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这种插座赶紧扔掉,用着实在危险,哪怕白送老电工也不会要
入夏的夜晚闷得透不过气,连窗缝里都没一丝风。
老周刚在沙发上坐定,手机还没刷开,门外就传来急慌慌的敲门声,力道重得像要撞开木门似的。
开门一看,是对门的张婶,围裙还攥在手里,脸白得没一点血色,说话时声音都在抖:“老周,你快帮帮忙!我家那插座…… 刚才突然冒火花了!”
老周心里一紧,没多问,转身拎起门后那个磨得边角发白的工具包 —— 他在这小区干了三十年电工,这种求助的场景,比自家厨房的碗筷还熟。
跟着张婶进了屋,刚迈过门槛,就闻见股呛人的焦糊味,混着塑料烧熔的味道,直往鼻子里钻。
客厅电视柜后头,一个旧插座歪在那儿,外壳早黄得发黑,边缘还留着道焦印,像被谁咬了一口似的。
张叔站在旁边,手还在微微晃,指着插座说:“就插了个电风扇,刚按开关,‘啪’一声就冒火星,吓得我赶紧拔了电……”
老周没搭话,蹲下来时膝盖还响了一声。
他用手指蹭了蹭插座的焦痕,指尖沾了点黑灰,眉头不自觉地皱起来。
这种场面,他这三十年见得太多了,每一次,都差一点就成了更大的麻烦。
![]()
一、老周指着旧插座说:这 “万能” 是骗自己的
老周从工具包里掏出个新插座,是前几天刚从正规店里拿的货。
把俩插座搁电视柜上一摆,不用细瞅都能看出不一样。
“你掂掂这个新的。” 他把新插座递过去,张婶接过来时明显顿了一下。
“用料实,所以沉。”
“再看你这个旧的,” 老周用手指戳了戳旧插座上的孔,“为了啥插头都能插,孔开得太大,里头的铜片早夹不紧了。”
他伸手捏住还插在旧插座上的电风扇插头,轻轻晃了晃,插头在里面松松垮垮的,能明显看见缝隙。
“这就是接触不良。电走得不顺畅,就容易‘打架’,冒出的电弧火花看着小,温度能把塑料烧化,旁边要是有纸或者布,一下就能点着。”
张婶听得倒吸一口凉气:“我一直觉得这种方便,两眼三眼的插头都能用……”
“方便是方便,” 老周摇了摇头,手里还拿着那个旧插座,“可方便过了头,安全就没了。”
“这种万能插座早十几年国家就不让生产了,前阵子还见新闻说,上海浦东有户人家,就用这种‘三无’的老插座,都用了七年多,半夜突然起火引燃床铺,不光烧了家当,还出了人命。”
“咱小区前两年也有这事儿,一楼老李头不舍得换,插电暖器时烧了窗帘,幸好发现得早。”
二、插座早给过信号,就看你有没有留意
“这种插座坏,不是突然坏的,之前肯定给过信号。” 老周把旧插座放在一边,语气很实在,不像说教,更像跟邻居唠家常。
“第一个信号是发热。” 他扫了眼客厅里的其他插座,“不管是墙上的还是插线板,用手摸的时候要是觉得烫手,那肯定不对。 正常用的插座,顶多有点温乎。”
“贵阳有户人家就是,插线板上同时插着电水壶、吹风机,摸着手都烫,没当回事,结果没多久就烧起来了,墙面都熏黑了。”
“一发热,就是里头的电走得不顺畅,用高温提醒你呢。”
“第二个是插拔时冒火花。” 他用手比划了一下插拔插头的动作,“要是听见‘刺啦’声,还能看见蓝色的小火星,那就是电弧,说明插座已经‘不舒服’了。”
“江苏太仓有户人家,主人出差前没拔卧室插线板,就是因为线路老化总冒火花,没人在家时自己烧起来了,好好的屋子熏得漆黑。”
“第三个就是老得厉害。” 他指了指旧插座发黄的外壳,边缘还有点熔化的痕迹,“这都是常年过热弄的。”
“插头插进去松松垮垮,挂都挂不住,就是里头的铜片没弹性了,握不住插头了。”
张叔在旁边赶紧点头:“对对对,之前插台灯,插头老是自己往下掉,我还找了根火柴棍塞进去固定……”
“可别这么干!” 老周立马打断他,“越塞越接触不良,发热会更厉害。”
“去年我去修过小区西头陈婶家的洗衣机,她说洗衣机总‘打手’,灯也关不灭,查了半天,是她挂毛巾架时钉钉子,把墙里的电线戳破了,火线零线搭在一起短路了。”
“这些看着是小事,其实是插座在提醒你该换了,要是不管,就是把危险留在家里。”
三、收拾工具时,老周多叮嘱了几句
新插座换上后,老周通了电,试了试电风扇,转得很稳。
但他没急着走,而是坐在沙发上,慢慢收拾工具,跟老两口多说了几句 —— 干了三十年电工,他总觉得,换个插座容易,让家里人多懂点安全知识,才更重要。
“先得认标志。” 他拿起新插座,指了指上面的 “CCC” 标志,“这是国家检验过的,没有这个标志的,白送都别要。”
“有些地摊货看着便宜,里头铜片薄得像纸,电线细得跟头发丝似的,用铝线冒充铜线,一过载准出事。”
“然后别让大功率电器挤在一起。” 他语气稍微重了点,“空调、电热水器、电磁炉这些,都是用电大户,得让它们单独插在墙上的专用插座上,别都插在一个插线板上。”
“上海奉贤有户人家,床头好几个插线板串在一起,插满了电器,结果超负荷烧了,旁边堆的杂物全引着了。”
“这些电器启动时电流大,普通插线板扛不住,热量一上来,很快就会烧糊。”
“还有,老插座该换就换。” 他踢了踢旁边那个旧插座,“电器跟人一样,有使用寿命,一般插线板用个三五年就得换。”
“南京有个独居老人,插座被墙渗水泡坏了,自己瞎摆弄没修好,一插电水壶就跳闸,幸好没触电。”
“前阵子还听说国外有个小姑娘,用胶布缠了缠老化的充电线,边充边玩手机,结果触电没救过来。”
“像这种老的、出过问题的,别心疼钱,赶紧换了。它护着的不只是家里的东西,还有一家人的平安。”
屋里静了一会儿,窗外的灯慢慢亮起来,一户户的光透着窗户,看着都暖。
老周收拾好工具包,起身要走时,又回头说:“我干这行,不是盼着谁家出事了我来修,是盼着家家户户的灯,都能平平安安地亮着。”
那晚之后,张婶和张叔把家里所有的插座都查了一遍,坏的全换了。
后来跟子女打电话,跟楼下新搬来的年轻人聊天,也总把老周说的这些话念叨几句。
安全这事儿,从来不是挂在嘴边的大道理,就藏在看得见的插座、开关这些小地方里。
现在你要是有空,也可以起身看看家里的插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