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弗洛2德 编辑:阿册
来源:壹点灵心理
ID:yidianling0
有些“对不起”,他们永远不会说。
在壹点灵做心理咨询师的这些年,我见过太多成年孩子,在说出那句“我恨我爸妈”的时候,整个人都在颤抖。
他们并不是真的恨,而是——太渴望被理解,太希望那一句“对不起”能迟到地到来。
有个来访者,三十五岁,事业有成,却在谈到童年时突然崩溃。她说:“我妈当年骂我没出息,现在我每次加班到凌晨,还是会听见她那句话在脑子里回荡。”
我问她:“你试过和她谈谈吗?”
她苦笑:“谈了。她说——我那是为你好,你怎么还记着那些小事?”
就是这句“我为你好”,让太多人的心碎了一地。
我们一生中最大的幻觉之一,是相信——只要我足够努力、足够懂事、足够原谅,他们就会有一天,终于理解我、抱歉我、修补我。
可心理咨询告诉我:
有些父母永远不会承认他们伤害过你。
不是因为他们不爱你,而是他们无法面对“自己曾经也有错”。
对他们而言,那不是一句道歉,而是整个自我价值的崩塌。
他们不承认,是他们的心理防御。
而我们不放下,是我们的情感囚笼。
我在壹点灵长期总结的“原谅之路”,是三个阶段的觉醒。
![]()
来源:pexel
01
第一阶段:等一个道歉
刚入行那几年,我总觉得“理解父母”是咨询的目标。
后来我发现,很多人不是不理解父母,而是被迫理解太久了。
我自己也是。
记得我刚学心理学那会儿,也想跟父母“和解”。我精心准备对话,鼓起勇气告诉他们小时候的一次羞辱经历。
结果我爸皱着眉头:“那事你还记着?你也太矫情了吧。”
我妈叹气:“都过去这么多年了,你怎么还翻旧账?”
那一刻,我心口像被什么击中。
那不是怨,而是一种彻底的孤独——原来我在他们的世界里,从未被真正看见。
后来我发现,在咨询室里无数次重复的故事,本质都一样:
孩子等了二十年,只为了听到一句“对不起”;
但父母永远以“我那是为你好”堵上了沟通的门。
于是,第一阶段的痛,来自徒劳的等待。
我们不断内耗:
“是不是我太小题大做?”
“是不是他们那代人不会表达?”
“是不是我太敏感?”
——我们开始替他们辩护、解释、合理化。
可解释的过程,往往就是再次否定自己的过程。
在壹点灵,我见过太多来访者陷在这个循环里。
他们并不缺理智,而是缺一个容许自己痛的空间。
有时候,疗愈的第一步,不是“理解父母”,而是承认那确实很痛。
![]()
来源:pexel
02
第二阶段:不再等——转向自己
有个来访者在第30小时咨询时突然说:“我发现,我好像一直在活成我妈希望的样子。”
我问她:“你觉得,你的‘自己’去哪了?”
她沉默了很久,哭了:“我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这是第二阶段的觉醒——把镜头从“他们”转向“我”。
很多人来到咨询时,都带着一句潜台词:“我想让父母理解我。”
可到后来,他们慢慢学会问另一个问题:
“我能不能先理解自己?”
这是心理成长的关键分水岭。
在壹点灵的长程咨询中,我见证过这种转变。
当一个人不再用“他们爱不爱我”去定义自我,而是问“我能不能好好爱自己”,疗愈才真正开始。
有个来访者在第70小时时写下这样一句话:
“我终于不再等我妈认错了,我开始学会替小时候的自己撑腰。”
那一刻,她整个人都亮了。
你会发现,不需要父母承认,也能走向自由。
因为疗愈从来不是要让父母改变,而是让你拥有重新定义爱的能力。
![]()
来源:pexel
03
第三阶段:真正的“原谅”是放弃证明
我曾经误以为“原谅”是伟大。
现在我知道,原谅不是施舍,不是道德优越,而是一个深刻的心理过程:
“我不再需要你承认错了,我也能过好我的人生。”
那是从依赖走向独立的瞬间。
很多人说,长程心理咨询像剥洋葱,一层一层往下揭,最后泪流满面,却终于能看清内核。
而那个内核,往往不是恨,而是悲伤和渴望被爱的小孩。
心理咨询,不会让父母改变,但它会让你变。
当你能从“被伤害者”变成“自我照顾者”,你就不再被旧的情绪牵着走。
有一次咨询结束,一个来访者轻轻说:“我妈还是老样子,但我已经能笑着挂电话了。”
那一刻,我知道她真的长大了。
真正的成长,是你终于明白:
“父母不再是我幸福的前提,我也不必让他们为我的人生负责。”
![]()
来源:pexel
承认他们不会承认,是一种成熟。
有一次,一个年轻来访者问我:
“那我不就永远得不到那个‘对不起’了吗?这不太残忍吗?”
我笑了笑说:
“也许吧,但你会得到更珍贵的东西——自由。”
自由是什么?
不是父母改口承认,而是你终于不再需要那句话,才能继续往前走。
心理成熟的标志,不是父母变了,而是你能带着失望继续去爱。
你可以依然尊重他们的局限,也能心疼那个被忽略的自己;
你能接受“这就是他们的能力”,也能选择“我想要不一样的人生”。
这才是心理咨询真正的意义:它不是让你学会原谅谁,而是教你——如何不被过去定义。
我见过太多来访者,哭着说出“我终于不需要他们理解我了”的那一刻。
那种泪,不是悲伤,而是一种重生。
我们都在和自己的过去谈判。
父母不一定会承认你的伤,但你可以选择承认——那个被伤的你,值得被看见,被安放,被重新拥抱。
所以,不要再幻想父母会承认对你的伤害。
但你可以,用余生去承认自己的感受,并在那个承认里,找到你真正的力量。
![]()
来源:pexel
尾声 · 咨询师自述
有时候,我在壹点灵的咨询室里,看着一个人从怨恨、麻木,到平静、柔软,心里会升起一种深深的敬意。
心理咨询不是让过去消失,而是让你终于能面对它,而不再被它吞没。
我始终相信——治愈的尽头,不是父母的道歉,而是你对自己的接纳。
当你能在夜深人静时对自己说:
“我经历过那些伤害,但我依然愿意去爱、去生活、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那一刻,你就已经赢了。
如果你有任何心理问题,赶紧添加大表姐;
我们 将安排专属顾问1对1为你定制服务,并为您匹配合适的「壹点灵」心理咨询师。
![]()
心理爱好者考证/副业推荐
可从事心理行业,可增加额外收入
可成为有执业胜任力的心理咨询师人才
↓戳图,添加老师咨询↓
含1对1指导规划 + 课程体验
如果你正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服务,可以考虑壹点灵的心理服务,这里有5000万客户咨询,严选2%顶尖咨询师服务,可进行线上或线下咨询服务,他们专业、真诚,且已经准备好,识别下方二维码可预约咨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