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雷军宣布捐5亿搞科研!网友吵翻值不值?这步棋“利己利国”双赢

0
分享至

家人们,雷军今天没聊SU7的销量,没晒新手机的参数,就发了条干巴巴的微博,直接把热搜炸穿了——“小米捐5亿设基金,四年支持141个科研团队”。评论区瞬间分成两派,夸的喊“格局打开”,杠的问“是不是为新车造势”。但扒完这笔钱的来龙去脉才懂,这哪是简单的捐款?分明是雷军下的十年大棋,每一步都藏着小米的“小心思”。



先把这事儿的底子说透,别光被“5亿”的数字唬住。这钱不是雷军今天突发善心捐的,早在2022年7月就跟北京自然科学基金签了约。玩法特讲究:小米掏5亿,分10年给,每年5000万,不是一次性砸钱博眼球;北京自然科学基金再配资5000万,凑成5.5亿的盘子。更关键的是,这钱的花法有“双重监管”,不是小米想怎么投就怎么投。



四年来,近700个科研团队申报,最后只挑出141个,通过率还不到20%。能拿到钱的,都是过了“官方评审+小米技术团队”双重筛选的硬核队伍,相当于给科研经费上了“双保险”。雷军自己早把话说透了:“这钱要砸基础研究,不图短期回报,就搞颠覆性创新”。

但你以为这钱是“撒胡椒面”?太天真了!资助的方向简直是为小米量身定做的——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刚好戳中手机、智能汽车、智能家居三大业务的“命门”。现在141个团队里,一半以上都在啃“硬骨头”:有的在搞智能驾驶的感知算法,有的在攻坚手机的智能声场控制,还有的在研发智能制造的数字孪生技术。

更妙的是“产学研联动”的套路。小米不只是给钱就完事,还搭了个“成果转化桥”。这四年里,已经推动24个科研团队和小米搞了横向合作,建了3个联合实验室,甚至在6G领域一起定了行业标准。简单说,别人的基础研究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小米资助的项目能直接从“实验室书架”走到“产品货架”。比如有团队搞成的智能声场技术,已经用到了小米电视和音箱上,这效率谁看了不喊绝?



最让人佩服的是雷军的“长线布局”,这5亿只是冰山一角。早在2020年,小米就拿5亿设了奖助学金,现在已经覆盖60所高校的1.2万名学生,专挑计算机、电子这些硬核专业资助;后来又投5亿搞“小米青年学者”项目,挖了807位高校老师。从大学生到科研团队,从基础研究到技术落地,小米用真金白银搭了个“人才+技术”的完整链条,等于给自己的未来“囤技术、储人才”。

网友的争论其实特真实,夸的骂的都戳在了点子上。

夸的人说“这才是科技企业该有的样子”:“比起捐楼立碑,把钱给搞科研的太实在了”“基础研究缺的就是这种‘不催回报’的钱”。有高校科研人员现身说法,说申请国家基金要排队,企业这笔钱刚好能救急买设备、招助手,堪称“及时雨”。

杠的人也有疑问:“是不是资助的团队得给小米专利?这就是定向研发吧”“2022年签的约,现在才说,是不是为了给新品造势?”。但细看规则就懂,这些质疑站不住脚:联合基金的成果归科研团队和高校所有,小米没有“优先索取权”;四年后才公开进展,反而不像急着蹭热度的操作。

其实往深了想,雷军这步棋是“利己利国”的双赢。小米每年研发投入超300亿,这5亿看似不多,却是“精准滴灌”——提前锁定前沿技术方向,等成果成熟了,小米能第一时间用在手机、汽车上,比买专利划算多了。对国家来说,企业补了基础研究的缺口,6500位科研人员围着“卡脖子”难题攻关,这不就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底气吗?

北京市科委其实早说了,小米这模式开创了“公益组织捐自然科学基金”的先河,把企业从基础研究的“局外人”变成了“出题人”。之前理想汽车跟着学,设基金聚焦新能源汽车,现在已经出了不少成果。要是更多企业像这样把钱从流量池里捞出来放进实验室,咱们还怕什么“卡脖子”?

现在再看雷军那条微博,没有华丽辞藻,只有“5亿”“141个团队”这些干数字。但这些数字背后,是科研人员的不眠之夜,是小米十年磨一剑的耐心。有人说这是“作秀”,可真金白银的投入、四年磨出的成果,就算是“秀”,也比虚头巴脑的营销强百倍。

最后想问一句:你觉得企业捐钱搞基础研究,该算公益还是战略?反正我觉得,这种“利己又利国”的操作,越多越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健身厨屋
2025-10-20 12:22:34
太子酒店的妈妈桑:打造名扬天下的莞式特色,卷入黑道仇杀而消失

太子酒店的妈妈桑:打造名扬天下的莞式特色,卷入黑道仇杀而消失

吴学华看天下
2024-08-21 10:45:19
豆腐西行难:为什么西方国家几乎都不怎么吃豆腐?有啥科学解释?

豆腐西行难:为什么西方国家几乎都不怎么吃豆腐?有啥科学解释?

向航说
2025-10-26 00:35:03
“会打扮”和“不会打扮”的女人:差别有多大?看这些对比就知道

“会打扮”和“不会打扮”的女人:差别有多大?看这些对比就知道

白宸侃片
2025-11-01 11:04:21
全球禁赛?篮协禁赛哈雷尔的声明中提到球员不得参加其他联赛

全球禁赛?篮协禁赛哈雷尔的声明中提到球员不得参加其他联赛

懂球帝
2025-11-06 16:04:05
深圳高龄老人津贴资格认证开始 每月最高可领1000元

深圳高龄老人津贴资格认证开始 每月最高可领1000元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07 09:51:04
美媒:刚当选的纽约市长“和中国有关”,我们有证据!

美媒:刚当选的纽约市长“和中国有关”,我们有证据!

小企鹅侃世界
2025-11-07 11:06:37
唯一的主任医师名额给了关系户,我办了离职,结果院长被领导谈话

唯一的主任医师名额给了关系户,我办了离职,结果院长被领导谈话

红豆讲堂
2025-11-04 19:20:03
全红婵未能夺冠!采访时的一句话,彻底暴露了目前的“真实处境”

全红婵未能夺冠!采访时的一句话,彻底暴露了目前的“真实处境”

老吴教育课堂
2025-11-07 12:41:32
央视记者谈为啥选邵佳一当主帅!正直且节俭,办公室小到不可思议

央视记者谈为啥选邵佳一当主帅!正直且节俭,办公室小到不可思议

花心电影
2025-11-07 14:09:55
送走马蓉又迎来冯清,倒霉的王宝强,终究还是栽进了“女人坑”

送走马蓉又迎来冯清,倒霉的王宝强,终究还是栽进了“女人坑”

娱乐看阿敞
2025-08-19 10:07:45
冲击2030!国足新帅上任3把火:3新星上位 重用塞鸟 武磊出局

冲击2030!国足新帅上任3把火:3新星上位 重用塞鸟 武磊出局

球场新视角1号
2025-11-07 11:13:50
瓦科换拉10不现实,大连受困马莱莱合同 留刘祝润+佩尼亚不用磨合

瓦科换拉10不现实,大连受困马莱莱合同 留刘祝润+佩尼亚不用磨合

替补席看球
2025-11-07 14:08:08
台北豪宅双尸案:9亿CEO与女网红疑“马拉松”连嗨48小时丧命

台北豪宅双尸案:9亿CEO与女网红疑“马拉松”连嗨48小时丧命

吃瓜体
2025-11-06 09:51:51
台湾人开始“投诚”了

台湾人开始“投诚”了

燕梳楼频道
2025-11-06 16:44:32
3次精准预言俄乌走向,这位历史老师的眼光有多毒?

3次精准预言俄乌走向,这位历史老师的眼光有多毒?

麦大人
2025-11-05 15:45:51
全球第一,固态电池巨头,拿下120亿订单!

全球第一,固态电池巨头,拿下120亿订单!

飞鲸投研
2025-11-05 09:08:06
如果在家突发心梗,黄金5分钟自救法,快了解,关键时刻可自救

如果在家突发心梗,黄金5分钟自救法,快了解,关键时刻可自救

风信子的花
2025-10-24 23:59:39
爆了爆了!砸出40+11啊!中国锡安真有能耐

爆了爆了!砸出40+11啊!中国锡安真有能耐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06 15:04:51
评论区要笑死了!湖南俩医生凭借“私生活”圈粉,网友全是赞成

评论区要笑死了!湖南俩医生凭借“私生活”圈粉,网友全是赞成

好贤观史记
2025-11-07 07:59:00
2025-11-07 14:55:00
商悟社 incentive-icons
商悟社
资深财经科技媒体人,关注商业、科技、创新产业,全平台百万粉丝自媒体KOL
3039文章数 1280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老登们的社交货币全崩了

头条要闻

男子半价买哪吒"烂尾车":价格真香 不倒闭都不会买

头条要闻

男子半价买哪吒"烂尾车":价格真香 不倒闭都不会买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白百何回应东京电影节争议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小鹏X9增程版综合续航1606公里 有底气挑战赛那?

态度原创

游戏
艺术
家居
本地
公开课

理智之下,共鸣之上——揭开叙事向卡牌战斗RPG《疯狂面纱》的心灵世界

艺术要闻

Donna Young:美国当代艺术家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