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失灵的张雪峰成功学,和不再迷信捷径的年轻人

0
分享至


真的有百分之百好的、正确的专业选择吗?如果它真的存在,知名导师张雪峰大概不会面对一次又一次的翻车。

10月22日,沉默28天的张雪峰用抖音小号复播,瞬间涌入4万观众。这个数字印证了一个事实:即便频频陷入争议,这位“人生规划导师”依然被广泛需要。
在他的直播间里,一名女孩连麦咨询汉语言文学专业。张雪峰回应:这个专业在企业里什么都能做,言下之意是“不够精专”。女孩如此理解:“那这专业还挺好嘞。”镜头前的张雪峰停顿了一下,带着一丝戏谑说道:“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图/重庆广电第一眼)

这句模棱两可的回应被广泛传播,有人解读为这表明了张雪峰对文科态度的“反转”。然而,细究其后续解释便会发现,他的认知仍在固有框架内——他依然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缺乏清晰的职业路径。
为何这样一句微妙的话语激起如此大的波澜?无数人开始焦虑追问:那个教会无数人用功利主义计算人生的张雪峰,他的公式也会失灵吗?

张雪峰的黄金时代
要理解张雪峰的“灵”,必须回到他所回应的那个时代。张雪峰的走红,精准命中了普通家庭的两大痛点:对教育的深度焦虑和信息鸿沟。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当下,无数家庭倾尽资源投资子女教育,却对数百个专业的真实面貌和就业前景知之甚少。这种不确定,催生了对“确定性”的强烈渴求。


(图/《鸣龙少年》)

张雪峰以引路者的姿态,用薪资、编制、就业率等可量化的指标,构建了一套清晰的选择逻辑:“学什么”,不是为了成就谁、成为谁,而是成为社会分工中性价比最高的零件,以最大限度地获取生存资本。他指出“天坑”,指明“捷径”,这套生存哲学一度为他赢得了广泛的信任。
2016年,凭借《七分钟解读34所985高校》等短视频,张雪峰迅速走红。这一年,正是我国考研报名人数的关键转折点。此前,该数据连续两年下跌,而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77万人,较2015年增长 7%,首次实现止跌反弹。


(图/bilibili)

此后,考研热度持续攀升,2017年至2023年,报名人数逐年增长,形成了一轮考研热潮。这一切,为张雪峰提供了绝佳舞台。
吕欣是这场热潮的亲历者。2017年夏天,她从西北一所二本双非院校毕业,读的正是张雪峰口中“什么都能做,但什么都做不好,只能去考公”的汉语言文学专业。
当时,吕欣那拨毕业生的出路大抵有两条:一条是回家考教师编,一条是考公务员。但她选择了第三条——以“跨地域、跨学校、跨专业”的“三跨”考生身份,报考新闻系研究生。


(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

这个决定遭到吕欣母亲的强烈反对。她多次将张雪峰的链接发给吕欣,希望女儿听从“名师”建议,利用专业优势考公、考编,进入稳定的体制,过上旱涝保收的生活。吕欣的父母都在国企工作,作为工薪阶层,他们对于世界的追求和理解,更多在于求生存、求稳定。
而张雪峰的成功,恰恰迎合了一个朴素的社会诉求:教育,首先应该是一种可靠的生存策略。


(图/社交媒体截图)

他创造了一套独特的话语系统:将各个大学的底蕴简化为就业率、薪资水平等量化指标,为信息弱势群体提供了看似明确的破局思路。他还以“说破真相”的姿态,构建了一套看似清晰的生存法则:金融优于哲学,计算机胜过历史,一切选择都应有其明确的“性价比”。
在特定的时段,在资源并不均等的环境下,张雪峰似乎教会了许多家庭如何通过有限的分数,争取看似最为“稳妥”的未来。

“后悔听了张雪峰的话”
如今,各个行业迅速演变,张雪峰那套评判公式失灵了,他的“预言”开始频频翻车。
他力荐的“黄金赛道”纷纷显露疲态。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全国建筑业企业用工数较2014年峰值下降超过25%。与此同时,房地产行业的深度调整,使得需求端持续收缩。当年那些听从建议、希望以后“一劳永逸”的土木学子,在毕业时迎面撞上了行业的下行周期,曾经的“稳妥之选”遭遇寒冬。
“后悔听了张海峰的话。”在社交平台上,那些从曾经的热门专业中艰难转型的年轻人频频发声。有人坦言,当初只看重就业率,从没想过自己是否适合、是否会痛苦。这种表达正在形成新的社会现象:那些成功抵达“热门赛道”的人,却发现自己在这个位置上找不到价值感。


(图/社交媒体截图)

由此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反讽:那些严格遵循各种“攻略”、希望搭乘“风口”快车的学子,可能在毕业时发现自己挤上了一条已然拥堵的赛道。张雪峰下判断基于历史数据,但他无法预知未来的政策转向、技术颠覆与市场波动。以追求绝对功利之姿出现,一旦预测失效,所承受的失落感必然更为剧烈。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个人兴趣、能力与职业高度匹配时,个体不仅能获得更高的工作满意度,也更容易取得长期成就。张雪峰的推荐恰恰忽视了这一关键维度——他给你规划了看似顺畅的路,却从不问你究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具体的人,在张雪峰的推荐系统里,往往是消失的。在张雪峰这里,一个活生生的人被简化为分数、排名和家庭背景的数据集合;专业的深邃与工作的意义,被剥离成薪资数字和岗位名称。在这套逻辑中,难以容纳个体的独特性和内在驱动。


(图/社交媒体截图)

吕欣就是没有听从张雪峰建议的那批人。
高中的一个暑假,在公共图书馆里,吕欣偶然读到了一本《冰点周刊》的报道合辑。那些报道击中了这个年轻的女孩。当时,她对新闻专业不了解,对自己也不了解,只是模糊地知道,自己似乎对新闻行业产生了兴趣。
后来,吕欣母女之间关于就业的对抗剧烈且持久。获得新闻学硕士学位后,吕欣进入媒体工作。每次回家,吕欣的妈妈总是会找到一些时机,向她表达担忧:“人家都说你这个专业没有前景。”“你当时如果直接考编多好呀?”


(图/《玫瑰的故事》)

那几年,最热的热点,是烂尾楼、地产行业寒冬。采访完一名从地产行业转行的从业者的那一天,吕欣出神许久。电话那头的受访者,因为行业衰落不得不延缓婚期,吕欣从中听到了落寞与怨怼。对此,她感受到一种莫测,也更加确信,与其把选择的权利让渡给别人,不如信任自己,“没有哪个人的判断是完全准确的”。

去面对具体的生活
张雪峰的成功或失败,并不意味着其建议毫无价值。
在一定时段内,他为信息弱势方撕开了一道口子,提供了宝贵的市场信息切片。但正因如此,当他试图用一套确定的逻辑来应对一个本质上不确定的世界,这种努力注定是徒劳的。当公众试图将他的“参考意见”擢升为不容置疑的“报考圣经”时,他的“失灵”也就不可避免。


(图/社交媒体截图)

但更重要的是,它折射出当代人在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集体心理变化——我们渴望一个确定的答案,以应对世界的不确定性。
不如让我们超越对张雪峰个人言说的评判,去叩问一个更为本质的议题:在一个确定性被不断消解的时代,什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职业启蒙?
毕业多年,吕欣仍然从事那份自己理想中的职业。尽管2023年张雪峰在直播间里说新闻专业,“随便翻一个都比它强”,但她从未有一刻后悔过。兴趣与热爱,这种无法被数据量化的内在驱动力,成为支撑她直面漫长职业生涯中诸多不确定因素的真正支撑。
在技术加速迭代的今天,具体技能或许会过时,但批判性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让人在任何一片陌生的土地上重构生活。
近年来,数字内容生态蓬勃发展。根据人社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联合各大平台发布的报告,“新媒体运营”“短视频编导”“直播运营”等岗位连续数年成为人才需求增长最快的职业。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的《2024应届生春招趋势报告》显示,针对新闻传播相关专业的应届生招聘需求,同比增幅超过18%,增速远超许多传统岗位。
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张雪峰的攻略,可以作为我们的信息拼图中的一块,但它绝不能替代我们对自己人生的主控权。
好的职业启蒙,终点不应该是制造一批批精准嵌入社会机器的标准件。恰恰相反,它应该是一场持续一生的、关于“自我”与“世界”的对话。它应该致力于“唤醒”而非“灌输”,不仅帮助人们发现外部世界的需求,也让人得以发现内在的兴趣、禀赋与价值坐标,培养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寻找自己位置的能力。
世界上真的有百分之百好的、正确的选择吗?如果它真的存在,知名导师张雪峰大概就不会面对一次又一次的翻车。
但可以肯定的是,真正的“好选择”,不是被数据证明“最对”的选择,而是那个能让人投身于具体的生活,从中感受到价值感与“活着”的选择。


(图/《荒野会谈第二季》)

在社交平台上,一条题为“张雪峰劝不动的新闻专业学生,后来怎么样了”的帖子中,一名网友分享道:自己从土木专业转到新闻专业,双非本科,感觉新闻专业能做的工作还是挺多的。有网友跟帖称,同专业的就业情况还不错,“可能是幸存者偏差吧”。“经历过找工作阶段特别能理解迷茫和焦虑,工作和所学专业不一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大家思路可以开阔一些。”这名网友写道。
面对失灵的张雪峰们,我们需要的不是寻找下一个预言家,而是培养一种在激流中掌舵、不迷失自我的能力。不如从对“热门赛道”的狂热中抽身,目光向内,看清自己身处何处,从而做出不被标准答案所束缚的选择。
题图 | 张雪峰直播截图 运营 | 邓官靖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比缅北更恐怖!曾经的旅游胜地,如今黄赌毒俱全,性交易随处可见

比缅北更恐怖!曾经的旅游胜地,如今黄赌毒俱全,性交易随处可见

来科点谱
2025-10-24 09:25:32
陈乔恩老公首公开真实家境,并没有私人飞机,自称收入不如陈乔恩

陈乔恩老公首公开真实家境,并没有私人飞机,自称收入不如陈乔恩

小先生笔记
2025-11-02 15:59:34
吴石潜伏台北,半年就牺牲!最大共谍郭汝瑰:吴石之失,失在侥幸

吴石潜伏台北,半年就牺牲!最大共谍郭汝瑰:吴石之失,失在侥幸

历史求知所
2025-10-30 17:20:08
中美会晤传突破,格里尔却漏嘴,特朗普留牌防冲突调查藏了后手

中美会晤传突破,格里尔却漏嘴,特朗普留牌防冲突调查藏了后手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11-04 00:11:16
秦始皇后裔终现身!这 4 个姓氏全是他的血脉,看看有你的吗?

秦始皇后裔终现身!这 4 个姓氏全是他的血脉,看看有你的吗?

猫眼观史
2025-10-27 22:56:06
希尔顿被嘲成人片女主?香水帝国年入数亿,撕C罗剧本活自己!

希尔顿被嘲成人片女主?香水帝国年入数亿,撕C罗剧本活自己!

罗氏八卦
2025-10-25 09:31:44
22岁勇夺欧洲杯金靴,24岁却被卡佩罗按在替补席,天才受困于教练

22岁勇夺欧洲杯金靴,24岁却被卡佩罗按在替补席,天才受困于教练

足篮大世界
2025-10-13 20:25:54
夫妻性生活“前戏”怎么做?分享5个被低估的升温技巧,点燃全场

夫妻性生活“前戏”怎么做?分享5个被低估的升温技巧,点燃全场

精彩分享快乐
2025-09-12 12:58:00
最新GDP十强!杭州成“显眼包”,广州筑底,南京稳住身形了!

最新GDP十强!杭州成“显眼包”,广州筑底,南京稳住身形了!

城市财经
2025-11-03 12:02:33
郑丽文刚委派萧旭岑访问大陆,侯友谊就公开唱反调,露出真实面目

郑丽文刚委派萧旭岑访问大陆,侯友谊就公开唱反调,露出真实面目

boss外传
2025-11-02 18:25:03
汪峰演唱会翻车被群嘲,葛荟婕:只往女人身上使劲,唱不上去正常

汪峰演唱会翻车被群嘲,葛荟婕:只往女人身上使劲,唱不上去正常

阿纂看事
2025-11-02 22:20:54
9.6分!这部无数人心中的NO.1美剧,值得一看

9.6分!这部无数人心中的NO.1美剧,值得一看

i书与房
2025-11-03 18:10:03
范丞丞爸爸晒75岁生日照,打扮帅气头发浓密,看着像五十岁出头的

范丞丞爸爸晒75岁生日照,打扮帅气头发浓密,看着像五十岁出头的

石场阿鑫
2025-11-03 12:34:01
12+12!加盟首秀!火箭昔日半兽人内线

12+12!加盟首秀!火箭昔日半兽人内线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01 00:03:32
红军村最后一座大型煤矿,正式落入俄军之手

红军村最后一座大型煤矿,正式落入俄军之手

碳基生物关怀组织
2025-10-28 22:34:51
山西省忻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郭建平被“双开”

山西省忻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郭建平被“双开”

界面新闻
2025-11-03 20:18:54
轰-6K抵近台岛,赖清德呼吁国民党联手,郑丽文果然没让大陆失望

轰-6K抵近台岛,赖清德呼吁国民党联手,郑丽文果然没让大陆失望

小lu侃侃而谈
2025-11-02 19:21:27
师部开大会,师长不知内容?没想到是批自己,也没惯着,离开部队

师部开大会,师长不知内容?没想到是批自己,也没惯着,离开部队

南书房
2025-11-03 22:30:03
大量朝鲜游客涌入吉林,他们不去旅游,竟为了我国白酒

大量朝鲜游客涌入吉林,他们不去旅游,竟为了我国白酒

涛哥美食汇
2025-10-28 12:29:04
商务部部长:敦促日方尽快将中方有关实体移出出口管制最终用户清单

商务部部长:敦促日方尽快将中方有关实体移出出口管制最终用户清单

新京报
2025-11-02 20:54:08
2025-11-04 02:32:49
新周刊 incentive-icons
新周刊
一本杂志和一个时代的体温。
21145文章数 128998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全国科普月“科学追光计划”边疆行进校园活动第二站

头条要闻

日本组建特种作战旅 主要面向海外作战

头条要闻

日本组建特种作战旅 主要面向海外作战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旅游
房产
亲子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上海迪士尼官宣"更新"!再造第四座主题酒店

房产要闻

信达·繁花里 | 老照片征集活动 温情启幕

亲子要闻

接受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然发展,多看电子产品没什么问题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