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月30日,记者从咸宁市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及2025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1-9月,咸宁市生态环境质量交出亮眼成绩单,总体保持良好且稳中有进态势。在省域考核中,多项关键指标位居前列,与此同时,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扎实推进,为“生态咸宁”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市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人介绍,今年前三季度,我市空气质量实现“优排位、稳提升”。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9.0%;细颗粒物(PM2.5)浓度均值31.5微克每立方米。六个县(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平均值达91.6%,其中赤壁市以94.4%领跑。
水环境质量实现“全达标、零超标”。全市11个县级及以上、43个乡镇“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达标率均为100%,让群众喝上了“放心水”。51个市控及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中,12个国控、10个省控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29个市控断面中24个河流及水库点位水质优良率100%,大岩湖等5个重点湖泊均符合水质目标。陆水河、陆溪口等4个跨界断面水质全部达标,为流域协同保护奠定基础。
![]()
城市声环境质量同样向好,各县(市)功能区昼间达标率均达100%,夜间达标率保持高位。
作为长江中游重要节点,咸宁长江段生态变化备受关注。8月11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长江咸宁段总磷浓度十年间大幅降低,水质显著提升。这一成果得益于我市持续推进的长江保护行动——长江大保护连续5年获省级考核“优秀”,十大提质增效行动正见实效。
高位推进压实责任是核心保障。市委市政府专题研究生态环保工作19次,主要领导多次一线督办,构建起层层落实的工作体系。立法与考核双管齐下,出台6部地方性生态环保法规,涵盖淦河、西凉湖等重点流域保护,同时将水环境质量等指标纳入高质量发展评价,形成刚性约束。
重点任务攻坚取得突破。44项提质增效重点任务已完成22项,329个长江入河排污口全部整治销号。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新建改造生活污水管网约120公里,章家湖综合治理建成10座生态湿岛及4公顷人工湿地,修复水生植被近20公顷。长江十年禁渔成效显著,查处非法捕捞案件101件,建成36家养殖尾水治理示范基地,船舶污染物处置率实现100%。
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协同发力。争取省级资金3958万元,完成214.17公顷历史遗留矿山修复,荒山绿化、退化林修复等林业工程均超额完成省定任务。可再生能源装机达326.22万千瓦,同比增长26.46%,绿色贷款余额535.28亿元,增速超31%。与黄石市达成跨市生态补偿协议,实现5个重点流域横向补偿全覆盖。
全民参与的保护氛围日益浓厚。通过“世界环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主题活动及环保设施开放日,市民生态意识持续提升。环保监督员、举报奖励等机制落地,与武汉、鄂州等建立跨流域联防联控机制,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责、公众参与”的治理格局。
针对城镇污水治理攻坚、农业面源污染管控等现存问题,市生态环境局表示,将推行目标、措施、责任、时限“四单”管理,强化调度督查,确保年度任务如期完成。从蓝天碧水到长江焕新,我市正以生态之优促发展之变,书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来源:咸宁日报
记者:见 博
一审/编辑:徐志祥
二审:石丽丽
三审:陈小彬
监制:朱封金
出品:咸宁日报网络传媒中心
![]()
![]()
1.
2.
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