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CNN援引消息人士报道,五角大楼已向白宫表明向乌克兰转移“战斧”巡航导弹不存在作战风险。若获批准,将显著提升基辅远程打击能力,同时考验华盛顿对致命武器援助的底线。
据《陆军认知》11月1日报道,2025年10月31日周五,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援引三位美欧官员称,五角大楼联合参谋部已向白宫表示向乌克兰移交远程“战斧”巡航导弹不存在军事风险,最终政治决策权交予唐纳德·特朗普总统。
该报告发布前乌克兰已进行数周游说,且尽管特朗普此前曾表态不会“无偿出让”美国可能自需的武器装备。目前五角大楼与白宫均未官方确认,因此该选项仍属意向性阶段。
不过五角大楼关于美国库存不受影响的评估,使该信息对基辅、对追踪美国政策的欧洲伙伴、以及对已明确表态密切关注对乌供应“战斧”动向的俄罗斯都具有重要意义。
![]()
“战斧”巡航导弹是远程精确制导武器,配备常规或核弹头射程超过1,000英里,可由美国海军舰艇或潜艇发射执行纵深打击任务。图片来源:雷神公司
据CNN援引的官员称,该评估在特朗普10月17日与泽连斯基总统会晤前提交白宫。基辅在会晤中再次强调,唯有射程约1,000英里(现代化Block V型最高达1,600公里)的武器,才能使乌克兰对远超ATACMS或“风暴之影”当前打击范围的俄罗斯石油、能源及指挥控制基础设施构成威胁。
“战斧”传统是海基/潜射巡航导弹,但美军已演示多种陆基解决方案使乌克兰部署具备技术可行性。在2025年美国陆军协会展览(AUSA )上,奥什科什防务公司展示的X-MAV自动驾驶发射车在越野底盘搭载四枚“战斧”,正是可向伙伴提供或仿制的“射击后撤离”平台。
美国陆军“堤丰”中程导弹系统已在日本和澳大利亚试射,使用衍生自Mk41的集装箱式发射装置搭载四枚“战斧”,证明该导弹无需海军即可陆基操作。
即便库存问题已解决,CNN援引的美官员强调乌克兰仍需解决训练、任务规划与系统集成问题才能有效运用该武器,特别是若华盛顿决定不随导弹提供陆军或海军陆战队发射装置。对此欧洲官员指出,乌克兰工程师已逆向开发出从老式苏制战机上发射英制“风暴之影”的方案,故预期基辅能改造陆基平台或在美方最小化“现场”支持下集成美制发射装置。
泽连斯基在X平台公开表示乌克兰计划在年底前扩充远程打击武器库,暗示基辅正伴随美国决策周期同步准备情报、目标开发与冲突规避体系。换言之,五角大楼的放行消除了后勤否决权,但作战负担、训练、发射阵地选址、部队防护与可靠通信将主要落在乌克兰及愿协助的欧洲盟友身上。
战略层面,对乌提供“战斧”将超越以往远程武器转让的质变界限:从乌克兰西部或中部发射的千英里巡航导弹可覆盖莫斯科、圣彼得堡周边关键节点及纵深后方能源设施,这正是普京总统10月初警告的“将引发新一轮升级”的打击范围。
俄官员持续向华盛顿传达此类打击无法改变战局但将严重损害美俄关系,该论点在特朗普与普京通话后似乎引起共鸣,或可解释为何特朗普向泽连斯基表示美国“需要”这些导弹(至少现阶段如此)。
与此同时,欧洲政府解读五角大楼评估消除了美国长期援引的限制依据,若俄罗斯继续使用包括9M729巡航导弹(基辅称已用于攻击乌克兰)在内的远程系统,美国在政治上将更难拒绝乌方请求。在此背景下,对乌提供“战斧”与其说是升级行为,不如视为欧洲打击射程的再平衡,但也将迫使盟国强化纵深防空并防范俄军在北约领土拦截乌克兰发射装置——即使这些装置仍部署在乌境内。
事态发展并不保证“战斧”必将交付乌克兰:五角大楼技术评估已完成,但任何转让仍取决于未公开的总统决策。不过CNN披露的要素——积极的库存评估、AUSA 2025展示的陆基发射方案、乌克兰公开宣示的远程打击扩展意图——均表明若做出决定,集成路径已然存在。在此情境下,“战斧”将为乌克兰提供打击俄后方目标的额外纵深打击工具,同时仍受制于华盛顿及其盟友持续评估的政治、作战与升级风险参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