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2025年,在政策调控、消费转型与存量竞争“三期叠加”的宏观背景下,白酒行业的深度调整进入“深水期”,已演变为一场对企业综合实力的全方位“压力测试”,各大酒企都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10月30日晚间,白酒行业龙头——洋河股份(002304.SZ)在这一特殊时期交出了一份备受关注的三季报。从报表数据及今年以来公司一系列战略举措来看,洋河股份不仅在去库存方面取得了亮眼成效,更通过主动调整为未来发展积蓄势能,其深厚的发展根基依然稳固。
“从三季报来看,洋河股份显然是在为未来发展做准备。只要今年底库存回到安全线,进一步改善价格体系,省内销售同比转正,那么2026年报表端就会呈现‘低基数+高弹性’的拐点。对于愿意长线投资的投资者而言,这段时期反而可能是洋河股份新一轮腾飞的起点。”中国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分析指出。
年内去库存成效显著 洋河轻装提质谋长远
库存问题一直是困扰白酒行业的一大难题。尤其在2025年商务消费萎缩、市场竞争聚焦宴席与大众消费的情况下,过高的库存不仅占用企业资金,还可能引发价格波动,影响品牌形象。洋河股份深知去库存的重要性,此前已率先开启了去库存之路,2025年更是加快了步伐,通过科学策略与精准措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在去库存策略上,洋河股份摒弃了极端化的做法,采取“阶段释放压力”模式,巧妙平衡自身库存流转与经销商负担,避免了“自身去库存快加重经销商压力”或“为经销商去库存导致自身业绩承压”的不良局面。同时,坚持“全国一盘棋”,将资源集中聚焦于江苏市场和高地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稳固重点市场,为去库存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战略基础。
在具体措施方面,洋河股份从经销商减负和产品控量稳价两方面双管齐下。据今年上半年相关数据测算,洋河股份为经销商(除前五)平均减负近40%,极大地缓解了经销商的经营压力,同时侧重推广顺价产品,吸引了更多省内经销商加入,进一步壮大了销售队伍。在产品端,公司以“开瓶”为政策导向,对梦6+、海之蓝等主导产品实施控量稳价,多方式推动产品动销,让产品真正流向消费者。
今年以来,洋河股份的去库存工作成果斐然。上半年末库存商品同比年初下降近60%,库存商品占存货比例也从去年的近13%降至5.35%;截至今年9月末,公司存货较期初下降3%,且其中基酒占比超80%,这意味着库存结构更加合理,优质基酒的储备为后续产品品质提升和市场竞争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前,洋河股份核心产品批价稳定。目前,梦之蓝水晶版与低度海之蓝较年初略有上升,梦之蓝M6+、高度海之蓝、洋河大曲(青瓷)基本稳定。价格的稳定不仅维护了品牌形象和市场秩序,更增强了经销商和消费者对品牌的信心,为企业后续发展扫清了库存障碍,实现“轻装上阵”。
主动加快调整强根基 新兴渠道突围开新局
面对行业变革,洋河股份并未被动应对,而是积极主动调整战略,公司从渠道合作、产品布局等方面入手,探索新兴渠道突围路径,为企业未来发展积蓄强大势能。
在渠道合作上,洋河股份敏锐地抓住电商发展机遇,与京东达成战略合作。此次合作并非简单的渠道拓展,而是基于对宴席与大众消费市场需求的精准判断,借助京东庞大的平台流量、完善的物流体系和丰富的用户数据,拓宽中低端及大众化产品的销售渠道。京东作为国内领先的电商平台,在消费者群体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良好的口碑,与京东的合作不仅为洋河股份带来了更多的销售机会,更提升了品牌在大众消费市场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在大众化产品布局上,洋河股份精准定位市场需求,推出了多款备受消费者青睐的产品。其中,洋河大曲高线光瓶酒定价59元,以“100%三年陈”为宣传亮点,成为中国百元以下光瓶酒中首次灌入陈年老酒的产品;凭借高性价比和独特的品质优势,在下半年正式推出后,48小时内销量破万瓶,成功登顶京东白酒热卖榜榜首,充分展现了市场对这款产品的高度认可。
此外,百亿级单品——海之蓝在2025年初完成第七代升级,采用“3年+5年”陈香酒体,定位中国白酒百元盒装酒中高性价比产品。目前,第七代海之蓝长期位居京东白酒热卖榜前10,累计售出超300万件,近15日销量超5000件,日均超300件,成为大众消费市场的明星产品。此外,针对中高端市场,洋河股份推出的梦6双瓶装,价格处于1000-2000元价位段,已连续8天位居京东白酒热卖榜该价位段前三,超50万人购买过,2025年双十一过半,已售出超1000件,在中高端市场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除了渠道和产品层面的调整,洋河股份在经销商合作模式和区域市场打法上也进行了积极创新。在经销商合作方面,面对行业内卷导致经销商加价空间被压缩的问题,洋河股份重构经销商利润体系,将过去经销商单纯依靠贸易差价赚钱的模式,转变为“固定返利+过程奖+综合评价奖励”的多元化利润模式。厂方统一终端成交价,让经销商不仅在销售结果上能赚钱,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也能创造价值;年度综合考评返利则类似“优等生特殊奖励”,不仅考核销量,还考核价格维护情况,激励经销商积极维护市场价格秩序。
同时,洋河股份还为经销商提供赋能支持,出人、出培训、出品鉴费用,帮助经销商把“市场做大”而非“库存搬家”,让经销商从“搬运工”转变为“品牌运营伙伴”,极大地提升了渠道粘性。
具体到区域市场的打法上,洋河股份采取“省内扎根,环苏筑墙”的策略。在省内,深耕宿迁大本营和苏中规模市场,守住100~200元、200~400元两个大众价格带基本盘,保障企业现金流和市场品牌势能;在环苏地区,针对安徽、山东、河南、湖北鄂东等市场实施点状突破,通过“一市一策”,结合“大会战与特种兵”模式以及专项费用支持,把网点密度和宴席场景吃透。
同时,洋河股份深入推进“两个下沉”,将渠道下沉到县、乡镇,消费下沉到宴席、聚饮,增加与消费者的接触频率,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实施“两个聚焦”,将资源向核心终端、核心团购商和各行业有影响力的商业领袖聚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些主动调整的举措,为洋河股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势能。
根基筑牢底气足 洋河未来增长仍可期
尽管2025年白酒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但从洋河股份2025年三季报及各项战略举措来看,公司发展根基依然牢固,为未来的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首先,从财务数据来看,洋河股份呈现出触底企稳的良好态势,多项关键数据反映出企业经营的积极变化。截至今年9月末,合同负债同比增加近30%,这一数据的增长表明经销商对洋河产品的信心逐步回暖,愿意提前备货,为企业后续的销售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次从品牌来看,洋河股份在白酒行业深耕多年,积累了深厚的品牌底蕴和良好的市场口碑。在2025年行业下行期,白酒行业价格倒挂现象较为普遍,而洋河股份中秋后主导产品“价格稳中有升”。价格的稳定不仅维护了品牌的高端形象,更增强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
再次从品质优势来看,今年以来洋河股份尤其注重品质提升,将“产能+老酒”优势转化为消费者可感知的“年份”标签,让消费者能够清晰了解产品的基酒年份和老酒添加情况,把“老酒”从企业资产变成消费者可以体验、可以炫耀的“社交货币”。这种对品质的执着追求,为洋河股份在300~800元价格带建立“质价比”护城河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巩固了品牌优势。
最后,从应对能力来看,洋河股份多次穿越行业周期,已经具备强大的对行业波动的适应能力。当前,洋河股份认识到行业周期是无法回避的现实,“穿越周期”的核心是与市场共生,而非通过“压货”来换取短期业绩,这种长远的发展眼光避免了短视行为对企业长期发展的损害。当前,洋河股份积极采取去库存、稳价盘、调整渠道和产品结构等措施,主动适应市场变化,正展现出强大的应变能力。
整体来看,洋河股份2025年三季报展现出了显著的去库存成效、积极的主动调整态势和牢固的发展根基。在白酒行业变革的关键时期,洋河股份通过科学的战略决策和精准的执行举措,不仅有效应对了当前的市场挑战,更为未来的持续增长积蓄了强大动力。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洋河股份必将随着行业回暖而再创佳绩,迎来新一轮腾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