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差距将缩小!以后不管体制内还是灵活就业,保障更均衡
为什么有的人退休养老金能上万,有的人却只有几百块?这种悬殊差距,终于要逐步改善了。
近期“十五”改革释放重磅信号:未来养老金差距将持续缩小,普通人的养老金要涨了!简单说,不管你是体制内职工、网约车司机,还是外卖骑手,以后的养老金不会再差出三六九等,大家的基本退休保障会越来越均衡。
体制内的不合理补贴将被规范,农民的基础养老金也不会再只有几百块,靠身份就能拿高薪养老金的时代正在慢慢过去。
数据显示,2024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达6.8万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为5322亿元,实际领取待遇人数1.8039亿人——这么算下来,平均每人每年能领约4万元退休金。但现实是,全国13亿多人口中,大多在体制外:农民、外卖员、灵活就业者等,大多按最低标准缴纳社保,退休后一个月可能只拿几百到一千多元。
而体制内哪怕是基础岗位,退休后月薪五六千、七八千也很常见,城乡平均养老金差距甚至超过16倍。更让人费解的是,“在岗的不如退休的”:农村在岗小学教师月薪4000多元,退休后却能拿八九千;某单位7424名退休职工,一年退休金支出近10亿元,人均十几万。反观三四线城市的毕业生,月薪普遍才三四千,连买房都难。
“十五”规划中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这不是说大家都拿一样的钱,而是基本保障水平保持一致。毕竟退休制度的初心是“老有所养”,核心是保障大家能过得下去,而非过得特别滋润;能满足正常生活需求就够了,无需过度奢侈。
更重要的是,让所有人都能拥有差不多的退休生活底线,不会因为身份不同,养老金就差出好几倍。只有这样,在岗的人才能觉得好好干活有奔头,退休的人能安稳度日,整个社会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好在国家已经着手改善,“十五”释放的信号非常明确:养老体系会越来越可持续、越来越公平。将来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大家都能拥有体面的晚年,不用为养老焦虑,敢消费、能安心生活——这才是每个人都期待的未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