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条关于秸秆处理的网友吐槽刷屏了:“今年的秸秆不能烧,不能还田,不能放在村里的影响村容村貌,不能放在沟渠里面影响排水,雨水多腐烂不能喂牛喂羊,咋办?”
这短短几句话,道出了无数农民的无奈。
夏收秋收后,秸秆成了烫手山芋,烧了罚款,不烧又无处安放。
有农户苦笑:“以前一把火烧了还能肥田,现在堆着发霉,反而招虫害!”
更魔幻的是,河南周口太康县芝麻洼乡的神操作给这场争议添了把火。
当地挂出条幅:“秸秆全身都是宝,谁烧谁家老婆跑”,落款竟是乡政府和农商银行。
这条标语瞬间引爆网络,网友直呼低俗侮辱性极强。
面对批评,乡政府轻描淡写回应:标语是打印室做的,已撤下。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近年推行“全域禁烧”,每发现一个火点就罚款,但农民们吐槽:“不让烧,倒是给条路啊!”
秸秆还田需机械成本,离田运输又缺人手,很多人夜间偷偷烧,原因没办法,只能躲着,这是何必呢?
![]()
河南横幅事件后,网友的怒火烧向了更根本的问题:为什么只管堵,从不考虑疏?
“烧秸秆是老祖宗的法子,怎么突然就十恶不赦了?”
这是许多农民的心声。
千年来,焚烧秸秆能杀虫卵、减杂草、草木灰还能肥田。
突然全面禁止,专家却说不清替代方案。
有农户吐槽:“专家说秸秆还田好,但粉碎机一台十几万,谁出钱?还田后土壤空隙大,小麦出苗不齐,损失谁承担?”
更讽刺的是,一些地区允许集中焚烧或特许焚烧,如湖南华容县曾特批焚烧,但多数地方仍是一禁了之。
这种选择性执法让农民觉得老实人吃亏。
政策落地全靠农民自我牺牲。
网友算账:一亩地秸秆离田成本约200元,而种粮利润仅500元。补贴杯水车薪,如霍邱县还田补贴仅20元/亩。
有村民直言:“禁烧后多用农药杀虫,反而污染更重!”
更扎心的是城乡差异,城里工厂排污罚酒三杯,农村点把火却重罚千元。如四川威远村民烧秸秆罚500元,相当于种地一周收入。
少数模范地区反而暴露普遍困境。
湖南毛里湖镇推广秸秆基料化种蘑菇,湖北孝感鼓励过腹还田喂牛羊。
但这类项目需产业链支持,小农户根本玩不转。
网友质问:“有几个村有粉碎厂?有几个县有收购商?” 当大部分地区只剩严防死守,农民只能感叹:“专家动动嘴,农民跑断腿!”
![]()
“既然不让烧,那政府倒是来收啊!”这句吐槽在评论区刷屏。
越来越多声音认为,在可行替代方案普及前,应允许有限度焚烧。
有数据对比:河南全省秸秆焚烧PM2.5贡献率仅占全年3%,不及工业排放的零头。
网友讽刺:“工厂冒烟不管,盯着农户烧柴火?”
更有人翻出西方案例:美国、澳洲允许分区焚烧,德国甚至补贴焚烧发电。为什么中国农民就要全盘背锅?
罚款经济激化矛盾。
乡镇干部24小时蹲田埂,但火点仍频发。
村民无奈:“秸秆不清,下季没法种,只能夜里偷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