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羊祜(221-278年),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今山东临沂平邑县),官至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城侯,追赠侍中、太傅,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
羊祜一生历经魏晋二朝,掌握国家机要,却从不逐名求利。因有镇守荆州、安境化民之功,晋武帝曾加封羊祜为车骑将军,规格比于三公,他上表坚决辞让说:“品德还没有为众人心服而受高爵,就会使有才之臣不能奋进;功业没有使众人归附而享受厚禄,就不会使愿为国家出力的臣民受到鼓励。现在我身为皇家亲戚,做事的成败关系到国家时局,应警惕过多的恩宠,并不忧虑被朝廷遗忘。而宫中之诏枉发,给予我超常的荣誉,臣有何功可以担当呢?”
羊祜出身官宦世家,据史书记载,从他起上溯九世,羊氏各代皆有人出仕二千石以上的官职,并且都以清廉、有德而著称。羊祜的祖父羊续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廉吏,他廉洁自律,悬鱼拒贿,有“悬鱼太守”的美称。羊祜更是以身作则,让清廉的家风得以强化和延续。
史载羊祜的服饰简易朴实,俸禄都用来接济亲族、赏赐军士,以致家无余财。女婿看到他身居高位却如此清贫,就劝他说:“您应该购置些田产家业, 也好卸官后有所归宿, 后事有所依托, 这样不是很好吗?”羊祜事后告诉子女们说:“这种说法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作为人臣,经营私业就违背公事,这是很糊涂的做法,你们应记住我这些话!”
他还以自己读书修身的经历训诫子侄,说:“虽然你们在政事上无多大本领,在才艺方面也无独特之处,但在德行方面,却可以进行修养,要懂得‘恭为德首,慎为行基’‘言则忠信,行则笃敬’。”
![]()
在给从弟羊琇的信上,羊祜说道:“待东吴平定之后,我就会戴上隐士的角巾,东回故里,经营一个能容棺材的坟墓就知足了。我一个贫寒之士如今身居重位,怎能不因气盛势满而受到人指责呢?汉朝弃官归农的疏广就是我的好榜样。”
在临终之时,他要求丧礼从简,不能将南城侯的印置入棺材;不修陵寝,只求和父母葬在一起。羊祜去世当天,正值襄阳集市日,百姓听到他离世的消息后,无不痛哭流涕,罢市以示哀悼,以至于大街小巷,哭声一片。
羊祜的家风故事,生动诠释了中国古代“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中,以“立德”为根本的士大夫精神。其清俭谦让、以德服人的品格,不仅为家族树立了典范,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来源:福州市妇联综合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山东宣传、开封廉政网等
编辑校对:余雪林
编审:李南轩
运营:中新社福建分社融媒体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