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鸡屎味飘来,很多人捂着鼻子绕道走;
可南方人却抢着摘回家煲汤、做粑粑;
这种野草不仅能健脾养胃,还能入药——它就是:鸡屎藤。
![]()
一、这草有点臭,却长得挺漂亮
在农村野外,有很多外表普通的植物,仔细研究却会发现——它们可不一般。
鸡屎藤(学名:鸡矢藤),属于茜草科鸡矢藤属的多年生藤本植物。
它的藤细长,喜欢缠绕在灌木上生长。
等到开花的时候,满藤开出一簇簇白里透红的小花,远远看上去挺漂亮的。
可一旦走近,那股淡淡的“鸡屎味”扑面而来,让人直皱眉头。
这味道的“主力来源”,正是它的叶子——用手一揉,那股臭味更浓。
也因为这个独特的气味,它才被大家叫做——鸡屎藤。
二、闻着臭,用处却大得很
别被它的味道骗了!鸡屎藤可是民间有名的中草药。
《本草纲目拾遗》里就有记载:
“鸡屎藤,味辛气香,健脾化湿,消食化积。”
它的根、茎、叶、果全都能入药。
功效包括:
- 祛风除湿
- 消食健脾
- 活血止痛
- 解毒消肿
- 补气养虚
特别是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积腹胀的人来说,鸡屎藤简直是一味“天然良药”。
在南方农村,每到秋天,老农民都会割些鸡屎藤晒干,留着冬天煲汤、炖肉用。
三、小时候的味道:鸡屎藤煲汤
我记得小时候,奶奶每年都要去山边割鸡屎藤。一捆一捆晾在屋檐下,晒干收好。
哪天家里有人肚子胀、不想吃饭,奶奶就抓一把鸡屎藤,加几块猪肉炖汤。
汤煮出来,没有臭味,反而有股清香,喝下去暖胃又舒服。
那碗汤的味道,成了许多人童年的记忆。
四、最神奇的吃法:做粑粑
很多人不知道,鸡屎藤还能用来——做粑粑!
每年农历三月三,在江西、福建、广东等地,客家人都有一个传统:上山采鸡屎藤叶,做“鸡屎藤粑粑”。
做法很讲究:
1️⃣ 采摘嫩叶洗净;
2️⃣ 捣成汁;
3️⃣ 用鸡屎藤汁和糯米粉;
4️⃣ 做成粑粑,蒸熟或煎熟。
✨ 成品颜色翠绿、软糯清香,早已没了臭味,反而带着一丝草木清香。
老一辈人常说:
“吃了鸡屎藤粑粑,一年不生病。”
️ 五、分布广,南方人爱它北方人怕它
鸡屎藤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的省区:江西、广东、福建、广西、云南、湖南……
它喜欢温暖潮湿的地方,多长在海拔200~2000米的山坡、林边、溪谷旁。
虽然北方人少见,但在南方,几乎家家都认得它。
有人煲汤、有人做粑粑,更有人用来泡酒。
而那些不熟悉的人,常常被它的气味吓跑——殊不知,这“臭草”,其实是宝草”。
六、结语:大自然的馈赠,懂得的人才懂香
鸡屎藤的故事告诉我们:别只看表面——有时候,臭,也是一种独特的香。
它的气味虽然让人避而远之,可它的药效与营养,却在默默守护着无数人的健康。
下次在山野看到这种“臭草”,别急着拔掉。也许,那正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健胃草”。
小知识卡
![]()
———⚖️———
⚖️ 特别声明
本文为农村植物与药食两用科普内容,旨在传播健康知识与生态理念,不构成医疗或食疗建议。采食前请辨认清楚,并遵循医嘱与当地习俗。
互动区
你闻过鸡屎藤的味道吗?
吃过鸡屎藤煲的汤或粑粑吗?
欢迎留言、晒图,让更多人认识这味“臭中带香”的草中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