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为看个专科医生,大清早赶车、排队、折腾一整天的经历?在遂宁市安居区,这样的日子正悄然改变。
“阿姨,头稍微抬一点,我看看你眼底……”上午8:00,在聚贤镇卫生院尹宁芝医生的诊室里,已经有患者前来就诊,邵素兰是尹宁芝的“老熟客”了。
![]()
“之前眼睛干得像有沙子,看东西模模糊糊,以前镇卫生院没有五官科,需要坐车去安居城区看,很麻烦。”邵素兰告诉小编,自从尹宁芝来了之后,她方便了许多,“尹医生不仅给我开了药,还教我怎么热敷、怎么滴眼药水,现在只需要每周来复查一次。”
今年,安居区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选派4名医疗专家开展支援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行动”明确纳入年度41项民生实事。尹宁芝便是选派的专家之一。
![]()
作为区人民医院眼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主治医师,从今年3月起,尹宁芝就成了聚贤镇卫生院的“常驻专家”,在这里驻点服务一整年。“咱们镇里老人多,眼表炎症、耳朵里长耵聍、过敏性鼻炎这些毛病特别常见,以前没专科医生,大家要么硬扛,要么往城里跑。”尹宁芝一边给村民检查,一边给小编说。
适逢赶集的日子,病人较平时多,尹宁芝还会提前半小时到岗,把诊室的灯、检查仪器都调试好。非赶集的日子,她就搬到住院部一楼的诊室,既能坐诊,还能帮卫生院的年轻医生分析病例、带教实操。
“我就是想把自己会的都用上,让乡亲们不用再折腾。”尹宁芝说。
![]()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形式多样,区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共建“名医工作室”“专家工作室”、联建“专科门诊”等模式,同样在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果说尹宁芝是聚贤镇村民的“健康邻居”,那区人民医院外一科主任医师彭华,就是安居区第三人民医院(拦江镇中心卫生院)外科团队的“技术领路人”。每周四早上7:30,彭华都会准时开车前往第三人民医院(拦江镇中心卫生院)。
![]()
“从今年6月开始,每周四我都过来,上门诊、查病房、做手术,最主要是帮他们把胃肠外科的技术提上来。”彭华说,“来回转院不仅耽误时间,还增加老百姓的开销,我们过来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不久前,安居区第三人民医院(拦江镇中心卫生院)接收了一个需要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患者,彭华和该院外科副主任罗翔一起制定手术方案,1小时左右就完成了手术。
“彭老师在手术台上一边操作,一边跟我们说‘这里要注意避开血管’‘缝合的时候力度要均匀’,比在书本上学得直观多了!彭老师在医院工作的这段时间,我们在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相关的治疗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罗翔说起这事,语气里满是感激。
“我希望把技术留在这,就算我以后不来,他们也能独立解决问题,这样老百姓才能真正受益。”彭华说。
![]()
其实,尹宁芝和彭华的故事,只是安居区推进医疗下沉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安居区持续推进“医疗下沉”,把区级医院的专家、名医“送”到乡镇卫生院,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据统计,截至目前,安居区已经累计建成“名医工作室”10个、“专家工作室”1个,联建“专科门诊”1个。区级医院先后派出妇产科、五官科、外科等科室的骨干医生,到基层坐诊150余次,服务乡亲们超过3000人次。
![]()
现在走在安居的各个镇,你会发现:以前镇上卫生院“看不了专科病”的情况少了,村民们不用再凌晨起床赶车去市区看病了,基层医生的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了——“往上跑”的奔波少了,“就近看”的安心多了,这道“家门口的健康屏障”,正稳稳护着咱们安居人的幸福生活。(邓学兵 来源:安居融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