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X-59“Quesst”静音超音速技术验证机,于当地时间10月28日(周二)上午在南加州上空完成了其备受瞩目的首次试飞。从我国作者的视角来透视,这绝非一次普通的技术验证,它承载着打破陆上超音速飞行商业禁令的厚望,可能成为开启下一代民航纪元的关键“破冰者”。
根据公开的飞行追踪数据(Flightradar24)显示,这架注册号为N859NA的X-59验证机于当地时间上午8:14从帕姆代尔区域机场起飞,飞向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它在基地上空以“跑马场”环形模式飞行了约一个小时,最终于上午9:21安全降落在NASA位于爱德华兹的阿姆斯特朗飞行研究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首飞的飞行数据(ADS-B追踪)表明,其最高飞行高度仅为12,400英尺,最大地速约254节,远未达到音速(尚不足0.5马赫)。这完全符合科学试验循序渐进的逻辑。NASA的目标是在后续的飞行测试中,逐步提升飞行高度和速度,最终将突破音障,以验证其核心的“静音超音速”能力。
X-59项目的核心价值,在于其独特的“低音爆”(Low Boom)设计。它与今年早些时候同样完成了首次超音速飞行的Boom Supersonic公司XB-1技术验证机有所不同。X-59的使命并非仅仅是飞得快,而是要解决超音速飞行时产生的巨大“音爆”(sonic boom)难题。其设计目标是在以1.42马赫的速度巡航时,只在地面产生类似关车门一样的、轻微的“闷响”(thump),而非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该验证机由著名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臭鼬工厂”自2016年起为NASA的“低音爆飞行演示”(Low Boom Flight Demonstrator)项目研发,并于2024年初正式亮相。
尽管受美国政府持续关门事件的影响,NASA官方目前并未公开发布关于此次首飞的详细结果。但项目的主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周二下午发表声明,证实X-59“完全按计划执行了任务”,在安全降落至其新‘家’(阿姆斯特朗中心)的过程中,验证了初步的飞行品质和空气数据性能。该公司副总裁OJ·桑切斯更强调:“这架飞机是我们联合团队创新和专业知识的证明,我们很自豪能站在静音超音速技术发展的最前沿。”
此次首飞的成功,标志着X-59项目已从图纸和地面试验真正走向了天空。虽然真正的挑战——验证“安静的音爆”——尚在前方,但这一步无疑为未来超音速客运重返蓝天,特别是实现在陆地上空飞行,注入了新的动力。全球超音速客运的竞赛,显然已经进入了关键的技术攻坚阶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