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月亮 编辑| 王红 初审|文瑞前言
说起央视主持人王小骞,很多人对她的印象还停留在屏幕上那个端庄优雅的形象。
41岁高龄产女后,她的生活重心早就转移到了孩子身上。
最近她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女儿早早的成长经历,让不少家长看得心里五味杂陈。
![]()
这个曾经被诊断为矮小症的孩子,如今11岁已经长到了1米5的身高,这中间经历了什么?王小骞又是怎么带着女儿走过这段艰难时光的?
![]()
一个母亲的敏锐观察
王小骞发现女儿身高问题的时候,早早还在上幼儿园。
那时候接送孩子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站在幼儿园门口等孩子放学,看着一群小朋友蹦蹦跳跳地跑出来,她的心就开始往下沉。
![]()
早早总是那个最小只的,站在队伍里要比别的孩子矮出一大截,差不多有20厘米的差距。
作为母亲,王小骞心里很清楚早早是个早产儿,出生时就比足月的孩子要小一些。
她自己身高164厘米,小时候也是属于发育比较晚的类型,所以最开始她选择了等待。
那一年里,她像个科研人员一样记录女儿的各项数据,身高多少、体重多少、吃了什么、睡眠质量怎么样,全都详细记录在册。
![]()
她还特意让早早参加各种运动,游泳、跳绳、打球,希望通过运动能刺激孩子长个子。
这一年的观察期对王小骞来说格外煎熬。
看着女儿每天开开心心的样子,她不想表现出焦虑让孩子有压力,但内心的担忧却一天比一天重。
每次量身高,她都会默默计算生长速度,翻看各种育儿书籍,查阅医学资料,试图找到答案。
![]()
确诊那天的心情
整整观察了一年后,王小骞决定不能再等了。
![]()
她带着早早去了专业的医疗机构做全面检查,骨龄测试、生长激素水平检测、染色体检查,该做的项目一个都没落下。
等检查结果的那几天,她几乎每晚都睡不好觉,脑子里反复想着各种可能性。
诊断结果出来了,早早确诊为矮小症。
医生很直接地告诉王小骞,如果不进行干预治疗,早早成年后的身高可能连1米5都达不到。
![]()
这个消息对王小骞来说无疑是个沉重打击,她坐在诊室里愣了很久,脑子里一片空白。
她想到女儿将来可能因为身高受到的各种限制,想到孩子可能会因此产生的自卑心理,眼泪差点就掉下来。
拿着诊断报告走出医院的那个下午,王小骞一个人在车里坐了很久。
![]()
她知道自己必须做出决定,这关系到女儿的一生。
回到家后,她和丈夫谭江海商量了很久,两个人查阅了大量资料,咨询了多位专家,最终决定接受治疗。
![]()
漫长的治疗之路
治疗矮小症需要注射生长激素,这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个考验。
王小骞开始学习如何给女儿注射,每天晚上固定时间,她都会帮早早打针。
![]()
看着细细的针头扎进女儿的皮肤,她心里也跟着疼,但她知道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治疗期间,王小骞变得格外细心。
她严格控制早早的作息时间,保证孩子每天有充足的睡眠。
饮食方面也做了很多调整,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每顿饭都经过精心准备。
![]()
运动锻炼也没有停,每周都会安排固定的运动时间,既能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又能增强体质。
这两年的治疗过程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对王小骞来说每一天都过得格外用心。
她定期带早早去医院复查,监测各项指标,观察治疗效果。
![]()
看着女儿的身高一点点增长,从一开始每个月长不到半厘米,到后来每个月能长1厘米左右,她心里的石头才慢慢放下。
到早早身高长到1米37的时候,医生建议可以停止治疗了。
这个身高已经进入了正常范围,接下来只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孩子可以自然发育成长。
![]()
王小骞终于可以松口气了,这两年的坚持没有白费。
![]()
停药后的惊喜变化
停止治疗后,王小骞本以为早早的生长速度会慢下来,没想到完全相反。
这一年时间里,早早像雨后春笋一样蹭蹭往上长,整整长了13厘米。
![]()
11岁的年纪,身高已经达到了1米5,完全是同龄孩子的正常水平。
王小骞看着女儿一天天长高,心里说不出的欣慰。
那些担心、焦虑、纠结的日子终于过去了,早早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成长,不用因为身高问题产生心理压力。
![]()
每次看到女儿站在同学中间,不再是那个最矮的小不点,她就觉得这两年的辛苦都值得了。
现在的早早脸型像妈妈,五官像爸爸谭江海,是个漂亮的小姑娘。
她性格开朗,学习也不错,完全没有受到这段治疗经历的影响。
![]()
王小骞说女儿现在最喜欢的就是打篮球,在球场上跑来跑去特别开心,完全看不出曾经是个矮小症患者。
![]()
分享经验的初衷
2025年10月,王小骞在社交平台上详细分享了早早的治疗经历。
她说自己之所以愿意公开这些,就是想提醒其他家长,发现孩子身高问题一定要重视,但同时也不要过度焦虑。
![]()
她见过太多家长要么完全不在意孩子身高,等到发现问题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要么就是过度紧张,在没有任何医学依据的情况下,给孩子乱吃各种所谓的增高产品。
王小骞特别强调,判断孩子是否存在生长发育问题,一定要去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系统检查。
有些孩子只是发育晚,属于正常范围内的个体差异;有些孩子确实存在病理性的矮小,需要及时干预。
![]()
这个判断不能凭感觉,更不能听信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偏方。
她分享说,在带早早治疗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家长。
有的家长一听说要打生长激素就特别抗拒,觉得是激素就会有副作用;有的家长明明孩子身高正常,却非要追求高个子,给孩子吃各种营养品。
![]()
这些做法都不可取,最重要的是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方案。
![]()
理性看待身高问题
王小骞的分享在网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不少家长表示自己也在为孩子的身高发愁。
有人说自己家孩子比同龄人矮一点,不知道要不要去检查;有人说带孩子看了医生,但不知道该不该接受治疗;还有人问生长激素会不会有副作用,打了会不会影响孩子健康。
对于这些问题,王小骞的态度很明确。
![]()
她说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如果家长真的担心孩子身高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带孩子去正规医院的儿童内分泌科做个全面检查。
医生会根据孩子的骨龄、生长激素水平、遗传因素等综合判断,给出专业的建议。
![]()
她也提到,治疗矮小症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坚持。
这期间不仅要按时用药,还要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营养、适量的运动,这些基础的东西一样都不能少。
![]()
家长不能指望靠打针就能让孩子长高,这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配合。
王小骞还特别提醒,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
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有问题,不要因为身高问题给孩子太大压力。
![]()
她从来没有在早早面前表现出过度焦虑,总是以鼓励和支持为主,让女儿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她相信这种心理状态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也有积极影响。
作为公众人物,王小骞这次的分享很真诚也很接地气。
她没有回避自己曾经的焦虑和担忧,也没有夸大治疗的效果,而是客观地讲述了整个过程。
![]()
她说自己不是专家,只是一个普通的妈妈,把自己的经历分享出来,希望能给有同样困扰的家长一些参考。
结语
王小骞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面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问题,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盲目干预。
专业的检查、科学的治疗方案、合理的生活方式,再加上家长的耐心陪伴,这才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正确打开方式。
![]()
早早的故事有个好结局,希望每个关心孩子身高的家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让孩子们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信息来源: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矮小症诊断与治疗指南》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儿童生长发育标准数据 王小骞个人社交媒体平台公开分享内容(2025年10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