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父亲说,每一道成型的菜品,离不开三个要素:地域,气候,人文。比如,北方多有吃凉菜的习惯,一过淮河,即便是生活日常,也少见凉菜。
[调皮]菜是无限丰富的,而且还会一直丰富下去。把某一道菜一定要加上地域特征,多数情况下是偏好大于客观现实。
[烟花]已经列出了京菜的两个系列,这一篇开始系列三。还是从凉菜开始。
[强]老规矩:排名随机,不分优先级。
桂花马蹄
[發]“马蹄”就是荸荠,所以这是一道素菜。桂花马蹄不是北京本地菜,因为虽说荸荠和干桂花北京都有生长,但是都没有规模,民间也想不起做菜。但是从南方传来,上了宴席,撑起了台面儿,时间长了,好多饭店菜谱上都有,成了“北京特色”
秋天是吃荸荠的时节,父亲的第三个京菜系列,歪打正着地成了头道菜。
[發]糖醋心里美
心里美萝卜是北方常见的果类蔬菜,品性决定了很难以熟菜呈现,要么凉拌、要么腌制。早年间也是秋天正当时,爽口开胃,正餐前最佳配菜。
[發]芝麻菠菜
菠菜在北京人的食谱中是最常见的之一,围绕菠菜的各类菜品自然也多。芝麻菠菜的点睛之笔是芝麻,早年间那可是金贵东西。
不用芝麻,花生米也可以,叫做“果仁儿菠菜”。
[猪头]豆儿酱
豆儿酱不是“酱”,是皮冻儿。肉皮冻是北方常见的家常菜,一般在天凉以后家里做得就多起来,主要是可以快速成菜。豆儿酱就是在肉皮冻里放上黄豆、芹菜丁、胡萝卜丁之类,口味一下子丰富起来。
早年间过年前,好多人家就做出来,过节时切上一盘,是道广受欢迎的“大菜”
[猪头]酱牛肉
不用多说了。北京的酱牛肉的特色就是不同的餐馆可以做出些许的差异,不同的食客会有不同偏爱。
[转圈]熏鱼
北京水产品不丰富,做鱼的方法也比较单一,若不是借了800多年政治中心的地位,鱼菜很难在北京传播开。
熏鱼就是一道北京特色的鱼菜——把鱼熟制后又用一些便于保存的方法加工,久而久之竟成了代表。
北京稻香村的熏鱼是熟食的主流之一。如同酱牛肉,不同的馆子也有自己的风味。
[猪头]干炸里脊
干炸里脊是今天熟知的“小酥肉”中的上品。早年间这是有点奢侈的大菜——舍得用猪里脊肉做一道荤菜凉菜,那是只有大户人家才会有的奢华。
过去,干炸里脊看裹面糊配料,现在简单了,面糊配料退居其次,蘸料即可。
[發]乾隆白菜
不用多说,这是系列三的凉菜里为了凑“北京特色”的那一道。
#桂花酒酿圆子#中美首脑会晤##日本女首相
![]()
![]()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