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万能光学“魔镜”
传统光学器件都是什么样的?透镜、分光器、滤光器等光学器件都需要精确的几何结构(如表面光滑度、曲率等)和材料特性(如折射率、非线性特性等)来实现特定的功能,所以每种光学功能都依赖于不同的光学元件和设计。
![]()
比如透镜要通过弯曲光线来聚焦光束;光纤耦合器则需要在精确的角度和尺寸上进行设计,以将光束从一根光纤导引到另一根光纤;调制器则是通过改变光的振幅、相位或频率来调节信号……这也导致长期以来,光学器件是按照“一设备、一功能”的模式来设计。
有没有可能,将这些光学功能全部集成于一块小小的芯片?还真做到了。
![]()
光芯片的应用
近期日本基础科学研究所NTT Research联合康奈尔大学、斯坦福大学,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可编程非线性光子芯片”,其成果已发表于《自然(Nature)》杂志。这项重大突破允许在单一芯片上,实现快速切换多种非线性光学功能,彻底颠覆了传统光子器件“一设备、一功能”的设计范式。
光子芯片可跟我们常说的CPU这类跑“电”的电子芯片不一样,它的“布线”也就是集成电路叫作“光波导”,简称为“光布线”,它刻在芯片上,成为光子跑来跑去的跑道。至于这款使用了氮化硅(SiN)作为核心材料的可编程非线性光子芯片,是怎么实现“可编程”的,需要展开讲讲。
02
芯片的可编程能力
简单来说,这款光子芯片能够通过投射特定的光图案来动态修改芯片。
传统光芯片的光波导“道路”和芯片“功能区”——也就是能过滤特定颜色的光栅,光栅需要在生产芯片时通过纳米加工技术永久地刻在材料里,经过光罩、蚀刻等工序后都是固定的,物理上无法更改。
而这款新光子芯片可以视作一个开放的大平台,底层核心当然也有光波导,而且用的还是氮化硅这个目前非常热门的材料。不过研究团队在这个光波导上面覆盖了一层“光感应层”,这个感应层的材料也很特殊,名为富硅氮化物(SRN)。
![]()
光感应层的变化过程
这个SRN平时是绝缘的,只有当一些特定波长的光照过来时,它会局部变为导电状态。具体怎么来应用这一特点?
首先研究团队要把整块芯片通电,专业术语叫“施加偏压”;然后再拿出朴实无华的投影仪,用绿光照射在光感应层上,感应层上立刻就能画出相应的导电区域;这时被绿光照到的地方全部“活”过来了,允许电场通过,并且渗透到底层核心材料区域,没照到的区域依然保持绝缘状态。
冲进去的电场能直接改变芯片的物理特性,触发了电场诱导非线性光学功能,在那个区域内瞬间生成了一个虚拟的光学结构。
这也就意味着,它们可以用光在芯片中“写入”光路和光栅,并且通过精确控制进入芯片的光图案、改变光的空间分布或相位,进而实现对光学功能的“编程”。
这让光芯片能够像计算机芯片一样,通过软件或控制信号动态地改变功能。就好比有了一个“万能水龙头”,扭动旋钮,它就能流出咖啡、果汁或可乐,而不是像传统水龙头那样,每个只会出一种饮料。
03
光子 vs 电子
“光芯片”优势
为什么我们要费劲儿研究光芯片?为什么光子携带讯号比电子携带讯号好?这些问题想必很多人是有疑惑的。
我们得从“光子”和“电子”这两者的基本区别谈起。在粒子物理学中,电子是费米子,费米子的特点就是不能同一个量子状态,大家都很有个性,性质类似的电子会把彼此弹开,也就是说,电子不能“重叠”,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导致电子在电路中互相排斥。当电子需要在一个狭窄的通道中流动时,它们之间的排斥作用,类似人挤人时的推搡,会导致它们的流动变得不那么顺畅,能量也会浪费掉。总的来说,电子芯片不仅慢还容易产生能量损耗,这也是我们手机用久了发烫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光子是玻色子,玻色子的特点是可以同一量子状态重叠。这就像一群人可以非常和谐地站在一起,哪怕再小的通道,光子都能叠在一起轻松通过,而且它们会协同作用,共同向前移动,不会互相排斥。
这是什么状态?光子流动时,几乎没有阻力,因为它们不会像电子那样因为排斥而互相“推搡”。而且光子传播时几乎不受材料阻碍,能量损失极小,这意味着光芯片可以非常高效地传输信息,再加上光子不产生电阻,所以不会因电阻而升温。
你可以把电子想象成一个个非常“独立”的武林高手,每个人都只能单独出招,而且出招时会把其他人推开;而光子则像是一群“团队协作”的武林高手,大家齐心协力,出招时配合默契,能量直接传递给最前面的人,不会相互干扰,传递效率也更高。
具体来看,光子芯片的计算速度大概比电子芯片高3个数量级,而功耗仅为电子芯片的百分之一。可以说,相比于电子集成电路或电互联技术,光芯片展现出了更低的传输损耗 、更宽的传输带宽、更小的时间延迟,以及更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信息获取与处理效率的需求持续攀升,但摩尔定律失效在即,这也是为什么硅光技术异军突起,正凭借其在高传输速率、高能效比、超低延迟等方面的突出优势,成为半导体领域竞争的另一条赛道。
04
重新定义光芯片尚需时日
既然明白了光芯片的优势,那就更应该明白全球首个“可编程非线性光子芯片”的含金量。它不仅为光芯片领域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降低了成本,还能提升生产效率。
传统光芯片每个设备都有固定的功能,而这款可编程芯片能够通过改变光图案,来快速重构不同的光学功能。一个芯片就能在不同的光学任务间切换,这多简便!
![]()
光子相对于电子有一定优势
既然不需要为每个光学功能都设计一个单独的部件,这大大减少了设备的数量,降低了整体生产成本。再加上不需要大量专用制造步骤,生产过程也会更简便、精准,也就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良率——这可是芯片产业的盈利命脉。
不过现在的“可编程非线性光子芯片”只是个原型机,最大的问题就是慢,换“招式”的频率大概是一秒一次,想要真正应用,至少要百倍的效率提升才够。
![]()
微信订阅
欢迎邮局订阅2026年《电脑报》
订阅代号:77-19
全年订价:400.00元 零售单价:8元
邮局服务热线:11185
编辑|张毅
主编|黎坤
总编辑|吴新
爆料联系:cpcfan1874(微信)
壹零社:用图文、视频记录科技互联网新鲜事、电商生活、云计算、ICT领域、消费电子,商业故事。《中国知网》每周全文收录;中国科技报刊100强;2021年微博百万粉丝俱乐部成员;2022年抖音优质科技内容创作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