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在上海市杨浦区投资促进办公室的指导下,每日经济新闻与上海杨浦滨江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人民城市实践展示馆联合举办了“2025‘活力杨浦’数字经济打造人民城市生活圈”主题对话活动。
在圆桌对话环节中,与会嘉宾围绕“城市更新的核心驱动”“数字赋能区域发展”“人才吸引”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祝裕 摄
产业、人才、人文:城市更新核心驱动力的多元视角
驱动城市更新的核心引擎是产业升级、人才导入还是人文价值?三者的先后顺序如何?与会嘉宾给出了不同答案。
商米科技董事、副总经理张金普认为,“产业升级作为整个城市升维的驱动,应该排在第一位”。
“今年6月,我们曾就商米科技所在的领域向上海市提出了建议,即数据驱动商业升级,进一步驱动产业升级,实现城市发展动能的转换。商米所在的领域,是全球消费类商业底层的基础设施,把消费动作用数据化的方法和可信的区块链技术变成可信数据,用这样的数据再建立数据模型,进一步驱动存量业态的调整。因此,在城市升级的背后,产业升级是非常核心的驱动因素。”张金普表示。
保利发展上海片区营销负责人余甜则认为:“产业是骨架,人才是血液,文化、配套、交通是神经脉络。保利发展扎根杨浦20年,始终与杨浦双向奔赴。作为深耕杨浦的房企,保利发展的择址观始终锚定区域核心价值,坚定看好杨浦未来在人才引进、产业升级与人文底蕴上的三重爆发力,紧跟区域发展步伐持续落子。”
从大数据分析角度来看,中指研究院上海数据总经理张文静表示:“我认为产业升级需要排在首位,产业对人才的吸引力更强。但另一方面,在一些历史比较厚重的区域,尤其是老街区、更具文化价值的板块,人文价值的排序则应该更加突出。”
淘宝闪购数字社区项目负责人季彩萍也认同“以人为本”的观点,她认为:“例如前段时间的外卖大战,背后是通过AI驱动、优化不断创新,让骑手更好地能够服务,同时进行更好地骑手关怀,让他们能够在这个城市里面更好地工作,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获得感。所以万事万物还是以人为本,才是真正驱动城市发展城市创新的原动力。”
数字重构空间:从“黄金十字轴”到全龄友好的区位新定义
在数字经济时代,产业的聚集逻辑、人才的流动模式发生变化,未来的“空间价值”不再只是一张平面图纸,而是一盘数字与实体交融的多维棋盘。数字技术如何重塑未来城市的“空间价值”与“区位定义”?
对此,余甜表示:“杨浦已经成为上海创新浓度与活力浓度最高的区域之一。这样的创新企业浓度,说明区域内聚合了大量年轻人,这在整个上海黄浦江沿线是非常难得的。有活力的人在哪里,未来的潜力就在哪里。”
“杨浦有两条黄金脉络,一条是横贯东西的创新数字科技带,另一条是连接南北两端高校与产业的创智走廊,这样一个‘黄金十字轴’交汇点南向5公里范围内,就形成一幅‘科创扇面“。保利发展在黄金十字的轴心拿出了PARK77项目,未来将在杨浦滨江中央核心风貌区这一人文底蕴最为深厚的板块推出“64地块”项目,延续“以人为本”的核心逻辑,精准匹配居住与社交需求,让建筑成为承载生活温度、契合区域价值的品质载体,持续为杨浦市民的美好生活赋能。”余甜补充道。
“数字化重塑区位定义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向前看,一个是向后看。向前看,高校有一些非常前瞻性的创新研究,会联动企业一起在杨浦的热土上尝试和落地,再形成新的经济形态;向后看,我们发现在数字化快速发展过程中,部分群体没能被覆盖,比如老年人群体,淘宝闪购和杨浦区民政局合作开展的为老助残活动,把数字化服务深入到老年人的生活场景,让他们也能够感受到时代的发展、区域的发展,以及我们城市更新的温度。”季彩萍从数字服务的角度表达了观点。
张金普举了个例子:“上海市一共有4500家药店,其中有3000多家是医保药店要求24小时营业,但并不是每一家药店都在夜间产生服务。借助数据和算法,如果能够实现晚间按需营业,一年可以节省的费用大约是6000万~7000万元人民币。所以数据即便只在药店的这样一个场景中去试验,都可以产生巨大的价值,如果再进一步地扩展到全领域,扩展到全球,对于城市持续升维的驱动作用是无比巨大的。”
张文静则指出:“杨浦区在数字科技领域已经处于领先的地位。我们观察到,后期人们可能会在一些生活方式的理念上产生转变,比如对工作地的距离、通勤时间等没那么在意,而更为期待高质量数字设施的提升,那么大家对于工作地的选择会更加多样化、对慢行生活系统会产生更多的追求。例如,对于宠物的场景空间需求、对生活体验方面的需求可能会上升。”
构建数字友好型城市:从老年群体到年轻骑手的全龄关怀路径
城市竞争说到底是一场关于“人”的竞争。城市更新所拥抱的新质未来,应该怎样更新自己的操作系统?打造一个真正吸引这些全龄人群的数字友好型社区,不仅是技术问题,也关系到城市的未来。
以杨浦区的全龄人群为例,季彩萍表示:“现在经常看到老年人聚在咖啡店,但事实上数字技术更需要关注到他们的需求,真正准备迎接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对于年轻人,不仅要关注他们的消费场景,也希望通过数字化手段让他们参与区域建设和社区建设。比如说淘宝闪购与骑手共建项目的‘随手拍一拍’,通过一些数字化方法去建构他们和社区的关联,让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有获得感、荣誉感。
“从开发企业的角度看,一是借助大数据,梳理出潜在居住者的基本画像;其次,当前居住品质提升往往是置业的重要诉求之一,因此前期工作核心是在进行增量需求的激发,以对应这部分需求。保利发展积累了大量沉淀数据,从数量分析到深入访谈,从中提取共性的部分,指导我们在规划新的社区的同时,更好地解决用户需求。”余甜分享道。
最后,对于在数据开放、协同治理中的探索与期待,季彩萍建议:“人才是面向未来科技创新最关键的要素,如何让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匹配,这不光是此时此刻需要突破的问题,更是围绕教育的一个永恒命题,所以在任何维度上再往前走一步都不为过。此外还需要有创新的决心,政、学、企在更多的场景中携手挑战不确定性,才能跨越更多的不可能。”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