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奋进引领区 勇担新使命|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打造国家级科创高地

0
分享至



积极服务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复旦大学主动调整张江校区功能布局,把大学“校区”变为科技创新园区,提出在张江科学城建设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

创新中心深度融入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上海市三大先导产业重点领域,历经8年已经初步建成。今年5月,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启新,开启校地合作共建协同创新育人平台新征程。

聚焦三大先导产业打造国家级科创高地

21世纪初,复旦大学响应上海市号召,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建设“以研究和应用为主,面向产业,相对集中,资源共享”的高等教育大学校区。复旦大学张江校区总占地面积约302亩,先后入驻软件学院、微电子学院、药学院、计算机学院等院系,布局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


创新中心于2017年正式启动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创新中心总建筑面积约65.3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一期总建筑量约32万平方米,包括脑影像中心、3栋科研楼、供电配套(110kv变电站)、生活组团(学生宿舍)等用房。


脑影像中心项目2019年建成投入使用。3栋科研楼已经于2024年陆续竣工,2025年5月正式启用,主要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先导产业和战略领域,支撑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和重大创新任务实施,融入国家实验室建设。


创新中心凝聚一批高水平项目与团队,形成核心研究领域基础;聚集全球高水平力量,构建核心研究领域高地;营造交叉融合研究氛围,打造全球顶尖科创中心。目前,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的生活组团项目正在建设过程中,预计2026年9月具备入住条件。

校地合作将围绕三大方向发力

“浦东带来了很多学界与产业界对话的机会。”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陶韡烁说,在创新中心周边汇聚了大量活跃于产业一线的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企业,产业前沿需求能够“零距离”直达实验室,为实验室和前沿公司的互动提供了优越的地域条件。此外,浦东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试点等创新举措,也有效叠加到高校,为提升科研能力、强化创新策源功能提供了重要支撑。


陶韡烁补充道,许多学生从学校实验室直接进入产业实验室,其创新思维在校期间完成“从0到1”的迸发与凝聚,进入企业后走上“从1到10”乃至“10到100”的高速公路,极大加速了创新成果的奔涌与转化。

从张江校区到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的调整不是简单地为了实现聚集,空间上、功能上都要重新设计,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将深度提升科研原创能力,聚焦重大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实现“从0到1”的突破。

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推进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要求,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先期启动布局“一计划两中心”,即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微纳电子与量子国际创新中心、脑与类脑智能国际创新中心。


“一计划两中心”相互之间既有相关性,又各自瞄准国际前沿,协同孕育重大原始突破。“一计划两中心”与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内涵形成紧密对接,近年来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基于ai4s(ai for science)理念,复旦大学今年以来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度融合,重磅成果频出。

接下来,校地双方将围绕三大方向共同发力:围绕协同创新,以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为依托,整合区域内创新企业以及各类创新要素,一体推进大科学设施共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围绕卓越育人,推动复旦生物技术学院与浦东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深度对接,探索双导师、订单式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全球合作,充分发挥浦东高水平开放的区位优势,联合国内外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构建新型全球创新伙伴关系。

上观号作者:浦东观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观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观新闻
站上海,观天下
380112文章数 75769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