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APP、软色情”,没想到有一天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词竟然被联系到一起。
10月28日, 国民级儿童APP“宝宝巴士”,被骂上了热搜。
原因是最近有家长在给孩子播放“宝宝巴士儿歌”时弹出的页面上竟然是“一名穿着暴露的女性躺在床上,嘴里塞着红布,还配文:三女共侍一夫,每月50万生活费”。
追问孩子才发现,原来每次打开“宝宝巴士儿歌”APP,开屏广告会直接自动跳转,弹出的画面低俗露骨,点进去后,还有擦边视频循环播放。
![]()
孩子哪里懂关闭?他们只觉得屏幕上的画面在动,误点几下,垃圾软件就自动下载到了手机里。
用过手机的人都知道,误装软件并不奇怪,现在的广告早已经无孔不入,连成年人都没法避免,更何况是小孩子。
但如果只是误装软件,家长们还至于如此愤怒。
要知道,“宝宝巴士儿歌”这款打着儿童专属旗号的APP,面对家长们信任,却把最污秽的内容直接递到了孩子面前,让孩子们受到不良引导,未免太丧心病狂了。
10月29日,宝宝巴士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出现在APP上的问题广告是第三方平台接入广告,抱歉审核难免存在疏漏,以后技术部门会排查。
![]()
罪责就这样轻轻带过,这事就结束了?
宝宝巴士,变成“成人巴士”,这种失责,不是一句道歉就能解决的。
![]()
而更令人气愤的是,擦边低俗广告,并非只出现在宝宝巴士这一款早教APP中。
放眼整个纷杂的互联网,无处不在的“软色情”早已渗透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
此前,已有家长在多款儿童教育类APP中发现类似问题。
某知名启蒙识字软件开屏广告中,频繁出现衣着暴露的直播引流画面,某动画播放平台中插广告以 “亲子互动” 为噱头,实际内容却充斥暗示性词语。
除此之外,孩子在刷短视频时,会突然划出充满性暗示的“擦边”舞蹈,在儿童游戏里,还收到“私聊”发来的不明链接......
不得不说,在面向未成年人甚至幼儿的 APP 中,频繁出现含成人内容的软色情争议广告,彻底打破了“软色情仅瞄准成年消费者”的认知。
![]()
这不是意外,这是精心设计的“流量陷阱”。
不良信息往往被包装成“好奇”、“好玩”的形式,精准投放到儿童聚集的网络场所。它们就像裹着糖衣的毒药,利用孩子天生的好奇心。更可怕的是,这些内容不是在“污染”孩子,而是在“劫持”他们正在发育的大脑。
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的研究表明,童年期接触色情内容,相当于让大脑经历一场“神经风暴”。
这不仅仅是“学坏了”那么简单,而是生理层面的改变:过早“性”化。
有孩子开始对女同学做出不雅动作,他并不理解这些行为的含义,只是机械模仿。
一个三年级的女孩被问:“你的理想是什么呀?”“我想当网红!”追问为啥?孩子说:“有个小姐姐粉丝可多了,长得好看还能穿黑丝。”
有几个男孩课间打闹时,喊的居然是“石头剪刀布,脱你妈内裤”这种黄段子,糙得让人心里发寒。
心理专家指出,这是典型“童年期性化”表现,这表明孩子的行为与情感认知严重脱节。
早前,江苏连云港发生过一件震惊三观的事,一个成年女性正常在路上走,结果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骑着车一路跟着。
一开始是夸她漂亮,女生说谢谢,结果孩子紧接着来了一句: “我能摸下你的大腿吗?”
![]()
更可怕的是,曾经在广东湛江一所小学的楼梯拐角处,6个男孩把一名12岁的女同学围了起来,并对其动手动脚。
江西乐平也有类似的事件,7岁的女孩在电梯里突然被一个14岁的男孩捂住嘴、掐住脖子,实施了猥亵。
最让人痛心的,还是当年震惊全国的大连男孩奸杀案。一个13岁的男孩,早前就曾偷偷跟踪多名女性邻居,还曾故意撩起年轻女孩的裙子。最终,他将一名年仅10岁的女孩残忍地奸杀。
这些孩子,或许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在犯罪,他们可能只是把从软色情里看到的、听到的,当成了可以模仿的游戏。
简直太可怕了,所以这件事不是他们道个歉,这个事情就轻飘飘过去了。
凡是敢给儿童推送软色情、用孩子赚脏钱的,发现就要重罚,罚到他们没有本钱再继续祸害孩子们,并付出惨痛的代价。
只有让违法成本高到无法翻身,那些黑心商家才会收起歪心思。
我们总说“孩子是未来”,可如果连给孩子一个干净的信息环境都做不到,还要什么未来可言?
守护孩子的纯真,从来不是个体的责任,当然个体也根本无法做到,希望全社会的人都肩负起这个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