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别再吹原子弹了!1945 年鬼子的荒诞处境:拿武器换窝头,出门即地狱,投降是唯一的选择

0
分享至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本号 · 共同思考讨论


现在网络上总有那么一个声音,说日本最终的投降,是因为大老美扔了两颗原子弹的原因,和苏联红军对关东军的最后一击,仿佛没有美国的原子弹,日本人还能坚持十年八年似的。

首先,小篇并没有无视苏、美在抗战中的发挥的巨大作用。

只是想说:教员早就把答案说得非常清楚,无论有无美国人的两颗原子弹,最终的结果都是中国人民一定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日本兵的囧境已经说明了一切。

1945年日本兵已经出现哪些资源枯竭的现象?

1945年的中国敌后战场出现了不少让人哭笑不得的场景。山东的鬼子扛着机枪偷偷找老百姓换玉米吃,山西的鬼子穿着四处漏窟窿的破旧军装拿钱买窝窝头。

还有的鬼子派代表去找附近的八路军武工队求和,说愿意用药品和弹药换粮食,还保证以后不再骚扰村民。


这一年距离广岛、长崎落下原子弹还有几个月,但在中国敌后日军早就没了当初3个月征服中国的嚣张。

不是他们突然变善良,而是真的怕死。正面打不过八路军,上头又没下令投降,只能放下皇军架子混口饭吃。

1945年日军的荒诞处境,还有他们从嘴角流油到吃糠咽菜的伙食退化史。1945年的日军早就没本事控制敌后了,以前他们下乡那叫一个嚣张,端着枪就往老百姓家里冲,粮食扛走,牲口拉走。要是有人敢拦,轻则打骂,重则开枪。

可到了这一年,鬼子出门都得提着心,走两步就四处张望,生怕路边突然冒出八路军的伏击。别说抢粮了,能找到口吃的就烧高香,只能靠求、靠换混口饭吃。

山东沂蒙山区的老乡们后来还总提起1945年春天的一件事,有股鬼子居然用一挺歪把子机枪和200发子弹跟村里换7500斤玉米和20斤地瓜干。

当时《大众日报》也报道过类似的事儿,说鲁南地区鬼子"拿武器换粮食"的情况特别多。

这股鬼子驻守的炮楼早就断粮了,鬼子小队长带着人出去抢了好几次,每次都被八路军伏击,要么被打跑,要么丢了好几个人。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冒险用机枪换粮食。


山西长治的情况更能看出鬼子有多窘迫。以前日本实际控制山西的时候,伪满发行的铝币是当时的流通货币。

到了1945年,大家都不认这种"汉奸票"了,铝币的购买力还不到十分之一。

许多村子倒退回以物易物的日子,用鸡蛋换布、用粮食换盐,跟回到原始社会似的。

1945年夏天,驻安国县的一个日军小队断粮好几天了,实在撑不住,居然派代表去找附近的八路军武工队求和,说愿意用药品和弹药换粮食,还保证以后不再骚扰村民。

双方约定在中间地带交接,鬼子真的交出了10支步枪和3箱子弹,换回了300斤小米。

1945年的敌后,八路军、新四军的游击战把日军折腾得够呛,他们出门就怕遇伏击,用鬼子自己的话说就是"出门即地狱"。

据统计,那时候日军单次外出运粮损失率能高达40%,要么粮食被抢,要么人被打伤打死。

久而久之,这些日本鬼子宁愿放下"皇军"的架子,拿着武器换粮食,和那些没用的铝币换取窝头。


也不敢再像以前那样横冲直撞,鬼子心里想的全是"今天能不能吃上饭"。

要知道,1937年日本刚侵华时,鬼子兵的伙食能让八路军战士羡慕,可是到了1945年,鬼子兵的口粮可以说连猪食都不如。

1937年的日军伙食标准有些什么?

那时候一个鬼子一天能领到600克精米、210克鲜肉、600克蔬菜,还有75克味精、0.08升酱油、20克砂糖,甚至每天能分到3克茶叶、0.4升清酒和一些甜食。

这样的配置,远超成年人的正常需求,因此 ,那时候的鬼子,个个吃得油光水滑,虽然个头不高,但肌肉结实,拼刺刀时爆发力特别强。

最让人眼馋的是牛肉罐头,所以,在《亮剑》里,张大彪说:缴获的日本罐头等战利品,吃得都都跑不动了,这情节绝不是虚构的。


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失去美国人供应的资源,日本国力急剧衰退,后勤就跟不上了,表面上还执行1937年的伙食标准,实际上早就开始"糊弄鬼子"。

精米不仅变成了糙米,还掺了大麦、高粱、小米,口感又糙又硬。牛肉罐头里的牛肉悄悄换成了金鱼肉、马肉,甚至沙丁鱼,吃起来又腥又柴。

以前管够的干菜也断供了,改成了日式丸子便当,一碗白米饭上放一颗梅干,红白相间与日本国旗非常相似。

这些鬼子兵被逼得练出了绝活,舔一口梅干就一口米饭,既能下饭又能补盐分,还得喊着"为了天皇",不然根本咽不下去。

到1945年,日军的伙食更是彻底崩盘,主食配给连200克都不不够,而且还全是发霉的糙米和陈年的杂豆,连发了芽的土豆都用上了。

至于牛肉罐头,早就没有了,都换成了牛血罐头,里面的牛血混着腥味,一般的鬼子兵尝了一口就吐了。

因此,很多人觉得日本投降是因为美国扔了原子弹。


根据上述内容,从1945年日军的处境来看,就算没有原子弹,他们也撑不了多久,至于美国的原子弹,对于日本而言更像是体面的安乐死罢了。

1945年的日本早就没了战争潜力,越来越差的穿衣和伙食都说明他们的物质基础已经崩溃。

其实,日本就像一栋豆腐渣房子,就算没有原子弹定向爆破也早晚会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文班18+18马刺险胜鹈鹕 福克斯复出首秀24分墨菲41+9

文班18+18马刺险胜鹈鹕 福克斯复出首秀24分墨菲41+9

醉卧浮生
2025-11-09 11:27:34
华国锋时期,领导阵容辉煌,中央先后任命31位副总理辅佐他

华国锋时期,领导阵容辉煌,中央先后任命31位副总理辅佐他

文史旺旺旺
2025-11-07 20:03:05
1.07亿元!萨巴伦卡打破女球员单赛季总奖金纪录

1.07亿元!萨巴伦卡打破女球员单赛季总奖金纪录

极目新闻
2025-11-09 15:51:29
吴艳妮穿紧身三角裤太窄被批“露骨”,到底碍了谁的眼?

吴艳妮穿紧身三角裤太窄被批“露骨”,到底碍了谁的眼?

傲娇的马甲线
2025-09-17 18:06:44
蔡正元重磅批判郑丽文参加秋祭活动,称中国国民党以后改名投降党

蔡正元重磅批判郑丽文参加秋祭活动,称中国国民党以后改名投降党

头条爆料007
2025-11-08 21:38:02
关于杨兰兰,终于破解出几条她的关键信息

关于杨兰兰,终于破解出几条她的关键信息

热点菌本君
2025-10-01 17:24:05
白应苍究竟有多狂?被抓前对通缉嗤之以鼻,宣判死刑后一脸不服气

白应苍究竟有多狂?被抓前对通缉嗤之以鼻,宣判死刑后一脸不服气

策前论
2025-11-09 13:29:38
俄乌冲突,正朝着我们原本不敢想象的方向发展,中国的国运要来了

俄乌冲突,正朝着我们原本不敢想象的方向发展,中国的国运要来了

朔方瞭望
2025-11-09 18:11:41
全智贤风波后首次露面,短发油腻气质大变,炒作贤妻人设遭吐槽

全智贤风波后首次露面,短发油腻气质大变,炒作贤妻人设遭吐槽

锋哥与八卦哥
2025-11-08 15:46:16
玄学提醒:转运的最好方式——避旧

玄学提醒:转运的最好方式——避旧

诗词中国
2025-11-06 19:39:48
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10 年了,张常宁和朱婷仍一个比一个牛

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10 年了,张常宁和朱婷仍一个比一个牛

体育快递小哥哥
2025-11-07 17:51:40
马英九:我不希望台湾成为第2个香港!

马英九:我不希望台湾成为第2个香港!

老范谈史
2025-06-24 21:07:05
军事专家:福建舰让一些国外决策者变冷静了

军事专家:福建舰让一些国外决策者变冷静了

环球网资讯
2025-11-07 15:47:09
张柏芝前老板曝猛料:为了钱像狗一样舔我!到手后马上翻脸不认人

张柏芝前老板曝猛料:为了钱像狗一样舔我!到手后马上翻脸不认人

八星人
2025-11-07 10:49:22
宣告退役14年后,张怡宁再破天花板,让整个乒乓球界“沉默”了

宣告退役14年后,张怡宁再破天花板,让整个乒乓球界“沉默”了

孤傲何妨初
2025-11-08 08:59:15
值班室被偷拍后续:2人多次违规出差,祖某被曝医德差,原配回应

值班室被偷拍后续:2人多次违规出差,祖某被曝医德差,原配回应

子芫伴你成长
2025-11-08 18:28:02
两个儿子天天啃老,68岁母亲变卖家产出国定居,5年后回国愣住了

两个儿子天天啃老,68岁母亲变卖家产出国定居,5年后回国愣住了

城事录主
2025-08-11 08:05:09
扬子江药业董事长徐浩宇北京买楼,22.54亿元拍下世贸大厦,赚了亏了?

扬子江药业董事长徐浩宇北京买楼,22.54亿元拍下世贸大厦,赚了亏了?

新浪财经
2025-11-09 21:12:52
贝拉尔迪造3球,绿巴萨痛击真蓝黑

贝拉尔迪造3球,绿巴萨痛击真蓝黑

体坛周报
2025-11-09 21:46:13
马鲁的年薪低到无法想象,其他外援挥金如土,他却在超然楼前驻足

马鲁的年薪低到无法想象,其他外援挥金如土,他却在超然楼前驻足

体坛小鹏
2025-11-09 07:37:24
2025-11-09 23:35:00
箫十三郞 incentive-icons
箫十三郞
有趣原创的新闻评论
4738文章数 130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两位欧洲政要将同日访华:一人曾被誉为欧洲"最帅王子"

头条要闻

两位欧洲政要将同日访华:一人曾被誉为欧洲"最帅王子"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健康
教育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亲子要闻

小龚大夫上线了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教育要闻

首届 “点燃活力建院” 秋季趣味运动会,燃爆湖北建院!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