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首个熊猫主题3.0版景区式奥莱
撰文 | Pomo
排版 | fufu
图片来源 | 官方渠道
![]()
10月31日,成都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又迎来一项重磅工程——成都百联奥特莱斯项目正式开工。
![]()
这是百联在西南地区布局的首个“自持土地、自主建设、自主运营”项目。总投资近30亿元,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距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南门仅200米。
项目开工发布会上,百联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濮韶华强调:成都作为百联集团高度关注的战略要地,其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增速目标与800家首店规划彰显西部消费潜力。
成都百联奥莱作为布局的第10座,将以三大战略重塑奥莱范式:以文化铸魂:深度联动熊猫基地世界级IP,融合天府人文与现代商业基因;以生态塑形:践行“锦绣聚络”景观理念,构建公园式漫步空间;以体验制胜:串联熊猫基地、红豆公园等资源,打造“一日微度假”黄金动线。
![]()
作为全国首个熊猫主题3.0版景区式奥莱,它不仅代表百联奥莱的再一次迭代升级,更是成都“商旅文融合”战略的一次标志性落地。
在成都迈向世界文旅名城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过程中,这个项目的出现,可能将重新定义“奥特莱斯”的未来形态。
Vol.1
从青浦到熊猫
百联奥莱的版图与底色
其实中国奥特莱斯行业的故事,百联是绕不开的主角。
2003年成立的百联集团,经营规模超千亿,业务涵盖百货、购物中心、便利店、奥莱、数字零售等多元板块,构建起从供应链到终端零售的完整生态体系。在其众多业态矩阵中,百联奥特莱斯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品牌资产之一。
截至目前,百联奥莱已在上海、武汉、南京、杭州、无锡等八个城市落地九座大型奥莱广场,形成覆盖长三角及华中、华东核心市场的网络布局。其中,上海青浦奥莱堪称行业标杆——连续13年稳居全国奥莱销售第一,2023年销售额突破60亿元,成为国内唯一年销售额超60亿的奥莱项目。
![]()
![]()
注:上海青浦百联奥莱项目一、二期(二期预计2026竣工,与一期总面积合计将达到20万平方米)
在青浦模式中,百联通过“自持+自营”的精细化运营,建立了高黏性会员体系、强供应链优势与品牌议价能力,塑造出“可持续盈利的目的地型奥莱”典范。
如今,百联将这套成功公式带到成都,并叠加“熊猫”这一全球顶级IP,推出3.0版景区式奥莱,意图再次开创行业新范式。
![]()
这不仅是百联版图南拓的战略延伸,更是其品牌创新能力的一次集中展示。
据赢商观察,自2020年至今,奥特莱斯进入“量升提质”期,头部企业通过各类资本运作实现资本提效,并形成“都市奥莱”“文旅奥莱”“超级奥莱”等成熟业务模式。
2025年上半年奥莱增量规模速度偶有下调,但整体来说相对于集中式商业,奥特莱斯增速仍然在波动中维持高位运行。
行业头部效应明显,“砂之船”“杉杉”“王府井”占据2025年上半年增量项目重要份额;但项目营运重度倚赖零售品牌,“名品品牌”掌握业务链各端核心话语权,品牌“逆向筛选”制约项目差异化竞争及下沉布局;
应对现今内外部宏观环境及行业内部生态链,“精细化选址”“城市传统项目改造”“错位竞争”或将是企业破局之道。
Vol.2
成都百联奥莱
会有怎样不同?
聚焦在成都,奥莱竞争已趋激烈。而早城市商业格局不断北扩的当下,百联的到来显然不只是又一个项目开工,而是一场关于商业形态与文旅消费逻辑的再造实验。
01
城市格局
熊猫度假区成为“北向增长极”
成都百联奥莱选址于成都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这一片区是成都“立园满园”战略的重要承载地,也是“熊猫经济”产业链的核心。
近年来,度假区正加快构建以“大熊猫”为核心的千亿级文旅产业集群,串联熊猫基地、北湖滨水商业街、熊猫海洋公园、熊猫艺术中心、瑞士酒店等多个项目,正在从单一景点向“复合型城市目的地”转变。
百联奥莱的加入,意味着这里的“文旅消费闭环”终于补上了关键的商业环节。
它将把“看熊猫”“玩熊猫”“买熊猫”的消费动线真正贯通,让“看熊猫·逛奥莱”成为现实生活方式。
![]()
在空间布局上,这也是成都北部商圈能级补强的重要拼图——继东部国际商务区、南部科学城、西部TOD样本之后,成都北向终于迎来了具有全国号召力的文旅商业旗舰。
02
行业趋势
奥莱3.0——从折扣零售到目的地体验
过去十年,中国奥特莱斯的核心竞争力是“品牌+折扣”;未来十年,竞争的核心是“体验+场景”。
百联在成都的3.0版本,正是对这种趋势的前瞻回应。
项目以“熊猫主题”串联全场景体验:
视觉设计:以黑白熊猫元素与川西林盘风格融合,形成“黑白对比、竹林廊道、山水过渡”的生态视觉体系,打造“购物即游园”的空间感;
内容体验:策划熊猫巡游、川剧变脸、AR互动等活动,延伸至“熊猫夜市”“熊猫音乐节”等夜间经济;
IP联名:布局熊猫主题旗舰店与文创品牌,推出限定款服饰、数字藏品,强化文化传播与消费联动。
这让奥莱不再只是“买折扣”的地方,而是能“看、玩、拍、逛”的复合型目的地。
对成都而言,这种“景区式商业”形态,将成为城市文旅经济转向“深度体验消费”的样板。
![]()
另外,当前成都的奥莱市场竞争已趋于成熟,各品牌奥莱分布于城市各向。但在成都北部,始终缺乏一个具有规模、品牌力与体验差异的头部奥莱。
百联的落地,正好填补这一空白。
其文旅融合的差异化定位,使其有望突破同质化竞争,吸引“周末型目的地消费”“跨城旅游消费”“夜游经济人群”三类客流叠加。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客流量超1000万人次,力争五年内跻身全国奥莱单店销售榜前十。
更重要的是,百联的入局也将倒逼整个成都奥莱市场的“体验化升级”与“IP化更新”,对行业生态的正向带动值得期待。
另外,或许我们也能看到,成都的“熊猫经济”,正从文化符号迈向产业体系。
百联奥莱不仅是一个商业项目,更是熊猫IP生态的延展节点:它与熊猫基地、熊猫艺术中心、熊猫文创产业联盟等形成“文创—消费—传播”闭环,推动IP的商业化落地与国际传播。
从更大的视角看,这是一种“文化资产再利用”的实践——通过商业空间把文化IP转化为城市记忆、游客体验与消费场景。
Vol.3
成都下一个商业样本
正从北部诞生
从青浦到熊猫,百联奥莱的故事,折射的是中国商业从“卖货逻辑”走向“体验逻辑”的时代转向。
成都百联奥特莱斯的开工,不仅意味着一座新项目的诞生,更象征着奥莱3.0时代的来临:
一个以文化IP为驱动、以场景体验为核心、以文旅融合为路径的全新商业范式,正在蓉城北部生根发芽。
或许在不远的2027年,“看熊猫、逛奥莱”的生活场景,将成为成都这座城市新的消费想象力象征。
精选栏目
selected columns
![]()
赢商新媒体矩阵
![]()
点个在看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