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期焦点:民生周刊记者 畅婉洁
在医院里,药剂科常被简单地视为“发药的地方”,药师也被一些人认为是按方抓药的“搬运工”。
随着药师法立法进程加速推进,药师的专业价值日益受到社会认可。“在现代医疗体系中,药师的核心价值早已超越药品调剂本身。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和慢性病患者数量持续增长,合理用药的需求日益凸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张海英说。
![]()
张海英(图/畅婉洁)
药师在预防用药错误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合理用药是药师发挥“守门人”作用的关键领域。
“在门诊药房,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用药问题。”张海英说,“有的患者同时服用多种具有相互作用的药物,却不自知;有的老年患者经常漏服药物或重复服药。”这些看似细小的问题,却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张海英强调,药师在预防用药错误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在药物选择上,张海英强调:“不要自行购买和使用处方药,即使知道自己的症状,也需由医生明确诊断开具处方后使用。”她指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医药的发展,部分患者倾向于通过网络平台自行购药,这种行为存在很大隐患。“比如,有的患者咳嗽就自行服用抗生素,但实际上可能是病毒感染或过敏因素导致,错误用药不仅延误治疗,还可能引发细菌耐药问题。”
在药品储存方面,张海英指出,家庭药箱管理存在常见误区,“药品随意放,这是最常见的错误储存方式”。将药品随意放在厨房、卫生间或阳台,这些地方的温湿度、光照等并不符合药品的储存条件,容易导致药品变质。她提醒公众注意药品有效期,“药品包装上的有效期通常指未拆封状态下的保质期”。
在药物与饮食搭配方面,张海英提示:“在用药期间,某些药物与食物、保健品的搭配可能减弱或增强药效,引起不良反应,带来健康风险。”除了广为人知的“头孢配酒”,她还列举了镇静药与酒精、布洛芬与咖啡等多种“致命搭配”。
在药品选择上,针对患者常陷入的“价格越贵效果越好”误区,张海英给出了清晰答案:“药品的好坏与价格高低、是否进口没有直接因果关系。”她强调:“用药必须遵医嘱,避免自行因价格或产地盲目换药。”
从发药人到全生命周期药学管理
在医疗卫生体系持续完善的背景下,药师的角色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张海英对此深表认同:“药师的工作已经转型,从传统以药品为中心转为以患者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
面对我国老龄化加剧、慢性病负担加重的现状,张海英认为药师的专业价值更加凸显。她非常认同“全生命周期的药学管理”这一提法,并积极推动药师服务的转型升级。
为充分发挥药师作用,张海英建议患者在取药时主动咨询。“这药我该怎么吃才最安全有效,有没有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她表示,“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能让药师给予精准用药指导,帮患者把药用对、用好,避免用药错误。”
在人才培养方面,张海英强调现代药师需要具备更全面的能力,“除了扎实的药学专业知识,我们还要学习临床医学知识、沟通技巧、心理学知识等。现在许多医学院校已经调整了药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增加了临床实践环节,让学生早期接触患者,培养临床思维”。
“药师除了掌握药学专业知识外,还需了解常见疾病的知识。另外,还需要延伸服务边界,设立家庭药师,走进患者家中,指导患者用药、做好家庭药箱管理。这些转变使药师从药房窗口走到患者身边,真正实现全周期健康管理。”张海英说。
张海英指出:“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药师在基层医疗机构的作用将更加重要。我们正在探索建立区域药学服务中心,通过远程会诊系统,让大医院的药师可以为基层医疗机构的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同时,还可以建立药学随访档案,通过电话、互联网平台或线下复诊,定期评估患者用药依从性、安全性、有效性,优化用药方案等。”
“从发药的人到全生命周期药学管理,本质上是药师服务理念的根本转变,要以患者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将其作为药学服务的目标,实现患者全生命周期的用药管理、健康管理。”张海英说。
![]()
原文刊载于2025年第22期、10月27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杂志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民生无小事工作室
赵宁药师在人民日报社谈药学服务
国家卫健委药学政策
药师热议话题精选
药事网转载发布 | 尽情分享朋友圈 | 转载请联系授权
药事网
中国领先的互联网药师集团
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宝贵的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