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喝酒与健康寿命关联性研究:分析11558名饮酒者数据

0
分享至



“小李,快醒醒!”一个冬日深夜,急诊科的医生惊慌失措地冲进了病房。床上的老李,今年58岁,是工地上的“酒桌红人”。这天晚上,他照例陪客户喝了几杯。回家后,家人只以为他太累,怎么叫也不答应。

可几个小时后,老李突然剧烈呕吐,直接昏迷不醒。等家人发现送到医院时,空气中还残留着浓烈的酒味,但生命的迹象已不可逆转地流逝。这一幕并非个例。在我们的生活中,“喝酒”常常被当作活络气氛或表示情意的纽带,却很少有人认真反思,饮酒习惯究竟会对寿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你是不是也听过“管住嘴,迈开腿,不如酒桌上少干杯”?有人说“小酌怡情,适量更健康”,也有人力主“滴酒不沾最靠谱”。那么,真相到底站在哪一边?调查了11558名饮酒者后,科学家们终于给出了答案。而结果,也许会颠覆你的认知——尤其是最后一个细节,很多人一直忽视!

饮酒与寿命关联的科学调查,终于有了可靠依据。BMC Public Health期刊公布的一项大数据调查纳入NHANES数据库2007—2016年的11558名饮酒者,对饮酒与长寿因子的关系做出评估。研究聚焦了一种被称作“Klotho”长寿蛋白,科学界认为这种蛋白水平越高,人体衰老越慢。

令人震惊的是——饮酒量越大,血清Klotho水平就越低,寿命风险也随之升高。不仅中重度饮酒人群的Klotho水平下滑明显,连原本只是偶尔、轻度饮酒的人也受到影响。这组数据在排除了年龄、性别、慢性病等干扰因素后依然显著成立,说明不只是酗酒可怕,哪怕“小酌”,其影响也可能会“默默叠加”到你没察觉的地方。



更有大量权威医学文献指出——任何程度的饮酒,都与各种慢性病及早亡风险相关。无论是心脑血管事件、癌症,还是神经退行性疾病,饮酒都在暗中“推波助澜”。

不少人以为,只有酗酒才伤身,适量饮酒“百无禁忌”。真相却恰恰相反。以下结果,可能让你大吃一惊:

对大脑损伤不可逆

一项对4万名40-69岁健康成年人的长期队列研究显示:每天超过1-2个“酒精单位”,脑灰质、白质体积持续缩小,影响认知与记忆能力。

心血管病高发“隐形推手”

2023年北京大学51万人大样本分析得出:“即使很少量饮酒,卒中、冠心病、心衰等风险也会升高。”世界心脏联盟2022年发布摘要也明确指出“适量饮酒有益健康”是误区,红酒对心脏好的说法并不成立。



衰老进程悄然提前

大数据分析发现,饮酒者的生物衰老分子标志“Klotho”下降远超不饮酒人群,长期饮酒显著加速衰老进程,加大慢性病和早逝概率。

意外风险、致癌物质长期埋伏

酒精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酒量再好也无“豁免权”。而大量饮酒还常常诱发跌倒、醉酒呕吐窒息,甚至猝死等突发意外——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在急诊科早已不是新鲜事。

更值得警惕的是,有些伤害并不是当下发生,而是在你以为“自己还能扛”的日子里悄悄积累,等到发现时,情况往往已不可逆。



许多人都说,“工作应酬,节日聚会,哪能真的滴酒不沾?”但健康的敬酒方式,或许能让你少走弯路。这几条建议,请务必收下——

绝对不要空腹饮酒

餐前摄入高蛋白、高脂肪类食物(如酸奶、面包)可显著延缓酒精吸收,降低胃肠刺激及醉酒概率。



避免混合饮酒,度数高的酒尤其要慎重

不同酒混着喝,协同作用会大大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增加急性酒精中毒风险。

小口细饮,尽量控制总量

中国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日摄入的酒精量不宜超过15g,以此为界,超标即为“饮酒过量”(相当于啤酒450ml,红酒150ml,白酒30ml,仅供参考)。

喝酒过程中多喝水,拒绝以饮料替代水

酒精易引起脱水,饮酒时搭配白开水补充体液远好于饮料、茶水等“挂水”。

儿童、青少年坚决拒绝饮酒入门体验

未成年人神经和器官尚未发育完全,任何酒精摄入都可能导致不可逆伤害——“让孩子尝一口”极其危险,须高度警惕。

每逢佳节,成年人也要牢记,身体健康才是最好的“敬酒”。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长沙知名医生“翻车”17分钟,该封杀还是留用?回应:组织在调查

长沙知名医生“翻车”17分钟,该封杀还是留用?回应:组织在调查

火山诗话
2025-11-06 12:16:27
67岁老人哭诉:我和老伴的退休金共11000,现在却连20块都拿不出

67岁老人哭诉:我和老伴的退休金共11000,现在却连20块都拿不出

拾代谈生活
2025-11-07 02:16:33
11月6日晚间沪深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公告最新快递

11月6日晚间沪深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公告最新快递

新浪财经
2025-11-06 22:20:48
“会打扮”和“不会打扮”的女人:差别有多大?看这些对比就知道

“会打扮”和“不会打扮”的女人:差别有多大?看这些对比就知道

白宸侃片
2025-11-01 11:04:21
湖南医院后续,曾医生事业家庭被毁,疑被人做局被拍,当地已介入

湖南医院后续,曾医生事业家庭被毁,疑被人做局被拍,当地已介入

千言娱乐记
2025-11-06 16:48:47
拿咱们当傻子

拿咱们当傻子

生活魔术专家
2025-11-06 13:10:54
什么时候吃降压药合适?早上空腹能吃吗?告诉你答案

什么时候吃降压药合适?早上空腹能吃吗?告诉你答案

泠泠说史
2025-11-06 15:45:43
惨烈的绞肉大战!方硕川队燃尽了自己,廖三宁却拖后腿送辽宁出线

惨烈的绞肉大战!方硕川队燃尽了自己,廖三宁却拖后腿送辽宁出线

后仰大风车
2025-11-06 18:08:52
在蒙古住了两个月,才知道,蒙古的艰苦,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在蒙古住了两个月,才知道,蒙古的艰苦,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诗意世界
2025-11-06 11:13:06
0-1!欧冠首支出局队基本确定:换了主帅继续输!6连败近乎被淘汰

0-1!欧冠首支出局队基本确定:换了主帅继续输!6连败近乎被淘汰

球场没跑道
2025-11-06 11:21:21
令人担忧!国足3大名将或失宠,与邵佳一不兼容,恐结束国脚生涯

令人担忧!国足3大名将或失宠,与邵佳一不兼容,恐结束国脚生涯

国足风云
2025-11-06 08:44:51
立冬吃饺子,别管多忙,记得:2馅不吃、4事不做,别犯忌讳

立冬吃饺子,别管多忙,记得:2馅不吃、4事不做,别犯忌讳

阿龙美食记
2025-11-04 11:50:20
科技巨头再投500亿瞄准这个赛道

科技巨头再投500亿瞄准这个赛道

中国新闻周刊
2025-11-05 10:51:13
金价一波大涨过后,为何三四线城市金店先撑不住了

金价一波大涨过后,为何三四线城市金店先撑不住了

澎湃新闻
2025-11-06 16:50:31
为什么有的人脸上有大块的老年斑,有的人脸上却很干净?原来如此

为什么有的人脸上有大块的老年斑,有的人脸上却很干净?原来如此

爆炸营养彭鑫蕊
2025-11-06 16:37:49
越南内部资料披露:杨得志为什么在中越战争中会比许世友厉害?

越南内部资料披露:杨得志为什么在中越战争中会比许世友厉害?

老范谈史
2025-11-06 13:55:44
中科大硕士求职比亚迪被拒,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HR:问你母校!

中科大硕士求职比亚迪被拒,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HR:问你母校!

知晓科普
2025-11-05 15:21:19
内陆首个国家级新区升格为行政区,两江新区坐拥36家上市公司,位居重庆第一

内陆首个国家级新区升格为行政区,两江新区坐拥36家上市公司,位居重庆第一

时代周报
2025-11-06 22:20:06
国运来了挡不住!30亿吨铁矿重见天日,美媒:中国将改写全球格局

国运来了挡不住!30亿吨铁矿重见天日,美媒:中国将改写全球格局

来科点谱
2025-11-06 13:44:10
郭可盈在香港买37万国产电车,与丈夫现身提车,林文龙打扮好时尚

郭可盈在香港买37万国产电车,与丈夫现身提车,林文龙打扮好时尚

黔乡小姊妹
2025-11-06 11:23:26
2025-11-07 04:59:00
阿晪美食
阿晪美食
喜欢做菜,享受做菜的过程
1112文章数 9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教育
亲子
家居
旅游
本地

教育要闻

小升初几何题,难倒了不少小学毕业生

亲子要闻

让宝宝少咳嗽、让孩子晚近视、为罕见病早行动 进博展商交出儿童健康民生答卷

家居要闻

别样府院 畅享诗意生活

旅游要闻

11月6日最佳情报|济南郎茂山日出美如画,三媳妇山奇峰峻美!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