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PD )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关键病理特征为 α- 突触核蛋白( α-syn )的异常聚集。近年来,研究者提出基于 α-syn 起源与传播路径的两种亚型划分: “ 脑优先 ” 型,病理始于脑内结构;以及 “ 体优先 ” 型,病理起源于外周自主神经系统【1】。然而,由于传统尸检方法难以追溯病理的初始发展过程,这两种亚型在活体中的具体病理差异一直缺乏直接证据。
皮肤活检技术的兴起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可能。皮肤富含小纤维和自主神经纤维,是外周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研究显示,在 PD 患者的皮肤中可检测到与大脑一致的磷酸化 α-syn ( p-α-syn )沉积,并且利用实时震动诱导转化( RT-QuIC )技术,还能检测出具有朊病毒样播种活性的 α-syn 聚集体【2,3】。因此,皮肤组织成为研究 PD 病理起源、早期诊断乃至分型的重要窗口。
近日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杨靖教授与许予明教授团队在Brain杂志 上发表了题为Distinct cutaneous α-synuclein signatures in body-first and brain-first Parkinson’s disease subtyp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皮肤活检,系统比较了“脑优先”与“体优先”亚型PD患者在远端小腿与颈部皮肤的p-α-syn沉积与α-syn播种活性,首次在活体层面揭示了两者在外周神经系统中α-syn病理的差异,为PD精准分型提供了关键病理依据。
![]()
研究共纳入 205 名 PD 患者,根据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 RBD )与运动症状出现的先后顺序,划分为 126 名 “ 脑优先 ” 型与 79 名 “ 体优先 ” 型,同时招募 60 名健康对照。所有参与者均接受小腿与颈部皮肤活检,并进行 p-α-syn 免疫染色与 RT-QuIC 分析。
临床表现上, “ 体优先 ” 型患者表现出更突出的非运动症状,包括嗅觉减退、体位性低血压、泌尿功能障碍、便秘及泌汗异常等。皮肤神经纤维密度分析也显示, “ 体优先 ” 型患者在汗腺和立毛肌神经支配方面出现更严重的去神经化改变,与其更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相符。
研究最核心的发现,在于两种亚型皮肤 α-syn 病理分布模式的不同。 p-α-syn 免疫染色显示, “ 体优先 ” 型患者总体阳性率高达 92.4% ,远高于 “ 脑优先 ” 型的 61.9% 。更重要的是,其病理分布呈现 “ 远端 - 近端 ” 梯度 , 远端小腿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颈部。而 “ 脑优先 ” 型则相反,呈现 “ 近端 - 远端 ” 模式,颈部阳性率高于小腿。研究者创新性地提出 “p-α-syn 扩散系数 ” ,进一步量化病理负担,发现 “ 体优先 ” 型在远端小腿的扩散系数更高,显示其病理蛋白沉积范围更广。
RT-QuIC 技术检测 α-syn 播种活性的结果同样支持这一结论: “ 体优先 ” 型患者皮肤样本表现出更强的播种活性,其最大荧光强度更高、达到阈值时间更短,表明其 α-syn 聚集体诱导错误折叠的能力更强。相关性分析还发现,皮肤 α-syn 病理指标与多种非运动症状评分显著正相关,尤其在 “ 体优先 ” 型中更为突出,从而在病理与临床表现之间建立了紧密联系。
综上所述,该研究首次在活体层面系统揭示了 “ 脑优先 ” 与 “ 体优先 ”PD 亚型在外周 α-syn 病理上的明显差异。这一发现为 PD 亚型分类提供了坚实的外周病理证据,也确立了皮肤活检作为精准分型工具的潜力。未来,这一微创工具有望应用于大型前瞻性研究,动态描绘 α-syn 在人体内的传播路径,助力疾病修饰疗法的开发。同时,研究也提示,未来生物标志物研究与个体化治疗应充分考虑亚型差异,推动针对不同起源路径的精准医疗策略。
![]()
研究流程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与精神医学部神经内科 杨靖教授 和 许予明教授 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博士生 刘明磊 、博士生 文婷婷 和 骆海洋 主治医师为共同第一作者。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brain/awaf395
制版人:十一
参考文献
1. Horsager J, Andersen KB, Knudsen K, et al. Brain-first versus body-first Parkinson's disease: a multimodal imaging case-control study.Brain.2020;143(10):3077-3088. doi:10.1093/brain/awaa238
2. Gibbons CH, Levine T, Adler C, et al. Skin Biopsy Detection of Phosphorylated α-Synuclein in Patients With Synucleinopathies .JAMA.2024;331(15):1298-1306. doi:10.1001/jama.2024.0792
3. Wang Z, Becker K, Donadio V, et al. Skin α-Synuclein Aggregation Seeding Activity as a Novel Biomarker for Parkinson Disease.JAMA Neurol.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8, 2020. doi:10.1001/jamaneurol.2020.3311
BioArt
Med
Plants
人才招聘
学术合作组织
(*排名不分先后)
![]()
战略合作伙伴
(*排名不分先后)
转载须知
【非原创文章】本文著作权归文章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作者的允许禁止转载,作者拥有所有法定权利,违者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