465万吨大豆,占全年进口总量的71%,很显然,巴西已经稳稳取代美国,成了中国最大的大豆来源国。
本来以为巴西只是暂时“捡漏”,后来发现人家的优势是实打实的。
巴西的自然条件特别适合种大豆,规模化种植让成本一直压得很低,价格上比美国大豆有天然底气。
![]()
再加上中美贸易关系起起伏伏,巴西的政策稳定性也成了加分项,更关键的是,中国对大豆的需求一直在涨,而巴西正好接住了这波需求。
一边是美国大豆进不来,一边是巴西大豆能稳定供应,此消彼长之下,巴西自然就占据了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
其实不止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南美国家也跟着受益,中国主要粮食码头,每月平均有40多艘来自南美的粮食运输船靠岸。
这些船一艘艘装满大豆驶来,把美国大豆的市场份额一点点挤没了。
![]()
可能有人会问,中国为啥非要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答案很简单,为了粮食安全。
停止大规模进口美国大豆,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中国长期供应链多元化战略的必然结果。
中国的思路很清晰,不能只靠进口,还要实现“准自主可控”,怎么实现?到国外去种大豆,把供应链的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
在巴西,中国企业已经实现了全产业链布局,从土地整理、灌溉系统搭建,到种子培育、施肥打药,再到用农机收割、最后销售,每个环节几乎都被中国企业承包了。
![]()
这样一来,大豆的种植、生产、销售都能自己掌控,不用担心中间环节出问题。
更让人佩服的是,中国还在修一条横穿南美的铁路。
这条铁路长达4900公里,一头连着巴西内陆的大豆产区,另一头连着我们在秘鲁修建并控制的钱凯港。
刚开始我还觉得这项目太宏大,会不会有点不切实际,后来了解到,这条铁路建成后,巴西大豆装车后72小时就能直达港口。
这意味着运输效率会大幅提升,运输成本也能跟着降下来,巴西大豆的价格优势还会进一步扩大。
![]()
钱凯港作为深水港,能停靠大型粮运船舶,不用像一些小港口那样分批运输,这一下就解决了巴西大豆出口“运输难”的问题,也让中国进口大豆的物流更有保障。
回到这次18万吨美国大豆的采购,业内专家都觉得,这只是个象征性的开端。
就算中美贸易谈判能达成协议,取消加征的关税,美豆的库存压力和价格压力能得到缓解,但想重新抢占中国市场,难度依然很大。
明年2月船期的巴西大豆,到岸完税价预计会降到3726元/吨,美豆的价格优势本来就越来越小,面对这样的价格,想竞争过巴西大豆并不容易。
![]()
而且就算中国恢复采购美国大豆,顶多也就能消化1000万到1500万吨的美豆库存,根本改变不了全球大豆供应宽松的长期格局。
最近美国大豆期货价格涨到了每蒲式耳11.14美元,创下15个月来的高位。
市场看着挺乐观,但背后的事实却没法改变:巴西已经占据了全球大豆贸易58%以上的比重,再加上创纪录的产量预期,在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已经稳得很。
太平洋上,三艘装载18万吨美国大豆的货轮即将启航。
![]()
可在广阔的海洋上,每月有40多艘南美粮食运输船正密集驶向中国港口,这场景看着平淡,却藏着全球大豆贸易格局的深刻变化。
美国大豆曾经的辉煌已经过去,巴西凭借成本优势和中国的供应链布局,坐稳了全球大豆贸易的头把交椅。
中国的供应链多元化战略,不仅保障了自己的粮食安全,还悄悄改写了全球大豆贸易的规则。
![]()
未来就算中美贸易关系回暖,美国大豆也很难再回到过去的巅峰状态。
毕竟,稳定的供应、可控的供应链、更具优势的价格,才是中国进口大豆时最看重的东西。
毫无疑问,全球大豆贸易“南美主导、多元互补”的格局已经形成,而且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这18万吨美国大豆的启运,更像是一个信号,告诉世界:全球贸易格局一旦改变,想再回头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